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充電樁不能“裝充電”
近日,有媒體在安徽多地發現,不少電動車充電站的充電樁無法充電。有的充電樁無電源接入,有的運營單位不知去向,大量充電樁成“擺設”,淪爲“充電裝”。目前,安徽有關部門已採取措施,積極整治。
不通電源,缺少維護,不善運營……一段時間以來,不只是在安徽,多個地方也出現了類似的問題。這不僅給廣大電動車車主使用帶來不便,而且造成了公共資源浪費。此類現象有必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隨着科技進步和人們生態環保意識增強,新能源汽車開始成爲人們的出行選擇之一,而且用戶越來越多。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0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417萬輛。根據國務院發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無論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還是銷售量,中國都可以稱得上是新能源汽車消費大國。從這個意義上說,爲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快捷、方便、高質量的出行服務至關重要,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就是不容缺失的一環。
充電樁淪爲“擺設”,原因多種多樣。有的是因爲分佈不合理,使用率過低;有的是設備老化,無法完成升級,難以繼續使用;有的是企業運營出現困難,無法保證持續有效地維護充電站、充電樁;甚至有企業認爲,企業購買的充電樁,想怎麼放就怎麼放。無論什麼原因、何種理由,都暴露了當前充電站、充電樁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這些問題所造成的出行障礙、資源限制,不僅不應該,而且令人痛心。
問題的癥結恰恰就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顯而易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這片“藍海”裡,與此相關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都大有發展空間。充電樁作爲新能源企業發展必備的基礎設施,只能不斷建設、不斷完善,不能野蠻生長、無序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數量要多、質量要好、效率要高,包括充電樁等設施在內的新能源行業基礎設施建設依舊在路上且任重而道遠,必須加強規劃、加強管理、加強引導。
其實,作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新能源充電樁未來十分可期,關鍵要直面、正視前進道路上的發展難題。比如,設備製造商如何提高技術研發水平,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建設運營商如何探索多元盈利模式,提高利用效率和利用價值;社區、單位和公共場所如何爲充電樁建設提供必要的空間,讓其順利落地。
小小充電柱,之於新能源汽車是動力源泉,之於發展建設就是系統工程。只有破題前行、多方合力、多措並舉,才能不斷爲新能源汽車發展積蓄合力,也才能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