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至65歲?專家:不影響年輕人就業 建議施行彈性退休制度
(原標題:延遲退休至65歲?專家:不影響年輕人就業,建議施行彈性退休制度)
11月10日,清華大學發佈的《中國居民退休準備指數調研報告》顯示,支持延遲退休年齡的受訪者比例從2016年的63%增加到2020年的79%,其中年長者、教育水平高、職級較高、收入較高的羣體、對於延遲退休的態度更爲積極。
稍早之前,11月3日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就延遲退休作出表示,“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實現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這意味着,早在2012年被提上議程、曾被寫入“十二五”、“十三五”相關規劃的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時隔8年後終於釋放出即將落地的信號。
延遲退休“爽約”多年,人社部曾解釋是出於穩定就業形勢的考慮,但在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看來,若繼續擔心就業問題,遲遲不推進延遲退休是站不住腳的。他對時代財經分析,“隨着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創業創新層出不窮,就業崗位不斷被細化和被創造。不必等老人退休,讓年輕人上崗。”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則向時代財經指出,歸根結底要釐清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才能制定最貼合實際的養老政策和延遲退休實施方案。
“如果是由於養老金缺口的話,即便不延遲退休年齡,也可能採取延遲領取退休金年齡的政策。”
無論是男女各自延長退休年限或統一男女退休年齡到60歲,或是近日有專家提出“把女性的退休年齡歸到55歲”都體現了人社部倡導的“小步慢走”思路。除此以外,人社部還曾提出“針對不同羣體訴求採取差別化策略”,爲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多樣化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王國軍教授則向時代財經表示,不太贊成退休年齡“一刀切”的做法。王國軍認爲,“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 可以較爲粗線條地劃分各行業的彈性退休制度。達到行業設置的退休年齡前,職工若是符合某些標準可以申請延遲退休。”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延遲退休不影響年輕人就業
“延遲退休”的提法最早追溯到2012年6月,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2016年7月人社部印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在2017年年底推出延遲退休的方案,並且還將通過5年的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但相關政策並未在“十三五”期間落地,人社部曾對此迴應稱,鑑於“目前我國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就業壓力非常大,特別是近幾年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分流安置的壓力較大。因此,制定這樣的方案需要更加穩慎。”
對此解釋,蘇劍表示認同,“首先,過去五年,就業形勢比較複雜,尤其金融危機以後世界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穩就業’對中國來說是個大問題。延遲就業會增加‘穩就業’的難度。第二,這段時間養老金缺口還不算太大。第三,中國勞動力短缺還沒到嚴重的程度,壓力還比較小。”
蘇劍認爲,“十四五”期間會慢慢延長退休年齡,具體執行取決於經濟形勢。“如果經濟形勢恢復快的話,可能提高退休年齡的幅度會大一點、快一點。如果說經濟情況比較差,特別是就業形勢還比較差,依然會放慢進程。”
有網友認爲,延遲退休會影響年輕人就業。對此,董登新認爲,未來延遲退休並不會影響年輕人就業,相反年輕人、老年人就業會高度互補。
“目前互聯網技術、視頻直播,都是年輕人喜歡的職業。反過來,比如韓國、日本的出租車司機都是70歲左右的老年人去做,更何況就業形態愈發多元化。”
外界不少聲音認爲,促使政府在“十四五”落地延遲退休最根本原因是養老金缺口。據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數據,2020年6月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總人數達到了9.76億人,今年上半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達到2.29萬億,基金總支出2.54萬億,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85億人。
另據騰訊財經援引近日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學習出版社出版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學習輔導百問》,指出“在現行制度框架下,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計到2029年當期將出現收不抵支,到2036年左右累計結餘將告耗盡;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預計在2024年出現累計赤字。”
長期研究養老金融的王國軍對時代財經稱,“國際上,大多數老齡化嚴重的國家都會採取延遲退休,以解決養老金不夠用的問題,但目前政府相關部門的口徑都沒有把延遲退休與養老金缺口掛鉤。”因此,在蘇劍看來,歸根結底要釐清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如果因爲養老金缺口,政府除了延遲退休,還可以通過各種政策手段“創收”,例如鼓勵企業年金、職業年金。
蘇劍稱,相關部門可能會參考國外一些經驗,即便不延遲退休年齡,也可能採取延遲領取退休金年齡的政策。
漸進分步延遲,最終統一65歲退休
據民政部公佈數據顯示,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
