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靠什麼吸引了年輕人

文化評析

作者:韓浩月(影評人

講述福建對口幫扶寧夏,使西海固地區人民過上美好生活電視劇山海情》,豆瓣開分9.1分,目前上漲至9.3分,成爲2021年開年最受關注的電視劇作品

很多人都不會想到,扶貧劇有一天也會成爲“爆款”。因爲《山海情》的成功,不僅在於它集合了一衆金牌製作團隊人物形象真實,劇情符合時代特徵,更在於它真正脫離了“宣傳片”的概念與出發點,用真誠創作心態,以平等的視角,去觀察和反映貧困地區民衆的生活方式精神狀態

將貧困鄉村與鄉村人的困難“景觀化”,以極小一部分人好吃懶做爲由將整個被幫扶羣體污名化”,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的刻板印象。貧困因何而來?環境侷限、歷史成因思想觀念……這些都有可能是原因。由於有些人將貧困羣體當成“他者”,長時間處於對貧困的想象建構中,導致有的影視作品也帶上了一種創作者精英凝視。加之當下確實有一部分扶貧劇創作帶有任務性質,在完成任務的心態下,創作者用敷衍或居高臨下的態度製作作品,並沒法到達觀衆內心,更不能讓觀衆通過扶貧劇真實地觀察到貧困地區的問題

但實際上,貧困地區想要得到的,並不僅僅是資金、項目和噓寒問暖,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貧困地區就像一面鏡子,你想要讓它呈現出一種什麼樣的狀況,它便會給你一幅你想看到的畫面。電視劇創作,恰恰需要打破並越過這幅“畫面”,進入貧困地區的內部與深處,發現真實的鄉村圖景

目前已播出的劇集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劇中呈現的村民在脫貧致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都很細枝末節、很生活化,都是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而劇中的扶貧幹部並非萬能,也無“主角光環”,村民的不理解、技術上的不懂行、手中資源的不足——扶貧幹部所能遇到的真實困難,都刻畫在了劇情細節之中。

這也表明了扶貧劇創作需要解決一個最基本的邏輯問題:作爲個體的扶貧幹部不是萬能的,不是隨着扶貧幹部的到來,資金、設備、平臺、渠道等難題都能迎刃而解。必須要表現好扶貧幹部背後的國家力量、時代潮流、人心所向,唯有如此,扶貧劇裡的人物纔會真正地鮮活起來。

《山海情》之所以還能打動如今的年輕人,是因爲劇中爲脫貧而奮鬥的村民裡,很多都是年輕人。從貴州省份近年來脫貧攻堅的報道中可以看到,一大批受過高等教育、具有知識分子身份的年輕人,承擔起了扶貧的重任。而《山海情》劇中的村支書也是一位農校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這和以往的一些扶貧劇將扶貧幹部的面孔進行模式化呆板化的表達不一樣。

年輕人蔘與扶貧,他們給貧困地區帶來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更多的還是他們的年輕、朝氣銳氣,他們打破了阻礙城市與鄉村流動性最關鍵的“閘口”,他們讓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潮水一般涌進貧困地區。年輕人扶貧,其實更是一次知識與文化的“洗禮”。

沿着扶貧的道路,知識精英、青年羣體的“返鄉”,使厚重的中國鄉土文化迸發出了活力。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之間的流動性,可能從未如此之高,這要感謝“信息洪流”與“觀念水位”帶給貧困地區的巨大影響,更要感謝青年羣體對鄉村充滿感情的注視。

這注視,是熱忱的,也是平等的。他們不以“犧牲者”或“奉獻者”的身份自居,如此,才能真正博得貧困地區羣衆的信賴,才能真正激發貧困地區脫貧奮鬥的巨大能量。扶貧劇製作與拍攝,不妨在這方面多去尋找與挖掘。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21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