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鬆談如何激發文化創意新動力 促進文化產業新發展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鬆做客新華網直播間,與新華網文化頻道主編袁思陶進行了深度對話。新華網 邢賀揚

新華網北京9月14日電(袁思陶、伊媛)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主任梅鬆受新華網文化頻道“文化產業解讀”欄目邀請,做客新華網直播間,向廣大網友介紹2020年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的舉辦情況、北京市文促中心的主要職能,以及北京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梅鬆做客新華網直播間 新華網 邢賀揚攝

聚焦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

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

新華網:2020年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於9月6日舉行,這次大會也是今年服貿會的一大亮點。請您介紹一下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的舉辦背景?

梅鬆: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下同)是2020年一個重要的國家級、國際化的會展活動,也是新冠疫情以來,中國政府推出的一個重要的對外開放的平臺。今年,中國北京國際文博會第一次全部融入到服貿會中,因此北京文博會上辦的很多活動也就納入到了服貿會裡。

北京文化產業是這次服貿會的重要版塊。此次推出的文化服務展覽是服貿會最大的展覽,面積達3.7萬平米,包括第十五屆北京文博會綜合展區、文化產業園區、京津冀文化協同發展、影視、融媒體、新視聽、圖書出版、文旅、文博文創等文化各個領域的內容。除了這個展覽版塊以外,我們這次還有論壇、大會推介和一些重要項目的洽談簽約活動。

9月6日,北京市文促中心在國家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了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這次大會實際上也是疫情以來我們舉辦規模最大的一次產業發展會議,請中外專家企業家線上線下一起同臺探討文化產業發展,特別是在應對新冠疫情的狀況下,如何促進全球文化貿易、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新華網:這次大會有哪些特色環節?取得了哪些成果?

梅鬆:大會的論壇版塊,參與者既有中國的專家,也有很多外國專家。我們請到了日本、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的專家,通過視頻的方式一起研討。當然我們也請到了一大批國內的專家學者。探討中,大家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共識,不管疫情如何影響,全球服務對外開放、全球文化交流和包容的腳步是擋不住的。

除中外專家一起探討的部分外,我們還在其中納入了“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思路研討會,請北京市16個區的宣傳部長或主管文化產業的副部長上臺推介本區在“十四五”期間文化產業規劃的思路,專家當場點評。這個環節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匯聚了衆智,凝聚了共識。

這次大會上,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爲北京文創大賽北京賽區決賽的獲獎單位頒獎。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杜飛進上臺爲獲獎者頒獎並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頒獎儀式,鼓舞了士氣,增強了企業信心,促進企業在疫情條件下發展文化產業,加快復工達產。參加比賽和獲獎的企業,雖然獲獎有高低,但大家都信心滿滿。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條件下,我們文創大賽能夠順利主辦、線上線下同步進行,也是很不容易的。

新華網:除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外,北京市文促中心還舉辦了哪些服貿會的相關活動?

梅鬆:我們這次還有幾個亮點,譬如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的成功舉辦。中國文化金融創新峰會旨在推動文化金融的合作,特別是推出一批有利於支持文化企業和產業發展的創新性的文化金融產品。9月5日,我們聯手金融機構,推出了“金文三寶”。“金文三寶”分別指金創寶、金園寶金片寶。金創寶重點支持千家優秀文創企業,特別是北京文創大賽百強企業和最具投資價值的文化創意企業;金園寶重點支持北京市百家市級或區級文化產業園區;金片寶則重點支持百家優秀影視企業,特別是首次推出了“完片保險”,就是讓影視企業的電影、電視劇製作降低風險,由銀行、保險公司、擔保公司共同爲它們保駕護航。

