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產業如何發展?文旅部這樣規劃

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文化旅遊部獲悉,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系統部署指導文化和旅遊系統文化產業工作,描繪文化產業發展藍圖。

《規劃》指出,到2025年,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更加健全,文化產業結構佈局不斷優化,文化供給質量明顯提升,文化消費更加活躍,文化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綜合效益顯著提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展望2035年,我國將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將大幅躍升,文化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城鄉居民文化消費水平將邁上新的臺階,文化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將達到新的高度。

《規劃》提出,推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堅持以創新驅動文化產業發展,落實文化產業數字戰略,促進文化產業“上雲數賦智”,推進線上線融合,推動文化產業全面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加強文化科技創新和應用,構建創新發展生態體系。其中,在線上演播方面,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演出演播並舉的演藝產業創新發展格局,推動文藝院團、演出場所上線上雲,鼓勵劇場數字化提升,促進文藝院團與互聯網平臺合作培育100個以上線上演播項目,完善線上演播商業模式,打造舞臺藝術線上演播知名品牌,引領全球演藝產業發展變革方向。在沉浸式體驗方面,支持文化文物單位、景區景點、主題公園、園區街區等運用文化資源開發100個以上沉浸式體驗項目,豐富體驗內容,提升創意水平,發展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沉浸式娛樂體驗等業態,鼓勵沉浸式體驗與城市綜合體、公共空間、旅遊景區等相結合。在數字藝術展示方面,推動數字技術與藝術創作、傳播、展示更好結合,培育100個以上數字藝術體驗場景,在重點領域和場景擴大提升數字藝術展示產品應用,開發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產品,生動展示中華文化

《規劃》指出,促進供需兩端結構優化升級。圍繞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文化消費需求,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加強需求側管理,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以需求變化引領供給體系和結構升級,努力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暢通文化產品傳播流通,釋放文化消費潛力,改善文化消費環境。其中,在文化和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方面,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城市達到30個左右,建設60個左右區域文化和旅遊消費中心城市,加強指導支持和動態管理,帶動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增長。在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建設方面,建設200個以上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發揮集聚協同和帶動效應,推動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規模持續擴大。

《規劃》顯示,優化文化產業空間佈局。貫徹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規律特點和資源要素條件,加強區域、城鄉統籌協調和協同聯動,引導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功能定位,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形成多點支撐、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文化產業空間佈局。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協調發展,促進文化產業融入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

《規劃》提出,推動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積極尋找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對接點,以文化提升旅遊的內涵品質,以旅遊促進文化的傳播消費,實現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雙向融合、相互促進。促進文化產業與國民經濟相關領域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發展文化和旅遊融合重點業態,打造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載體,推動文化產業與其他相關領域融合。其中,在旅遊演藝提質升級計劃方面,推動建立旅遊演藝項目和品牌評價體系,編制發佈旅遊演藝精品名錄和品牌排行榜,培育推廣30個左右精品旅遊演藝項目,提升旅遊演藝品牌價值,促進旅遊演藝高質量發展。在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方, 建設30個左右國家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優化產業資源要素配置,促進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以及文化產業、旅遊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在世界級旅遊景區和度假區建設方面,以具有一流水平的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遺產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爲基礎,打造一批世界級旅遊景區,建立世界級旅遊度假區建設儲備名錄,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創建工作。在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建設方面,發掘城市文化資源,突出城市文化特色,開展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建設工作,推出一批兼顧旅遊者和本地居民需求的國家級旅遊休閒城市和街區。

《規劃》指出,激發文化市場主體發展活力。突出企業在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分類指導,促進協同創新,優化文化企業發展環境,推動市場主體規模持續擴大、整體實力進一步增強、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發展壯大各類文化市場主體,構建完善文化企業服務體系,規範發展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其中,在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提升計劃方面,修訂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管理辦法,支持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提升供給能力、健全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發揮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達到50家左右,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達到500個左右。

《規劃》顯示,培育文化產業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立足國內大循環,發揮比較優勢,協同推進國內文化產業發展和國際合作,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文化資源要素,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以講好中國故事爲着力點,堅持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協同推進、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質量引進來並重,構築互利共贏的文化產業合作體系,培育新形勢下文化產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構建文化產業國際合作新格局,增強對外文化貿易綜合競爭力,創新文化產業國際合作支撐體系

《規劃》提出,深化文化與金融合作。推動文化與金融合作不斷深化,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源相結合,健全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產業投融資體系,切實提高文化企業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可得性和便利性。完善支持政策體系,推動服務機制創新,引導擴大有效投資。在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庫建設支持實施1000個以上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達到10個左右,文化和旅遊金融服務中心達到20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