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孤殘兒童彰顯小康成色(現場評論・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9))

黨和政府關心孤殘兒童注重實效全面落實相關養育和保障服務政策,確保他們獲得應有的權益和尊嚴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兒童福利院,深切感受到這句話的現實含義。福利院裡的兒童在到來之前或遭遺棄、或身有殘疾,來到這裡之後均得到悉心養護和精心照料,他們無憂無慮地接受教育、安心成長。

“歡歡真棒,讓媽媽抱抱。”走進福利院1106室,“媽媽”高美麗正在陪早產兒歡歡玩耍。模擬家庭牆上貼滿了孩子與“爸爸”“媽媽”的合影,小書架上還整齊碼放着他們的“家庭時光手冊特教實驗班內,特教老師忙着帶領孩子們學習《零的認知》,“注意要寫得長長圓圓的,沒有棱角,最後要封口,不能留小尾巴”。在律動教室,孩子們正跟隨老師一起伴着音樂節奏打拍子。“我們專注兒童身心健康發展,不遺餘力讓每一個孤殘兒童都融入社會大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持續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福利院副院長藺健介紹。

“我叫雅妮,從小在福利院長大,感謝這裡的一切”,聾啞女孩王雅妮手語表達出心聲。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福利院,看望在這裡學習和生活的兒童,鼓勵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學生閆志淨好好學習學業有成。6年過去了,昔日的小女孩已經長大走向社會,找到了工作。雅妮用手語說:“我想跟總書記說,我現在很幸福。我會繼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爲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福利和兒童保護制度不斷完善,黨和政府對孤殘兒童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成效進一步彰顯。在總體機構和編制不增加的情況下,民政部專門設立了兒童福利司,體現出黨中央國務院對兒童福利工作的高度重視。

全面小康,關鍵在全面。我國是人口大國,有3億多未成年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每一個兒童都不能少。爲孤棄殘疾兒童兜住生活、教育、醫療民生權益的底,確保一個都不落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兒童權益、社會發展進步的生動體現。進入新時代,我國兒童福利工作樹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全國的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做到了無一人感染。這更加證明,黨和政府關心孤殘兒童注重實效,全面落實相關養育和保障服務政策,確保他們獲得應有的權益和尊嚴。

“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福利院正門的顯示屏上,這句教育名言來回滾動。生命是獨特的存在,每一個生命都應得到關心、關懷、關愛,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作出新的重要部署。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在工作人員的悉心培養下,孤殘兒童這些“慢飛的天使”終將展翅翱翔、實現人生價值。

(作者爲本報新聞協調部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