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杏兒:對主角沒執念

參加《演員請就位2》,很多人說胡杏兒是“產後復出”搞事業,但她覺得不應該用“復出”兩個字。因爲她兩次懷孕生子工作都只暫停了很短時間。“我是個工作狂,不能停下來。”“工作狂”胡杏兒如今已過不惑之年,但她並沒有感受到“女演員的中年危機”。在她看來,每個年齡段都有能演角色,一部戲不可能全部角色都是二十多歲。“我不會覺得沒戲演了,這只是輿論拿出來討論的一個話題,事實不一定是這樣的。”

參加角色競演綜藝《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40位演員中,胡杏兒是起初讓人爲她的選擇感到驚訝,在節目裡又帶來了驚喜的一位。

作爲演員,她已有多項表演獎榮譽加身,仍願意站到被評價的位置,令人驚訝;作爲“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她用安徽方言把《親愛的》演得打動人心,讓陳凱歌等四位導師感到驚喜,觀衆則感慨爲何之前沒看到太多她主演的影視劇?作爲“北上”香港藝人的一員,胡杏兒近年來出演女一號機會的確不多,但卻常憑藉配角給觀衆留下印象,比如2017年熱播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胡詠梅

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胡杏兒說,其實她對於能否演主角並不在意,在她看來有發揮空間的角色遠比演女一號更重要。

臺詞

鄧麗君普通話“啓蒙老師

節目裡,看完胡杏兒演的電影《親愛的》片段,陳凱歌轉頭問爾冬升:“她是香港人嗎?母語粵語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後,陳凱歌感慨:“她普通話也不錯,很厲害啊!”爾冬升也斷言她很有語言天分

和很多土生土長的香港藝人比起來,胡杏兒的普通話說得相當不錯。說起節目里爾冬升對她的誇獎,胡杏兒有點兒不好意思,“可能我真的是有點兒語言天分吧”。胡杏兒家裡人都是說粵語的,她最開始接觸普通話,是因爲聽鄧麗君的歌。說起來,鄧麗君算得上是她的普通話啓蒙老師。“我從8歲開始,就很喜歡聽鄧麗君的歌。她的國語歌,我都會跟着唱。”

12歲時,胡杏兒被送去北愛爾蘭讀書,在那裡認識了一些來自中國臺灣地區朋友,和他們交流也會講普通話。“我當時也在學英文,可能那個年齡對語言特別的敏感。後來我到內地拍戲,從第一次拍電視劇就堅持用普通話去演,不斷練習,就會越說越好。”

儘管有普通話演戲的經驗,但用方言詮釋一個安徽村婦依然是個巨大的挑戰。當初趙薇演《親愛的》時,劇本上寫着李紅琴山東人。但趙薇覺得很難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用地道的山東方言去表演,於是和導演陳可辛商量,改用自己的家鄉話安徽方言。胡杏兒選《親愛的》,恰好是看中了李紅琴這個角色的難度和挑戰性。在《小偷家族》和《親愛的》之間,她選了難度更大的後者。“如果演一個自己把握不是很大的角色,還能演好的話,相信大家會刮目相看的。”

演員

理科生演戲也要理性思維

節目裡,陳凱歌說胡杏兒是全盤想好了才演的。演之前在腦子裡默戲默了很多遍,並從戲裡看到了戲外——“你在生活中,可能是特別理性的人,做出判斷時要求自己決不能出錯。”

胡杏兒驚訝於陳凱歌看人的精準,她演《親愛的》的確默戲默了很多遍。事實上,只要不是用粵語演的戲,胡杏兒都會通過不斷地默戲來熟悉臺詞和表演的細節。“我用別的語言去演一個劇目、一段戲的時候,需要不停地用技巧去記住臺詞要怎麼說,然後再想怎麼樣才能把它說得更自然、說得更生活化。這些必須在腦子裡過很多很多遍,我要確保臺詞說出來的感覺是對的、是符合情景的。”

理性的性格,可以追溯到胡杏兒的學生時代。她一直喜歡邏輯分明的科學,大學專業也是生物化學。雖然在大學裡演過話劇,但只是覺得新鮮好玩,“我是理科生,從來沒想過會進這一行。”後來,胡杏兒陪朋友參加香港小姐比賽,無心插柳卻獲得當屆季軍,從而簽約TVB當演員。

對胡杏兒來說,這樣的選擇也是順其自然。“如果問我讀完生物化學專業之後會做什麼,我也不知道。現在回想起來,我讀書就是希望可以找一份穩定的,或者自己喜歡的工作”。簽約TVB做演員相當於跳過了中間環節,直接找到這樣的工作,“感覺還挺幸福”。

往昔

感恩TVB沒它就沒我

在TVB的十多年裡,胡杏兒從新人修煉到當紅花旦,獲得過“萬千星輝頒獎禮”最佳女主角獎。2015年,與TVB合約期滿不再續約,來內地尋求發展,成爲衆多北上香港藝人中的一員。

和在TVB如日中天時總演女主角相比,胡杏兒在內地接演的多是配角。有影迷爲此感到遺憾,她自己卻不這麼想。“內地人口十多億,表演人才非常多,很多都是科班出身。能在內地影視劇裡演女主角,其實水平是很高的。在香港做女主角到了內地不做女主角,不代表你不好,起碼是跟一些水平很高的人一起工作。”

對於“演主角”,胡杏兒沒有執念。她寧願演一個有發揮空間但戲份不是很多的角色,也不願意演一個無聊的女一號。“我經歷過太多演的是女一但觀衆都記不住的角色,做這樣的女一沒意思,而且很痛苦。”她認同“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的說法,認爲演員不管戲份是多還是少,只要演得好一定會被大家看到。對比在內地和在香港的工作,胡杏兒說,她都是用同樣的方式去塑造角色,並沒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兩地的影視劇在題材上各有偏好。香港的影視劇講職場的多一些,內地的題材更寬泛,甚至還有機會演農村婦女

曾被廣泛談論的香港藝人“北上”水土不服的問題,在胡杏兒身上也沒有發生。“可能我從小就在外讀書的緣故吧,去哪裡都會習慣,是一個適應能力很強的人。”在內地拍戲,胡杏兒也有覺得天氣很冷,或者食物吃不慣的時候,但她並沒有因此覺得很苦,或者撐不住,“我覺得年輕時就要吃點兒苦”。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胡杏兒不太願意談及TVB時期的辛苦。她解釋說,自己之前訪談裡說的一些話被人曲解爲“不懂得感恩”,實際上她非常感恩TVB。

“沒有那段經歷就沒有現在的我。這一點我希望澄清一下,TVB永遠是我的孃家”。

(記者楊蓮潔 攝影鄭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