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急切的買買買突然踩了剎車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容易,弄清楚自己不需要什麼,卻很難。更難的則是把曾經以爲自己特別需要的東西斷舍離。
---------------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忙碌的打工者,那麼每年提醒你這一年快結束的,就是“雙11”之前狂轟濫炸的手機短信。從精緻美媽必備的精華面霜到Q萌寶貝需要的長袖短衫,還有娃爹之前唸叨過的益生菌、工作必備的錄音筆、三腳架,每一條都那麼充滿誘惑又不無威脅:“雙11驚喜來襲”“預訂即送好禮、僅限最先預訂6000份”。在驚歎商家比我都更瞭解自己需求的時候,不無意外,我直直地跳進了他們佈下的迷魂陣,着急點開鏈接,打開購物軟件,認真選擇款式、型號、顏色……
然而,隨着熟悉的購物步驟一步步推進,忽然發現許多商品看到最後,手指竟然已經沒有了摁下購買鍵的慾望!往年急切的買買買腳步,彷彿突然踩下了剎車。
最先剎車的是瓶瓶罐罐的美妝護膚產品。“雙11”多年,各大品牌的商家們在“沒有最精明,只有更精明”的道路上一去不返。今年流行“買一送六”,買一樣送六個小樣。和半價買正裝的優惠相比,這種方案更是雞肋,尤其今年遭遇疫情,原本留着出差的一堆小樣已經成了娃算數啓蒙的教具。
更重要的是,隨着日常生活習慣和階段的改變,許多以前心心念唸的東西早已扔在櫃子深處蒙塵。前不久的一次大掃除,終於狠下心來把剛入職時友人相贈的一整套化妝品處理掉了。十幾年前收到這個禮物時激動的心情彷彿就在昨天那般清晰,但事實是,從那時開始的化妝之路,在升級娃媽之後已經走到了尾聲。今天的我出門時除了必備的防曬霜,最多再加上一支口紅傍身。當貼心的同事給我推送了李佳琦直播間的“骨折級”優惠清單時,刷到最後也沒覺得有一樣需要立即下手。
接着被棄的是各類華而不實的衣服。對娃媽來說,超前幫他購買,半年後到了該穿的時候,可能發現已經短了一截。另外,隨着孩子活動能力越來越強,透氣、舒適、便於運動成了最大的需求,以往費盡心思的搭配沒有了實用的意義,孩子也明確拒絕那些看起來酷帥,卻阻礙他跑跳的衣服。
對我自己來說,多年來不斷買買買,“家底”越攢越多,衣櫃裡早已經裝滿了各季服飾。以往衣櫃裡的衣服一兩年就必須清理一次,經過多次大浪淘沙,留下的基本都是經典款,顏色也是黑白灰居多,隨手一搭基本都不會出錯,每天省下了早起試穿的時間。“雙11”期間,各類新款穿搭儘管讓人眼花繚亂,但細細一品,也不過就是在經典款的基礎上小修小改,看着櫃子裡的同類項,捨棄也就不那麼難了。
除了這些以往“雙11”的最大支出,好像也沒有必備清單了。如果說真正要買的東西,可能只剩下了一樣,書。
以往,書並不在每年的購物清單上,因爲隨時就會因爲看到推薦的好書,迫不及待當場下單。今年突然被列進清單,是因爲孩子的英語學習到了閱讀的門檻,需要大量輸入。這些原版書每本只有薄薄一冊,價格卻直逼成人的大部頭。無奈這一次需求就在眼前,必須下單。至於其他書——看着家裡已經橫豎塞飽了的書架,深感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的書籍,再下單必須要深思熟慮,或是轉換模式,能借就不買,能看電子版就不用實體書。
這樣轉了一圈,發現真正因爲“雙11”商家大促而買的東西,真是少之又少。
幾年前,在一個朋友介紹後,我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記賬軟件,初衷或許是希望督促自己減少衝動消費,但事實上每次看得最多的是我的支出構成,這些年的消費變化也因此有跡可循。從拿第一筆工資開始,逐漸打開的慾望閘門,在經歷這麼多年的買買買後,水流已經從一瀉千里轉成涓涓細流。從單身時期的“看中就買”到婚後的“你買我買一起買”,再到初爲人母后的“苦誰都不能苦了娃”。而到今天,生活已經進入了更穩定的階段,對自己的需求也更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很容易;弄清楚自己不需要什麼,卻很難。更難的則是把曾經以爲自己特別需要的東西“斷舍離”。
文至最末,又下單了每週鮮花,這是今年新開始的支出,固然是商家的廣告吸引了我,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怎麼擺放每週送達的鮮花,已經成了週末一家三口的固定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