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不分愛】田豔濤:不注意飲食習慣 幽門螺旋桿菌可能二度來襲

新華網北京4月11日電(宮曉倩)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宿主,它住到我們胃裡輕易趕不走。近日,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胰胃外科病區主任、主任醫師田豔濤表示,幽門螺旋桿菌生命力非常頑強,如果我們不注意個人飲食習慣,即便根除了幽門螺旋桿菌,也有可能再二度來襲,所以我們在充分查殺以及複查陰性情況下,要讓自己以及周圍的人都要保持一個好的飲食習慣,包括手衛生,飲食用公筷公勺,這樣的話就可以防止它再次侵襲。

幽門螺旋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一級致癌物,它是誘發胃癌的一個因素人體的胃裡有一層黏膜,用來保護胃不被胃酸腐蝕,而幽門螺旋桿菌這匹“狼”,專門破壞這層胃黏膜,導致的後果就是胃酸和細菌會不斷刺激胃,甚至引發胃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羣要比其他人羣整個胃癌的發生要高出2-4倍。”田豔濤說。

患者是如何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田豔濤表示,“人羣當中幽門螺旋桿菌的陽性檢出率佔到50%甚至更高。幽門螺旋桿菌之所以很常見,跟我們的飲食文化、飲食習慣密切相關。我們中國人熱情好客,但飲食上不是分餐制,喜歡會餐、吃火鍋,甚至是用自己筷子客人夾菜。所以,一旦和你同桌吃飯的人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你也可能被傳染,你同桌的人都可能被傳染。”

田豔濤指出,感染上幽門螺旋桿菌,既不要過度驚慌,更不能放任不管。從正常黏膜的輕度不典型增生到重度不典型增生,再到早期胃癌,通常要經歷數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

何爲“不典型增生”?田豔濤介紹,這是一個病理上的說法,通俗的解釋,就是指胃黏膜的狀態,輕度、重度代表它離胃癌還有多遠。輕度不典型離胃癌還有一定距離,但重度不典型則離胃癌不遠了,甚至也可以認爲是早期癌或原位癌

“如果再加上其它危險因素,如自身遺傳、較強易感性等,可能就會加速胃癌的發生。所以得了幽門螺旋桿菌不能不當回事兒,最應該做的就是積極用藥治療,並通過相關檢查進行嚴密觀察。讓一切都在你的隨時掌控之中,不讓它進一步往前發展,直到幽門螺旋桿菌從你的胃裡‘搬走’。”田豔濤強調。

如何“趕走”幽門螺旋桿菌?田豔濤表示,很多人認爲幽門螺旋桿菌不好除根,其實它很好治,一旦患者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呈陽性,我們最好是用藥物進行查殺。吃藥的過程也非常簡單,口服三聯藥物大概兩週後就可能根治,這是一種短期的治療。之後需要到醫院複查幽門螺旋桿菌,如果依舊是陽性,就需要遵醫囑使用四聯甚至是五聯藥物進行治療。

田豔濤提醒,根治了幽門螺旋桿菌之後,如果還經常到外面共餐吃飯,尤其是在抵抗力低的時候,它可能再度捲土重來。所以吃飯儘量分餐,餐具一人一套,不要混着用,有條件的儘量自帶碗筷家中筷子應勤用開水燙洗,並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