9月7日上午在亦莊開發區舉辦了動漫遊戲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也非常值得一提。這個論壇已經辦了九屆,旨在推動動漫遊戲產業的國際化發展,通過促進中外合作,推進動漫遊戲產業走向海外。通過動漫遊戲企業和各級政府的努力,我們可以自豪地講,中國的遊戲產業,尤其是手遊和端遊,在全球可以說是位居前列的。我們很多非常好的手遊產品在海外深受歡迎。電競產業或者說電競遊戲類比賽在全球也處在前列。我們通過這個論壇,來實現國內國外的交流互動,進行資源整合,並挖掘優秀人才,從而促進行業發展。

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版塊,就是9月8日舉行的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介會。舉辦地設在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天寧寺是我們北京市很有名的歷史建築,“天寧1號”就在天寧寺旁邊。這個天寧1號文化科技創新園前身是北京市第二熱電廠,隨着取消燒煤、燒重油供熱以後,它的很多鍋爐就閒置下來了。近年來,他們將閒置的廠房改造成了文化產業園區。北京市主要領導稱,這是央企把老舊廠房改造成文創園區的一個典範之作。因此,在這個地方舉辦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推介會,是非常有意義的。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的工作沒有耽誤,認定了98家“2020年度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這98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會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介會上集中亮相、同臺磋商,並在該園區設立了永久性的北京市級文化產業園區風彩展示牆。

梅鬆做客新華網直播間 新華網 邢賀揚攝

抓好北京市文促中心

服務北京文化產業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北京市文促中心的主要職能?

梅鬆:早在2005年,北京市已提出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以推動首都經濟發展的轉型和升級,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爲首都發展的戰略支柱產業。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決策,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在2006年設立。

文促中心是北京市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事業單位,或者說是一個文化產業促進機構。主要職能:一是爲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宣傳部提供產業政策的研究、諮詢;二是爲文化企業和文化園區提供服務,架起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一個橋樑;三是推動文化投融資體系的建設;四是舉辦一些重大活動,比如文促中心參與舉辦了十五屆的中國北京國際文博會和北京文創大賽,通過活動平臺促進產業發展。

從政策諮詢的角度來講,文促中心是偵察排、偵察班,協助市委市政府瞭解文化產業方面的情況;從企業和產業角度來說,它是一個小管家、店小二,起到服務和溝通的作用。

現在北京全市,不僅是市這一個層面,各個區都有類似的文化創意產業或者文化發展的中心,簡稱文促中心。

新華網:今年北京市文促中心做了什麼具體工作?

梅鬆:今年疫情爆發以來,爲了解疫情對文化產業和文化園區的影響,給市委市政府提供一手的資料和信息,我們組織了全方位的調研。那時候,疫情防控形勢還很嚴峻,一部分是通過線上調研,一部分是實地走訪。2月中旬,我們給市委宣傳部,提交了一份完整的調查報告。我們調查了2700多家文化企業,瞭解他們的狀況、困境和需求等。

匯聚各方情況後,市委宣傳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我們簡稱“北京文化28條”。

新華網:“北京文化28條”的出臺在行業內有很大影響力。請您爲廣大網友解析一下“北京文化28條”?

梅鬆:“北京文化28條”,是2月底及時出臺的一個面向文化企業的紓困政策。當時我們調查發現,對文化企業來講,3個月存活期是其生命線,也就是說70%的文化企業只能維持3個月,只有3個月的生存週期,我們稱之爲生命紅線。爲給文化企業解決3個月生命週期的問題,當時採取的政策便是提供房補、減免房租。鼓勵園區和業主單位給文化企業減免房租,市、區兩級政府再爲這些減免單位進行補貼。同時,北京市文資中心及時出臺了房租通的政策,就是對房租進行補貼,同時實施投貸獎。通過多方面一起發力,給文化企業輸血,幫助它們渡過三個月的週期。目前,我們發現這個政策的執行效果還是比較好的,雖然說有些企業還是受到影響,關門或歇業,但是絕大部分企業是挺過來了。這個政策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政策的另一個着力點是在文化產業園區。因爲園區有一個30%的危險線,如果園區的退租率超過30%,園區也沒法經營。所以我們爲了保證園區守住70%以上的生命線或者叫30%的空置率,也是通過房租通的政策去進行解決。把園區企業的租金問題解決了,它就可以給園區交房租。同時對園區運營方本身,政府根據它們減免租金的表現再鼓勵、再支持,讓它們也緩解過來,並鼓勵園區和租房企業相互之間同舟共濟。

