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征,必須凱旋

週一至週四,每天早上四點半起牀,進行一個15公里長跑,週六再進行一個半程馬拉松訓練,這是已經52歲的沈平的生活常態

沈平是國家油氣管道應急救援徐州隊應急搶險救援隊隊長,他認爲,如果不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到了搶險現場就完成不好搶險任務。沈平對自己苛刻,對隊員要求嚴格,因爲這支隊伍乾的工作,容不得半點閃失。

電焊工成長起來的應急救援隊員

沈平曾當過電焊工,這份經歷,給了他獨特的優勢。一次,沈平赴上海搶修管道,原計劃22天的任務,他帶着隊員12天就完成了。在天津進行管道鋪設作業,他帶領隊員從一天一個機組只能焊接3道口,改進到一天焊接50道口。

沈平最願意談起的,是從事搶修工作後的一個個故事

2019年1月,沈平接到通知,某條石油管道上發現了盜油分子安裝的盜油閥。沈平帶隊到達現場發現,盜油閥的位置在一個坑裡,經過高程測算,此處殘餘壓力爲0.3兆帕。也就是說,一旦油閥泄漏,油管裡的原油能噴射二三十米高。凡是這種難度較高的搶險,沈平都要親自操作。他帶領一名電焊工、一名管工下到坑裡,按照作業方案孔徑、下堵、摘閥補板焊接,僅用3個小時就把盜油閥摘了下來。當他從坑底爬上來時,搶險服已經被汗溼透了。

科學搶險不冒險是他始終堅持的原則

這些年來,沈平接到的搶險維修任務多種多樣,大部分任務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鑑,但在關鍵時候,他總能沉着應對,迅速解決問題

2015年9月石腦油搶險的經歷,讓沈平印象深刻。石腦油是一種比汽油易燃油體實際使用過程中危險係數較大。事故發生後,沈平臨危受命,迅速奔赴事故現場

3天裡,他一直沒有休息,如何保證作業安全,成了他必須解決的難題。搶修過程中一旦着火引發爆炸,後果將不堪設想,石腦油一旦落地,作業現場的油氣濃度極難控制。

就在成功完成換管進行焊接時,因現場土壤中吸附了少量石腦油氣體焊花落地的一瞬間,附近的土地被引燃。“雖然提前鋪好了防火毯,火勢不會太大,但事情發生後的短短几十秒,我的後背冷汗溼透了。”

沈平在工作中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保證安全。爲了完成好每一次搶險作業,沈平對隊員要求極嚴。他常和隊員們說:“我們的工作,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每一個人都得技術過硬。有一點點疏忽,任務就完成不了,命都可能得搭進去。”

搶險不冒險,科學搶險是沈平始終堅持的原則,面對管道搶險作業急、難、險、重的特點,他制定並實施了涵蓋外管道搶修等9個專項的《搶維修作業環節安全措施確認表》,推行現場安全標準化文本化管理,在搶維修作業中取得明顯效果。面對存在的技術問題,他不等不靠,以問題爲導向積極創新,用小改進實現大突破。在山東搶險救援時,他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知識,成功應用定向鑽解堵技術,破解管道蠟堵難題。工作30年來,他先後完成幾十項技術成果,獲得多項發明專利。(胥德義 杜振杰

(應急管理部新聞宣傳司人民網共同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