我國現行企業職工退休年齡爲男60週歲、女幹部55週歲、女工人50週歲,這是上世紀50年代《勞動保險條例》等法規明確的。1978年《國務院關於頒發〈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的通知》再次予以確認,至今仍在執行。
據時代財經梳理,目前在各大媒體或自媒體流傳的“男女逐步延遲至65歲退休”的準政策版本,最早出自於2015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人口與勞動綠皮書: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16》。
該報告建議,延遲退休可分“兩步走”:第一,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爲55歲。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第二,對於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
時代財經就具體如何施行延遲退休這一問題採訪的多位專家認爲,目前大體上可以分爲兩種意見,一是沿襲上述方案,分步逐漸推開,最終達到男女均65歲退休;二是採取根據行業特點的彈性退休制度。
蘇劍認爲,第一步先是女性都爲55歲,第二步是雙方均爲60歲。“男女退休分步提高到同樣的程度,可以增加好多勞動力,減少相當一部分養老支出。”
董登新則主張分三步走:第一步,2022年將男女退休年齡統一爲60週歲;第二步,2035年將男女退休年齡推遲到延遲到62歲;第三步,2049年將男女退休年齡的推遲到65週歲。
董登新解釋道,首先,歐洲的男女退休年齡都在65週歲以上,男女統一以及延遲退休年齡,這兩大趨勢應該代表了國際延遲退休的大方向。
第二,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4.35億人,法定退休年齡爲女工人50歲,女幹部55歲,男性60歲;二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5.33億人,其男女法定退休年齡均爲60歲。後者佔多數而且是弱勢人口,因此,中國男女退休年齡應統一至60歲更公平。
第三,延遲退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減輕年輕人的社保繳費負擔,均衡代際負擔。董登新指出,西方非常注重延遲退休,就是要實行代際負擔的均衡。
在董登新看來,人口的平均壽命的大幅延長之後,大齡、高齡的勞動力有勞動的訴求,政策必須要尊重和保護勞動者的權利,而過早退休導致勞動力短缺,而新增勞動力急劇下降,使得企業的勞工成本大幅上升,不利於實體經濟發展。更何況,延遲退休有利於社保收支平衡以及社保制度可持續發展。
也有爲數不少的網友表達了對延遲退休的顧慮,包括當下“35歲危機”“35歲找工難”,假以時日,80後、90後到了55歲以上,但離65歲退休還有很長時間,可能面臨沒有單位願意聘用的窘境。
此外,60後、70後退休年齡至60多歲,可能無法照看孫輩,這就引發連鎖反應,更多人不願意生二胎,加劇人口老齡化。
董登新認爲,網民的上述顧慮可能在若干年後並不是問題。“到時候中國會出現勞動力短缺,就業更加容易了。比如在日本,80歲老人在職場比比皆是。 ”
“延遲退休並不意味着孫輩沒有人管,將來的家庭勞務會社會化、市場化、職業化,提供更爲專業的護理。”他認爲,在中國“媳婦生孩子、老人來撫養”的落後觀念要轉變,應讓家政工、月嫂、保姆等專業護理進入家庭來代替祖輩照顧成爲大趨勢。
彈性退休或許更符合以人爲本
在2012年延遲退休被提上議程時,社會各界對於延遲退休的爭議未曾停止。當年7月,人社部提出了“小步慢走”思路並且擬針對不同羣體訴求採取“差別化”策略對待,這爲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多樣化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王國軍建議,各個行業可以訂立具體的男女退休年齡彈性標準,比如到了55歲退休年齡,在55到60歲期間如果想繼續工作,則每年申請一次,公司審批雖然有點繁瑣,但能讓公司和職工有雙向的選擇,這樣的操作更符合市場和人性化。
他舉例稱,高校裡一些女性副教授原本55歲退休,部分自願延期到60歲。而銀行業可以晚一點退休,因爲這類工作危險程度較低,而像井下礦工等危險性工作,不宜年齡較大者從事。“設置一定範圍的彈性退休能給人更多的空間,‘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提到‘以人爲本’”
中國郵儲銀行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博士後婁飛鵬也認同對不同行業從業人員採用不同的政策。他對時代財經指出,“對於體力要求較高的行業或者高危行業可以相對審慎一些,而對於腦力依賴較高的行業可以先行先試。另外,制度最好有彈性,給個人一定的選擇空間。”
王國軍指出,過去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退休的制度應該摒棄,幹部和工人的差別不太合理,應該在行業內部一視同仁。幹部與勞模工人都是各司其職,沒必要區別對待。對於前述有網友擔心的年紀大難找工、二胎無人照看等問題,在王國軍看來,如果實施彈性則迎刃而解。
事實上,我國部分地區現在已經開始對於彈性退休制度在進行着探索了。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上海實施柔性延遲辦理申領基本養老金手續。根據上海人社部門的試行規定,參加上海市城鎮養老保險的三類人羣,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技能人員,只要身體健康,工作需要,本人提出申請,單位批准就可以延遲退休,延遲退休年齡男性一般不超過65歲,女性不超過60歲。
人口與未來網主編何亞福也認爲“一刀切”的延遲退休年齡並不合理。他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分析稱,“不同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千差萬別,有的人60歲就身心疲憊、百病纏身,有的人65歲仍然精神矍鑠、老當益壯。因此,合理的做法是實行彈性退休制,讓不同的人根據自身狀況,在一定的退休年齡段區間內,自主選擇退休年齡。”
何亞福還提到“一刀切”的退休制度存在不公平。“如果勞動者的退休年齡都是統一的,會導致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工作年限就越短,與高中畢業參加工作相比,多數博士畢業生工齡則少了10年。而低學歷勞動者一般從事體力勞動,體力勞動者身體上更容易遭受到傷害,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一般不是很好,但工作年限卻更長。”
黃奇帆曾建議女性65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