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抗藥性攀升 臺大發現分子檢測可精準治療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率團,運用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開發幽門螺旋桿菌的精準治療,對於多次治療失敗的患者可達近90%的除菌成功率,成爲全球第一個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研究成果已在去年7月獲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選爲當期封面議題。(臺大提供)
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及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子,近年研究發現其對抗生素的抗藥性比例增加,導致經驗性療法的除菌率下降,需要投入更精準治療。爲此,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率團,運用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開發幽門螺旋桿菌的精準治療,對於多次治療失敗的患者可達近90%的除菌成功率,成爲全球第一個證實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研究成果已在去年7月獲刊於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胃腸肝病學》,並獲選爲當期封面。
傳統幽門桿菌培養較困難,培養成功率僅約85至90%,且耗時2到3星期,檢體保存及運送更是不便,因此幽門桿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的醫療可近性較低。
不過,近年來研究發現,幽門桿菌對於clarithromycin 及levofloxacin 等抗生素的抗藥性,分別與其16S RNA及gyrase A 基因上的點突變有相關,而之前的研究證實這些點突變則與除菌失敗有相關,並開發直接利用胃切片檢體進行抗藥性基因檢測的方法,包括優化檢體保存、DNA萃取及PCR條件等,提升抗藥性基因檢測的成功率爲98到99%,且準確率大於95%。
吳明賢率領檯大醫院內科部醫師劉志銘、醫師陳介章、醫師陳美志、嘉義基督教醫院主任陳柏嶽、臺大醫院雲林分院主任方佑仁組成的多中心研究團隊,運用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開發幽門螺旋桿菌的精準治療,對於多次治療失敗的患者可達近9成的除菌成功率,且療效並不亞於傳統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引導的臨牀試驗。
臺大表示,未能找到更精準的療法,研究團隊在2017年至2021年間,透過「臺灣胃腸疾病與幽門桿菌臨牀試驗聯盟」的多中心平臺,進行2個臨牀試驗,比較依照抗藥性基因分子檢測技術及依照細菌培養與敏感性測試,引導幽門桿菌第1線與第3線治療的療效差異。
研究團隊共招募 560 名未曾接受除菌的幽門桿菌感染者,以及 320 名多次治療失敗的幽門桿菌感染者,結果顯示在第1線的試驗中,分子檢測引導治療組除菌率爲86%,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組的除菌率(87%)。第3線試驗中,分子檢測引導治療組除菌率爲88%,同樣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組的除菌率的87%。
研究團隊認爲,這2個臨牀試驗的結果顯示,分子檢測引導的幽門桿菌精準治療在1線治療與第3線治療,不亞於藥物敏感檢測引導的療效,研究結果支持分子檢測引導可用於引導幽門桿菌的精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