不僅是園區和文化企業,還有實體書店、電影院。北京市也出臺相應的政策,及時下發資金,進行扶持。

這些政策回過頭來看,效果很明顯。我們說這是一種“輸血”政策。當然這還不夠,現在政策的着力點已經轉到“造血”政策上了,就是在企業和園區緩過勁以後,培養它們的“造血”功能。企業培養“造血”功能的最大一個方向就是改變自己原有的生產方式、消費方式,利用數字經濟轉型,在線上做一些內容和產品。很多企業都很主動地適應過來了。還有一種“造血”功能就是把國家政策用起來,比如說文化金融政策,進一步通過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支持,獲得生產和發展的資金來壯大自己。還有就是把文化和硬科技等結合起來。總之,現在整個政策的着力點是鼓勵企業練好內功、轉型發展。

梅鬆做客新華網直播間 新華網 邢賀揚攝

發展北京文化產業

建設全國文化中心

新華網:您認爲文化創意產業在北京市全新規劃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梅鬆:這個問題是跟北京市四個中心(即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北京市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特別是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密切相關的。

首先,我們從服貿會講起,“服貿”就是指服務業的貿易交易。文化服務是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版塊。尤其在北京,我們是三足鼎立:金融服務、文化服務、科技服務。三者各有千秋,哪一塊都不能少。從成長性來講,文化服務類的潛力還可以挖掘。這就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其次,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來講,因爲我們有一個總框架:“一核一城三帶兩區”。“一核”是指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一城”是指北京老城的保護,主要是東城、西城爲主體的老城保護,因爲老城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基本、根本和重要的載體。“三帶”是指三個文化帶的建設: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這三個文化帶代表了北京的長城文化、大運河文化、西山永定河文化,也是我們的文化之源。“兩區”是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和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便要落在這個“兩區”上面。尤其是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它對整個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也爲北京市的經濟起到支撐作用。爲什麼這樣說呢?按照各產業增加值佔地區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來看,北京市文化產業大約佔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2%,也就是達到10%以上,這已算得上重要支撐了。從規模效益講,文化產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

隨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要提升和加強首都核心功能,重點就是要把“四個中心”中的兩個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做實做強,既能爲中央服務,也能發揮地方的優勢。

目前,在建設文化中心方面,尤其是文化產業、文化創新方面,我們確實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就是我們下一步要繼續追趕的地方。

新華網:北京市文促中心如何才能更好地立足京城文化背景,講好北京文化故事,乃至中國的文化故事?

梅鬆:講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不管是文化產業還是文化事業,最終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的理想和信念傳播出去。講故事是一種很重要的傳播手段、宣傳手段。北京市作爲首都、作爲全國文化中心,對此是義不容辭的。

這幾年,我們通過文化企業講故事,效果非常好。我們有些做對外文化貿易的企業,“文化走出去”了,才能讓外國人瞭解中國文化,比如“四達時代”,在非洲很多國家辦了電視臺,它既傳播當地的新聞,也反映中國的發展。我們還在海外開設了出版社,印刷發行圖書,講中國的故事,這樣的效果也非常好。還有一些遊戲企業,“遊戲走出去”同樣是在講故事。在傳統文化、非遺傳承方面,我們把文博資源變成文博產品,這個產品讓國外的老百姓喜歡,也是一種講故事的方式。

所以,我覺得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企業不斷壯大、不斷走向海外,參與全球文化市場的競爭,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和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