幼小銜接市場如何正確打開百億規模

隨着父母知識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體系的完善,學前教育已經走上了發展快車道,與此同時,如何做好幼兒園與小學之間的銜接也越來越成爲家長們的剛性需求。不過,根據《2020幼小銜接行業調研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當前的幼小銜接賽道處於良莠不齊的階段,仍有機構打着政策擦邊球”進行超前教育。在超百億的規模之下,幼小銜接市場藏着可觀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着規範化發展的挑戰

需求膨脹

數據來看,幼小銜接已經越來越成爲家長眼中的剛需。12月6日,這份由多家教育機構共同發佈的《白皮書》顯示,幼小銜接階段的規模較大,2018年小學招生人數爲1867.3萬人,未來2-3年內,幼小銜接行業將持續受益於人口增長的紅利

這種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幫助孩子做好心態上的轉換,平穩快樂地開始小學階段的學習。有數據顯示,2018年和2019年中國家長對孩子進入小學的擔憂點均集中在“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上。

“注意力這個要素對幼小銜接階段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家長不能完全把孩子交給機構去訓練,自己也要配合,給孩子營造出專心致志的氛圍,家長可以從家庭教育,從生活中入手,培養孩子專注的能力。”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兒童心理學專家李忠忱談道。

焦慮之下,是需求的快速膨脹,瞄準了這一需求,以巧問教育爲代表的幼小銜接機構開始面向適齡兒童開發相關課程,同時,也在B端開展合作。以巧問教育爲例,目前,巧問教育已經與超過500家加盟校開展合作,並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地設立了直營校,教材銷售超過65萬冊。

據瞭解,活躍在2019年幼小銜接培訓市場的機構主要分爲三類:第一類是專注幼小銜接的專業機構,包含全國性連鎖區域性兩種;第二類是依附於大型綜合教育機構的幼小銜接分支,如學而思、精銳等K12機構下屬的相關分支;第三類則是主攻幼兒能力培養的各類機構,如演講口才類、專注力培訓等。此外,也有像樂高類的興趣愛好類課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做好幼小銜接。

認知偏差

不過,相較於需求的高漲,家長在幼小銜接課程上的熱衷程度並不算高,真正採取行動的不多。

根據往年《白皮書》的調研結果,2019年,已經有超七成的家長知道幼小銜接課程的存在,但報讀比例只佔到35.4%,且報名的家長和學員多集中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卓越巧問教育創始人成君霞在介紹《白皮書》內容時表示,有近七成家長對孩子幼升小感到焦慮。“目前有94%的家長認爲幼小銜接是很重要的,但只有一半家長採取行動。”

這或許與外界對幼小銜接的認知偏差有一定關係。《白皮書》中提到,由於幼小銜接行業在教學目標與教育質量上的參差不齊,仍有人認爲幼小銜接就是超前學習。

其實,爲了避免在學齡前階段進行“小學化”教育,近幾年學前教育領域已經出臺了不少相關政策。2018年11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文件發佈,開始遏制幼兒園“小學化”教學的勢頭;2019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將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的主題定爲“科學做好入學準備”。

今年9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教育部再次明確了“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除必要的身體健康檢查外,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或者測試”。相關文件的出臺讓家長、機構和幼兒園所三方都逐漸開始意識到,孩子需要的幼小銜接並不等同於超前學習。

李忠忱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幼小銜接並不等同於超前教育,而是把兒童在幼兒園時期習慣的遊樂遊戲心態轉變成小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性學習的認識。

市場仍需規範化發展

需求也好,焦慮也罷,當前的幼小銜接市場正因此而處於擴張期。《白皮書》顯示,目前幼小銜接教育市場的規模超過百億,且2020年廣義幼小銜接教育市場的規模增速也將突破20%,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同時,目前幼小銜接領域尚未誕生一家獨大的巨頭,中小機構尚存入局可能。

不過,《白皮書》也提到,家長在選擇幼小銜接機構時,也會面臨選擇困難的問題,在家長看來,優質的幼小銜接機構相比其他的教培機構來說,較爲缺乏。

值得一提的是,在課程開發上,用長期的、科學的能力培養方案代替短期的、知識性強的知識授課方案更能得到家長的認同。2018-2019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幼小銜接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專注力和生活習慣等方面,數據顯示,思維轉變的家長增幅超過10%。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表示,目前的義務教育正朝着均衡化的方向發展,家長沒必要過早地去開發孩子,培養孩子應該符合人的成長規律。“如果只是幫助孩子做好心態上的調整,不涉及到相關小學知識的學習,那這樣的幼小銜接是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