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對路 脫貧致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徵文)
我做了20多年村支書,從沒這樣高興過——2019年我們天寶村被評爲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示範村。
多年前,梓潼縣天寶村是個窮村。這裡是丘陵地貌,山高路陡,水源稀缺。在乾旱時節,澆地的水要麼得到很遠的地方去挑,要麼靠天下點雨,一年到頭收成很少。那時候全村170戶550多人,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我們村有17戶因病致貧的貧困戶,脫貧不易。村裡沒產業,村集體沒收入。如果靠發展產業來脫貧,村裡一窮二白,難以承擔經營風險。那幾年,想起這些問題我就頭疼。
2016年,縣裡的幹部來鎮裡推廣扶貧合作社模式:貧困戶通過貼息貸款籌資,修建標準化養殖場;大型農業企業出牲畜幼崽、飼料,貧困戶代爲養殖,半年後根據出欄數量,由企業向貧困戶支付代養費。代養費抵掉貧困戶的還貸金額和一些成本,剩下的都是利潤。這樣,貧困戶的年均純收入增加2000餘元。三到五年的貸款還清後,年均純收入將增加8000元。
我當時一聽,就覺得有戲!這種模式下,生產風險、市場風險都由企業承擔,貧困戶有穩定收入。但細想又有點擔心:畜禽養殖會不會對環境有影響?後來縣裡組織我們去建成運營的標準化生產場地參觀,我纔算弄明白了。縣環保局爲村裡劃定適養區,利用荒山、荒坡,修建全封閉、恆溫化、自動化生產場所,自動投喂系統等設施一應俱全。此外,還配建了果園,養殖過程中的排污經過特殊處理後由專門管道送往果園做肥料。
說幹就幹。村裡用產業扶貧資金和貧困戶的貸款一起入了股。2017年第一次分紅,村裡的貧困戶每戶都分到了2000多元紅利,村集體也增加了不少收入。
2019年,企業支付的代養費增加了10%,加上全村採摘的大約1000噸柚子,產值達200萬元左右,村裡摘了貧困帽。
2019年底,我們村和鄰村合併,我從村支書變成了“臨時支書”。合併後村裡產業發展基礎更強了,可以擴大生產規模。鄉村振興,我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