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賀雲翱:青年愛上文博 文博也要走近青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羣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3月05日 07 版)

賀雲

過去一年裡,“雲遊博物館”“雲看文物”成了流行潮流。當下文物、考古年輕人之間的聯結有多深?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分享了兩個令他深有感觸的數據:2003年前後報考他們考古學專業的學生只有十幾個人,現在則有上百人報考;去年賀雲翱受邀作一場與博物館相關的報告時,線上聽衆竟然有47萬多人次。

“第一次有47萬人次同步聽我的課,很多都是年輕人。所以我當時就覺得‘雲上游博物館’‘雲上學文物知識’有非常大的社會影響。毫無疑問,這些新方式推動增強了公衆文物保護意識。”

2020年首次線上舉行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4天直播,觀看總量達2278萬人次,這也讓賀雲翱感受到了公衆對考古的濃厚興趣。

賀雲翱既從事過田野考古工作,又承擔了考古專業的教學任務。他欣慰地看到,曾經的“冷門”專業漸漸“熱”起來了。

賀雲翱說,有的大學生本科是學其他專業的,考了考古學專業的研究生。這些青年說:“賀老師,我們選本科專業的時候是爸媽的要求,現在本科畢業了,我要決定自己的命運,找回當年的愛好。”

“這些都反映出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文化遺產、考古事業熱情越來越高,主動參與度也越來越高,這是一種好現象。只有熱愛國家、熱愛民族文化的人,才能夠在全球化背景下獲得自信和自尊。”賀雲翱說。

賀雲翱認爲:“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考古學開始進行公共考古學的探索與實踐,但與社會需求相比,我國公共考古事業尚處於起始階段,參與受益羣體乃至組織者數量等皆存在很大侷限。”今年兩會,他帶來了“關於國家支持公共考古事業發展的提案”。

賀雲翱建議考古界應及時向公衆公佈經過科學論證的新發現和研究成果,推動有條件的田野考古現場對公衆有序開放。他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我認爲考古資源是一種公共資源,考古學要爲人民服務。如果考古成果只停留於少數人閱讀的論文裡,肯定不夠。我們要破除神秘性,讓考古成果走向大衆。”

賀雲翱覺得,可以在保證文物安全和參觀者安全的前提下,有序開放考古現場。“邊發掘邊展示”,讓公衆瞭解考古過程;在現場佈置展覽,提供講解等服務,可綜合採用新媒體數字化的展現形式,將嚴謹紮實的學術與通俗易懂的方式結合,幫助公衆瞭解考古學知識和文化遺產事業。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過去一年裡,賀雲翱跟隨全國政協考察團重走了長征路,赴各地參與國家文化公園的實地調研,也走遍大運河沿線城市。

今年兩會,他在“關於推動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和長江等文物保護的提案”中提出,結合當前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際和文物保護狀況,建議開展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和長江等沿線文物資源的調查、研究,摸清各自家底,並建立數據庫

賀雲翱希望能充分用好現代的工具和形式。“比如說數字化融媒體、文化創意、短視頻平臺等,把傳統和時尚設計結合起來,與人們的生活結合起來,進行創造性地轉化,多層次、多形態、多渠道地講好文物故事。”

2021年03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