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低齡化:少年的煩惱並非只是“矯情”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近日,新京報刊發專題報道,走進深受抑鬱症困擾的患者及其家庭,向心理學專家問計。報道再度引發了公衆對抑鬱症羣體的關注,而其中,抑鬱症低齡化的問題,應引起更多的重視。

理想單一化、從衆化,大大加重青少年挫折

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遍佈各年齡段。有針對青年心理健康的專題調查表明,14歲-35歲的受訪青年中有近三成具有抑鬱風險,近一成有抑鬱高風險,自殺已經成了15歲-29歲人羣第二大死亡原因。在抑鬱症正呈現越來越年輕化趨勢的同時,抑鬱症的就診率卻一直不高。

患病率和低就診率之間的缺口,很大一部分原因仍在於觀念的偏差以及低齡抑鬱症的污名化。在當下,很多家長對於青少年抑鬱症還不夠了解,甚至帶有“這一代就是好吃好喝太嬌氣,纔會胡思亂想”這樣的誤解。

與此同時,部分青少年羣體的“封閉傾向”也越來越明顯。在“喪文化”盛行的互聯網上,網抑、社恐詞彙時常出現在微博超話、豆瓣小組裡,小組成員們的情緒相互感染,很多負面情緒不但找不到合適的出口,反而愈加強烈。

導致抑鬱症低齡化的因素有很多,生物學因素包括年齡、性別、遺傳等。青少年的神經機制還不完善,包括遺傳基因等等,這些因素也都會帶來生物學上的易感性,對抑鬱症低齡化產生影響。

而生物學上的易感性會帶來心理學上的易感性,但還有其他原因也會帶來心理學上的易感性,比如“挫折經歷”。即在幼兒甚至是嬰兒時,缺少父母長輩陪伴和關愛的情況下,個體感受不到穩定和安全,亦會容易變得心理上易感,對於生活中的挫折帶來的情緒,其感受的閾限更低、程度更深。

抑鬱症在英語中翻譯爲“depression”,它的形容詞格式爲“depressed”,在中文可翻譯爲“絕望的”,抑鬱症患者常會有的一種感受就是“絕望”。在心理學認知理論觀點中,心理學家賽裡格曼(Seligman)曾提出習得性無助模型和絕望模型,模型中指出當個體認爲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對將來的結果產生影響時,他就會產生無助,當無助變成絕望時則會導致抑鬱。

圖表1 心境障礙的整合模型

一個心理上易感的個體在遭遇挫折(賽裡格曼稱之爲“應激性生活行爲”)時,會更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但也不是一定會陷入這樣的泥沼。而現在社會環境下,青少年所遭受的“挫折感”卻是不可估量的。

一些家長對青少年成材功利主義色彩明顯,家長心目中的唯成績論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與此同時,社會競爭壓力增大,有了更好的生活,父輩更願意把所有資源和希望都壓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來自父輩的壓力驟增。很多人追求同一所大學、同一種生活,青少年間的同輩壓力增加。

無論什麼資源、機會都是有限的,某個人得到了,就勢必會讓追求這個目標的另外一些人遭遇挫折。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有許多追求同一個目標的家長,因此自願或被迫追求同一個目標的孩子也越來越多,能實現的往往只有少數,青少年遭遇挫折的機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大增加了。

在挫折面前,孩子最怕被指責、被“凝視”

無論爲了高考而拼搏的學生,還是追求一線城市高薪的青年,追求上進原本是一種積極的心態;但在現實競爭面前希望落空時,一些人就很難調適好心態,進而演變成深深的自責,認爲自己“無能”“不夠努力”。

特別是,一些家長的施壓,還會進一步加重這種挫敗感。不少父母認爲,現在的青少年生活變好才變得嬌氣而無法承受挫折和壓力,並常常以自己小時候艱苦生活舉例子,伴隨着“要換成你,是不是早就不用活了啊”之類的指責聲

一來,孩子遭遇挫折想要尋求安慰,一些父母卻還在“傷口上撒鹽”,他們的挫敗感與無法解決問題的無助感會進一步加強,進而產生消極歸因與行爲圖式

▲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二來,早年的生活環境帶來的更多是身體上的飢餓感勞累感,其與心理上尋求的穩定與安全並不是對立關係。早年的生活雖然艱苦,但是父母給的心理上的穩定感與支持感、生活與生活圈子的穩定性並不一定比現在低。

社會進步的結果之一,就是高品質生活和普通生活的差距越來越大,心理失衡的現象也更普遍。同時,現在青少年獲取信息的途徑更廣,心智上更加成熟,其思考的問題也往往不是父輩同年齡段時思考的問題,往往會更深、更廣、更具有哲學性。

在成長過程中,挫折是無可避免的。在孩子遭遇挫折時,家長們應該是陪伴者,最好不要站在對面來指責。根據對一些臨牀心理諮詢師的採訪,在青少年抑鬱的治療中,患者的訴求往往是“陪陪我”。缺少父母的陪伴和關愛,易導致青少年的性格敏感和心理學上的易感性,進而在遇到“應激性生活事件”時會更快更容易更深地遭受失敗感、挫折感。

因此,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師,但更應該成爲他們的朋友。平時,既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讓其感受到安全、穩定,幫助其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處理情緒的能力。在關愛和陪伴的時候,對青少年的情緒多一些觀察和理解,關注青少年的情緒起伏以及行爲舉止變化。

在孩子遭遇挫折時,家長需要盡力幫助和保護,而不是一味指責和評判。不要“凝視”他們,應該和孩子們平視以及平等溝通。

對於青少年抑鬱症,除了專業治療外,正確、包容和強大的愛以及長久的陪伴更能帶來溫暖人心的力量。

周莉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