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未來人才 靜宜創新課程展現教學成果

靜宜大學等8校11團隊聯合成果發表,加速創新教學培育具利他精神的未來人才!(靜宜大學提供)

聯合成果展中,呈現中區8所大學校院、11個計劃團隊,永續城鄉、優質教育、健康生活品質等議題,創新課程及教學成果。(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大學透過「藝術經典與美學素養」課程,帶領學生以在地特色景點做爲創作基地,並結合SDGs議題提出行動提案,推廣城市、行銷大肚。(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食營系積極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開設「風土食材探索」課程,讓民衆吃的健康,並協助解決產量過剩提升農產品利用率。(靜宜大學提供)

靜宜師生在聯合成果展中,藉由「鳳梨加工坊」帶領民衆學習與體驗鳳梨果乾製程,期望能調節及延續農物產的價值,爲產銷失衡盡份心力。(靜宜大學提供)

面對世界快速變化,高等教育也需變革!教育部推動「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劃」,鼓勵各大學以「利他精神」爲核心,藉由跨領域創新教學及社羣團隊,培育具利他精神的未來人才,並於靜宜大學舉辦「未來,請回答!議題導向教學新趨勢」聯合成果展;呈現中區8所大學校院、11個計劃團隊的創新課程及教學成果。

教育部「議題導向跨領域敘事力培育計劃」總計劃主持人陳明柔說,此次成果展的亮點是展現授課教師在課程、教學及知識端的變革與創新,針對「永續城鄉、優質教育、健康生活品質」等議題,未來人才需具備跨領域競爭力,也要掌握時代重要議題,開創更多潛力與可能!

「解決在地問題,成爲教學新課題!」食營系主任鍾雲琴指出,該系積極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開設「風土食材探索」課程,讓民衆吃的健康也協助解決產量過剩,提升農產品利用率。課程中融入地理、人文、農業及生態等多面向議題;學生能反思生態變遷對農產作物等在地食材的影響。

鍾雲琴表示,師生在聯合成果展中,藉由「鳳梨加工坊」帶領民衆學習與體驗鳳梨果乾製程,期望能調節及延續農物產的價值;一年四季都能品嚐鳳梨美好口感,也爲產銷失衡盡一份心力!

靜宜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教師徐雁,透過「藝術經典與美學素養」課程,帶領學生以磺溪書院與麗水漁港等,在地特色景點做爲創作基地;藉由繪畫、文字與影像,呈現在地踏查的五感體驗,對永續城鄉展望與反思,亦結合SDGs議題提出行動提案,推廣城市、行銷大肚。

徐雁也在成果展中,藉由工作坊帶領民衆進入「靈魂畫像與內在的我相遇」的世界,從草圖到塗上顏料爲畫作染上屬於自己情感的色彩;並分享「禪繞畫(Zentangle)」技巧,從不同領域與角度培養學生對藝術的認識與省思,喚醒美學自覺意識、建立美學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