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敘事創造新風潮 紅色文化讓年輕人直呼過癮

新敘事創造新風潮

紅色文化年輕人直呼過癮

紅色文化和今天的青年有怎樣的聯結?

北京師範大學研三學生於彬,最近很喜歡看紅色革命題材影視劇:“我和同學都覺得《覺醒年代》好看,全劇節奏適當,畫面舒適,臺詞精彩,敘事方式也很新穎,一口氣看下去感覺酣暢淋漓。”

重慶大學研二學生趙可一認爲,學校組織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能帶來深刻的情感觸動,比如重走長征路,去井岡山等革命老區進行社會實踐,編草鞋、演紅色題材話劇等。

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前兩年跟隨全國政協考察團重走了長征路,也密切關注黨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他說:“創作者對歷史的感受越深刻、越細緻,作品就越有說服力和生命力,也越能贏得年輕人的喜愛。”

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鼓勵創作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特別是影視作品,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年輕人怎樣理解紅色文化?紅色文化如何真正感染年輕人?今年全國兩會,如何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講好紅色故事,是許多代表委員關心的議題。

真實的歷史,能讓當下年輕人產生共振

影視作品是當下年輕羣體感受“紅色基因”一扇生動的窗口。

在南京大學任教多年的賀雲翱,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感覺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喜愛革命歷史題材的文藝作品,包括電影、電視、話劇、音樂、小說等。

“我認爲這類文藝作品的創作者要做到實事求是,尊重歷史,不要戲說,也不要過分地去虛構什麼。我在長期調研過程中發現,只有真實才能打動人心,真正的歷史本身就非常打動人。只要我們尊重歷史事實,就能夠創作出好作品。”賀雲翱說。

賀雲翱認爲,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的主創人員一定要紮實研究,閱讀原始材料,到歷史現場考察,不能只是坐在家裡編寫,只看他人的二手材料。“你要深刻地瞭解中國革命的發生、發展過程,瞭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的歷史細節。”

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今年有大量相關題材影視劇將上映、播出。日前,電影《1921》的導演黃建新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說,這部電影不僅是爲了給先驅者著書立傳,還想把當時有志愛國青年、第一批馬克思主義者狀態描摹出來,帶領觀衆走近當時年輕的建黨先驅的精神世界。

黃建新指出,雖然《1921》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影片,但跟“當下”有着強烈的聯結。“他們的名字在今天是璀璨奪目、光芒萬丈,但當時他們的狀態其實和現在很多年輕人一樣。他們的精神是超越時代而存在的,可以和當下年輕人實現共振;他們的宗旨和目標應該成爲當下青年的共同目標,一代代傳承下去。”

於彬說,作爲大學生,看到關於五四時期的歷史和人物,會從心底生髮出崇敬和激動。“現在的我們望向百年前的他們——在那個風雨飄搖、舉國茫然的時代,一羣有理想、有風骨的青年,揹負着沉重的使命,以生命和熱血上下求索,踏出一條救國之路,並在思想交鋒中傳播着更加開明、科學、理性的風氣。那個年代需要覺醒,那一代青年的思想和行爲也值得百年後的青年學習和致敬。”

豐富的形式,賡續紅色文化基因

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擔任總導演,根據著名作家葉永烈長篇紀實作品《紅色的起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實》改編的大型意境多媒體舞臺劇《紅色的起點》,2020年12月在上海首演時引起熱烈反響

田沁鑫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紅色的起點》以意境化的講述方式表現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觀衆沒想到我們臨時改造了舞臺,沒想到紅色戲劇這麼好看。”

今年,國家話劇院將籌備“紅色演出季”,包含七個劇目,會有不少青年導演參與創作。田沁鑫很期待這些青年導演的“新敘事新視角”。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帶來了關於傳承弘揚紅色音樂文化的建議:“今年是建黨百年,而上海也是一個以紅色爲底色的城市,在上海有非常多紅色音樂文化資源和紅色經典地標。上海音樂學院有優良的紅色音樂基因,像新中國第一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賀綠汀先生,不但是個音樂家、教育家,更是一個優秀的革命戰士。新中國成立後,《長城謠》的原唱者周小燕也長期在上海音樂學院任教。”

廖昌永表示,經歷了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我們國家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他說:“我們應該堅定紅色信仰,傳承紅色理念,發揚紅色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