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曹縣:小油菜種出綠色脫貧致富路

新華社濟南10月9日電(記者閆祥嶺)“村裡每天生產60萬斤左右蔬菜,建有20多個冷庫、1個製冰廠。爲了運輸這些蔬菜,每天數十輛大小車輛來回穿梭。”說起蔬菜,山東曹縣邵莊莊村黨支部書記袁正傑如數家珍。

安莊村位於魯西南大平原,村民世世代代圍繞土地生活。早幾年,一畝地一年收入超不過1000元,大夥日子過得緊巴巴。

2015年,在大城市周邊種菜的村民回鄉時,透露了種菜利潤較大的消息。邵莊鎮黨委政府順勢而爲,選擇安莊村做試點,鼓勵村幹部大膽嘗試,帶頭示範,探索蔬菜種植經驗。當年,安莊村村幹部自籌資金200餘萬元,建起了60個大棚免費提供給貧困戶試種。通過試種油菜,每畝收入近萬元。

袁正傑告訴記者,開始的時候,大夥心裡沒底,怕虧錢。他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說服部分村民一起幹。

“選擇菜品很重要,我到處打聽什麼容易種,什麼效益高。”袁正傑費了不少功夫,決定種植油菜,也就是如今村民口中說的小油菜。

小油菜生長速度快,天氣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收穫一茬,一年平均能種八茬菜;產量高,價格卻不低,經濟效益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村民動了心,小油菜種植規模也越來越大,目前村裡1900多畝土地全部流轉,建起了700多個大棚。

“一個大棚差不多佔2畝地,所有的成本覈算下來,一年純收入約有3萬元。”袁正傑說。

安莊村1800多人,去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5000多元。產業發展周邊地區產生了強大吸引力,繁忙的時候甚至有上千人來村裡打工,也帶動了各種小產業的發展。

“4點起,5點到,專賺山東的小紅票”成了鄰近省份來邵莊鎮打工者順口溜。當前,平均每天到邵莊鎮“幹蔬菜活”的農民工約有8000人。

爲方便運菜車輛出入,當地重修了寬闊的馬路,並陸續配套完善了各種基礎設施。當地小油菜的知名度也越來越大,從最開始銷往周邊的小市場,逐漸覆蓋了更多地區的大型市場。

瑞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一筐筐小油菜整裝待運。公司負責人李凡瑞是邵莊鎮白場村人,他告訴記者,小油菜產業的影響力早就超出了一村一鎮。“我這裡一天走的菜有4萬多斤,每月的營業額300萬元左右,附近這樣的小企業有幾十家。”李凡瑞說。

小油菜做成了大產業,也給當地貧困羣衆帶來脫貧致富的新希望。安莊村村民邢紅展多年前因爲孩子生病,家裡不僅欠下了鉅額債務,還有孫輩需要撫養,生活過得很艱難。2016年,村裡免費提供兩個蔬菜大棚讓他負責。看到他的幹勁越來越足,去年村裡又給了他兩個大棚種植。

“一年一年,我享受着國家對我的照顧,艱難的日子慢慢挺過來了。靠這4個大棚,我今年已經賺了10多萬元。雖然今年72歲了,但我身體還行,不能再給國家拖後腿,我還能繼續幹。”邢紅展說。

據當地統計,邵莊鎮全鎮4495名貧困人口,有弱勞動能力的3000餘名貧困人員,都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在產業發展中,邵莊鎮黨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將人力物力財力向蔬菜產業傾斜,成立蔬菜產業領導小組、建設產業振興服務中心,通過示範帶動、土地流轉、技術指導、資金扶持、設施配套等措施,夯實了產業發展基礎。

邵莊鎮主要負責人說:“短短几年時間,邵莊鎮形成了6大蔬菜種植區,從業人員達4.5萬人;蔬菜種植面積4萬畝,蔬菜大棚15000個,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冷運-銷售’完整的蔬菜產業鏈條;設立了標準的蔬菜質量檢測站點,建立了規範的淨菜加工車間,註冊了蔬菜商標。每天從邵莊鎮運出的蔬菜達1000餘噸,小油菜已經成爲羣衆致富的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