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榮羣衆文藝、區域均衡發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這麼規劃

人民網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劉佳)近日,文化旅遊部發布《“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深刻認識和把握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在“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爲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提升治理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努力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提升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奠定基礎。

《規劃》明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將力爭達到的目標,公共文化服務佈局更加均衡。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鄉協同發展機制逐步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進一步縮小。公共文化服務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公共文化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同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明顯改善。公共文化服務知曉度、參與度、滿意度不斷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更加多元。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更加成熟,來自基層羣衆的文化創造更加活躍,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格局更加健全。公共文化數字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取得新突破。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更加豐富,國家公共文化雲等平臺互聯互通體系更加完善,智慧圖書館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公共文化數字服務更加便捷、應用場景更加豐富。

展望2035年,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之際,建成與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相適應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民基本文化權益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城鄉間、區域間公共文化發展差距明顯縮小,人人蔘與、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局面基本形成,人民羣衆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得到更好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規劃》要求,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深入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服務體系規劃建設,發揮標準引領作用,進一步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和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文化機構建設、管理、服務和評價標準規範,健全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協同發展機制,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提升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統籌協調、組織指導、服務援助能力,依託具備條件的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和社會性文化機構等,設立分館或基層服務點。以文化繁榮助力鄉村振興,緊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培育鄉村網紅,開展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示範區建設試點,規劃打造一批兼具教育性藝術性、體驗性的鄉村旅遊線路,推進鄉村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創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間,推動將社區文化設施建設納入城市更新計劃,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結合老舊小區、老舊廠區、城中村等改造,創新打造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人文品質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

《規劃》指出,建設以人爲中心的圖書館。推進公共圖書館功能轉型升級,探索創新基層圖書館運營模式,結合總分館制建設,試點推進建設一批管理先進、特色鮮明、與社區融合共生的主題性閱讀場所。廣泛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將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爲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任務,不斷豐富以閱讀爲核心的綜合性文化服務,建設書香社會。加強古籍整理保護和傳承利用,結合實施中華文化資源普查工程,深入開展古籍普查,全面掌握海內外古籍存藏情況。加強古籍分級分類保護,完善國家、省級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選制度。

《規劃》要求,繁榮羣衆文藝。廣泛開展羣衆文藝創作和活動,引導羣衆文化活動與時俱進,推動內容和形式深度創新。開展百姓大舞臺、市民文化節、民歌大會、大衆合唱節、廣場舞示範展示等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成一批有影響力的城鄉羣衆文化品牌。實施全民藝術普及工程,紮根時代生活,遵循美育特點,深入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工作。將全民藝術普及作爲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品牌,推動各地設立全民藝術普及周、舉辦全民藝術節,增強社會影響力。培育一批紮根基層的羣衆文藝團隊和文藝骨幹,挖掘選拔一批有熱情、有才華的優秀文藝人才,通過加強藝術培訓,建立作品研討提升機制,搭建演出展示平臺等措施,造就一大批本土化的羣衆文化創作和活動“帶頭人”,引導、帶動城鄉羣衆在文化生活中當主角、唱大戲。

《規劃》指出,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實效性。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全面落實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美術館免費開放政策,進一步完善免費開放信息公開、監督評價、績效管理等機制,確保“三館一站”高質量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精準對接人民羣衆文化需求,完善“訂單式”“菜單式”“預約式”服務機制,加快實現文化資源網上配送、場地網上預訂、活動網上預約等功能。積極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融合發展,結合實際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機構發揮各自優勢,通過聯合開展文化活動、展覽品牌建設等措施,形成發展合力。

《規劃》要求,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深入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舉辦全國或區域性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採購大會,搭建購買公共文化服務供需對接平臺。創新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方式,穩妥推進縣以下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管理運營,對存在人員缺乏等困難的公共文化設施,鼓勵通過服務外包、項目授權、財政補貼等方式,引入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社會組織進行運行或連鎖運行。提升文化志願服務水平,構建參與廣泛、形式多樣、機制健全、靈活高效的文化志願服務體系,完善文化志願者註冊招募、服務記錄、管理評價和激勵保障機制,加強文化志願服務統計,提高志願服務管理規範化水平。

《規劃》指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加強數字文化內容資源和管理服務大數據資源建設,以全民閱讀和全民藝術普及爲建設方向,不斷豐富數字資源總量,創新數字資源樣態,提升數字資源建設質量,打造全民閱讀和全民藝術普及資源庫羣。加快公共文化網絡平臺建設,推動實施智慧圖書館統一平臺建設,提升國家公共文化雲平臺,鼓勵各地按照統一標準和規範,因地制宜建設本地文化雲平臺,加強文化雲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構建統籌協調發展的公共文化雲平臺體系。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應用場景,依託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雲端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包括智慧服務、智慧分析、智慧評估和輔助決策等功能在內的智慧化運營,優化數據反饋模式。

《規劃》要求,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區域均衡發展。積極發揮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引領作用,推動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國家發展戰略。多措並舉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在形成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和東部地區加快現代化過程中,確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同步推進。注重調動激發基層內生動力,進一步完善示範和試點機制,調動和激勵基層的首創精神,引導形成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新格局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