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秦春華:創造教育未來第一步,就是要打破現狀

2020年12月1日,第十二屆本站教育金翼獎頒獎盛典在本站北京研發中心盛大舉行。十二年耕耘,金翼獎已經成爲中國教育界影響力最大、最權威、最具代表性的年度評選之一。今年,本站教育以“守正破局·創贏未來”爲主題,再度搭建“金翼獎”這一廣闊合作平臺,旨在凝聚教育各界力量共謀教育新未來。

活動現場,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春華先生髮表了主題爲《關於未來教育的思考》的精彩演講。以下爲演講全文:

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院長秦春華《關於未來教育的思考》(來源:本站教育)

各位下午好!

非常高興有機會在本站教育和大家見面,分享我對教育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最近一兩年,“未來教育”是一個時髦的詞,許多人都在討論未來的教育,未來的學校和未來的學習是什麼樣的。很多地方還熱熱鬧鬧地成立了各種各樣的未來教育機構。大家都在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勾勒、描繪、暢想未來的教育形態。這是對的。教育的確是面向未來,甚至是引領未來的偉大事業。如果不放眼未來,我們怎麼可能教育好今天的孩子呢?

但一想到要教育好今天的孩子,我的心情就有點複雜,有點沉重,有點失望,還有點沮喪。我甚至覺得,面對今天孩子的教育現狀,我們這些大人在這裡討論未來的教育有那麼一點兒滑稽。如果有一個孩子在這裡,他一定會問我們,你們現在已經做得很好了嗎?你們已經給孩子們提供了滿足他們需求的好的教育了嗎?你們是在爲未來的社會教育現在的孩子嗎?

這些問題我回答不了。請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基礎教育、高等教育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專任教師1732萬人;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毛入園率83.4%;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8%;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9.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50.6%,教育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其中,義務教育水平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這的確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沒有實現的偉大成就。但這是國家教育的成就,學校教育的成就,卻還不是社會教育的成就,以及,孩子眼中的教育成就。

我們要捫心自問:和40年前相比,我們的教育理念進步了嗎?我們的教育形態變化了嗎?我們的教學方式改進了嗎?我們的評價方式變化了嗎?

40年前,我玩的時間很多很多;40年後,我們的孩子玩的時間很少很少。

40年前,我每天能睡十個小時;40年後,很多地方的孩子每天只能睡五個小時。

40年前,那些17世紀的知識,我學一遍就可以了;40年後,還是同樣的知識,孩子們至少要學兩遍。校外輔導機構先學一遍,學校裡再學一遍。以前,一個班裡只有少數孩子學過了;現在,是大多數孩子都學過了。你讓老師該怎麼教?你讓學生還怎麼學?我覺得,我們對這個問題的危險性的認識還不夠。它對老師的教學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對學校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對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40年前,我的老師罰我抄十遍課文;40年後,老師依然在罰孩子抄十遍課文。有一天,我問我女兒她正在聽的一首古典樂曲的名字是什麼?她說,都告訴你多少遍了,你怎麼還記不住!今天罰你抄10遍樂譜!當時她才6歲。當她對我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才知道,我罰她抄十遍單詞這件事辦得有多麼殘忍和愚蠢!

40年前,我因爲考試沒考好而捱打;40年後,有多少爸爸媽媽還在因爲考試成績而打自己的孩子!

40年前,我們批判“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危害;40年後,我們不但“全面追求升學率”,而且還要追求北大清華升學率。

40年前,我們說“分,分,學生的命根”;40年後,我們錄取學生的依據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對分數崇拜到如此瘋狂的程度

我們每天都在逼迫孩子考更高的分數。的確,考試分數讓我們自我安慰地認爲實現了公平。可分數沒有教給我們對公共問題爭論的智慧,沒有衡量我們面對挫折困難的勇氣,也沒有衡量我們對他人和公衆的責任,更沒有衡量我們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它衡量了一切,但沒有衡量那些使我們的生活更有意義的東西;它可能讓我們一時半會兒記住了關於中國人的一切,但並沒有告訴我們,爲什麼我們會以做一箇中國人而驕傲!

昨天我去剪頭髮的時候,美髮師和我聊天。她說,我現在都快愁死了。教育一個孩子簡直太難了。我問她,你孩子多大了?她說,還沒生呢。剛懷上

我們什麼時候開始對孩子的教育焦慮到如此程度?

在成千上萬的“海淀媽媽”爲孩子的升學而殫精竭慮的時候,我們考慮了孩子的健康,他們的教育質量,或者他們遊戲的快樂了嗎?

今天,我們的物質條件變得更好了。我們可以自如地在線上進行教學。我們使用智能手機和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但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沒有發生變化。實際上,我們對到底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的認識反而退步了。因爲,至少我們小時候,在那個艱難的時代,父母教會了我們正直善良,這些價值觀影響了我們一生的行爲;但今天的孩子,在單一僵化的考試重壓下,似乎變得越來越沒有靈魂。他們缺乏目標,不理解生命的意義,生活日益內卷化,心中的世界在一點點崩塌。

其實,這些問題40年前就存在,但那時我們把希望寄託在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上;2000年又過去20年了,今天我們依然在談論這些問題。我希望,40年後我們可以不再討論這些問題。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清楚地意識到中國的教育生病了。生病就要治病,病治好了纔可能有未來。面對中國當下越來越嚴重的升學焦慮症,我們需要有重新定義教育的勇氣、遠見和膽識。這個“我們”,既包括教育的管理者,也包括教師,還包括家長。我們要捫心自問:你到底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你到底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作爲家長,你敢不敢還給孩子一個多彩快樂的童年?當班裡大多數孩子在上奧數的時候,你敢不敢給他一張打球的時間表?作爲老師,當別人都在大規模刷題的時候,你敢不敢在課堂上多一點教育,多一點啓發?作爲一個校長,你敢不敢用獨立自由的辦學思想去對抗外部的質疑、批判和攻擊?作爲一個教育管理者,你敢不敢“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尊重教育規律和辦教育的專業人士,寬容、包容、傾聽他們的聲音?

一個高競爭、高淘汰的“線性絞肉機”是令人絕望的,只有多樣化才能帶來希望。如果我們的社會把考上北大清華作爲基礎教育的唯一評判指標,那麼,每年一千萬考生中只有七千人是暫時高興的,剩下的9993000人都變成了“陪跑者”和失敗者。實際上,最終這七千人也可能會發瘋。因爲他總有一天會發現,他十幾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和他得到的東西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就好像你奔月是爲了嫦娥,可當你真的登上月球之後,發現上面只有環形山,這時候你怎麼辦?一個使大多數人產生失敗感的制度令人窒息的。我們應該創造一個使大多數人都感到幸福的新制度,這正是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佈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目標。我們應當從現在就開始努力,紮紮實實落實好這個文件,徹底打破“五唯”頑瘴痼疾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觀者,也並非沒有力量。我們終將生活在由我們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爲主體建立起來的社會中。我們希望那時候的社會是什麼樣的,我們今天就應該提供給他們什麼樣的教育。我們希望那時候的社會是良善的而不是邪惡的,我們現在就要教給他們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希望那時候的社會是和諧的而不是分裂的,我們現在就要讓他們成爲合作者而不是競爭者;我們希望那時候的社會是繁榮的而不是蕭條的,我們現在就要帶給他們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創造未來,第一步就是要打破現狀。打破你的侷限,突破你的觀念,戰勝你的怯懦。多幹點當下,少談些未來。不抱怨,不空想,集中所有的力量,一寸一寸,挖山不止。救一人算一人,改變一個課堂算一個課堂,改善一個學校算一個學校,提升一個地區算一個地區。每一個都算數。也許用不着等到未來,你發現面前的山已不在。畢竟,我們需要的並不是未來的教育,而是好的教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