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軟件定義汽車催生新的汽車研發模式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1月28日報道

軟件定義汽車會催生新型的汽車研發模式。”

廣汽研究院院長張進在11月27日舉行的中國汽車供應鏈峰會上如是說。

他說,傳統的汽車研發模式是縱向的瀑布模式,都是以硬件中心的模式,包括部門、機構、組織的設置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未來,會轉變這種模式,是以用戶體驗優質服務爲中心的開發模式,是橫向的跨界模式。這樣,企業的組織架構、人員、佈局都會發生變化

中國汽車四化浪潮加速到來,傳統車企只有擁抱創新、擁抱變化,才能引領未來,在智能汽車重構中有一立足之地。廣汽研究院副院長張進所做的《整零攜手,完善四鏈,加速汽車研發模式轉型升級》就是這一趨勢下的新思考。

以下是張進演講實錄,文中小標題爲編者所加。

各位行業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來自廣汽研究院。廣汽研究院負責廣汽集團整個自主品牌的研發。今天演講的話題是加速汽車研發模式的轉型升級。

作爲OEM,跟大家分享兩個方面。第一,在轉變的時代,OEM在想什麼在做什麼。第二,研發一款車需要兩到三年,汽車開發方案在兩三年前就定下來,這個過程中更看的是未來,而不是當今。

第一,外部環境惡化增加了中國汽車供應鏈不確定性。尤其是今年的變化,給了我們很多的思考。大家知道今年疫情影響,包括政治環境變化、經濟環境變化,我們依然處於一個非常緊張的時期。比如說,斷供有時候不是政治,是疫情,會給產品供應鏈帶來不確定因素。

上個月,一個在國外的Tier2發生了火災,一下引起整個產業鏈,包括生產製造領域的緊張,一個小小的芯片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這個斷供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對整個產業鏈都是有影響的。

第二,汽車產業鏈的價值鏈變革,新興業務的潛力非常巨大。現在所有的汽車都是靠製造、銷售獲取利潤。服務方面,所有的傳統OEM在這一塊做得都不是很好。

在服務方面,是可以獲取利潤的。但我們在服務方面是沒有投入更多精力來經營。未來汽車價值鏈分佈,會從研發到服務,服務包括軟件的服務。

以後的服務不是簡單的服務,而且按照售後的生命週期管理,這是新的利潤增長點,可以參考特斯拉給我們帶來的啓示,近期特斯拉的市值遠遠超過了豐田。

第三,智能時代汽車的功能與價值在逐步發生變化。汽車從傳統的汽車到當前汽車,我定義爲機械電子汽車,未來正在向智能網聯汽車轉變。這正是當今世界研發開展或者正在進行的,引出了很多OEM成立了所謂的軟件中心或者是軟件公司,都是爲轉型服務的。

智能汽車就像智能手機一樣,蘋果手機和老的諾基亞手機,或者傳統的模擬手機比較,傳統的手機就是打電話發短信,智能手機不僅打電話、發短信,還可看視頻、上網、社交一系列的功能。

傳統的汽車只是行駛功能,從A到B點駕駛的功能。未來智能網聯汽車,這些功能已經變成基礎的功能,更多的是賦予它一些新的功能,它不只是一個車,二是真正的移動終端,人、物、信息是一個交互點。有了這些交互點,就會爲我們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多樣化服務和優質的體驗。這是未來汽車功能的變化、價值的變化。

第四,軟件定義汽車成爲未來競爭焦點。這幾天到處都在說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會助推智能汽車的發展,大家講到要智能化,軟件定義汽車是什麼概念?

作爲一個車,是最重要的終端,是智能的終端。這個智能終端要爲我們的用戶,爲我們的消費者服務,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優質的體驗。這是本質

通過硬件是無法實現的這個目的。所以出現軟件定義汽車這個概念。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必須要有電子架構來支撐,電子架構是一切技術的基礎,沒有電子架構全是空的。

第五,軟件定義汽車會催生新型的汽車研發模式。這個研發模式跟傳統的汽車研發模式不同。傳統模式都是以硬件爲中心的模式,包括部門、機構、組織的設置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未來,會轉變這種模式,是以用戶的體驗和優質的服務爲中心的開發模式,公司的組織架構、人員佈局都會發生變化。

OEM發生變化了,我們的合作伙伴需要不需要變化呢?怎麼變化呢?我們要共同去思考、去磨合、去打造一種新型的未來的開發模式。

2、朋友圈在加大,技術複雜度在加大

11月20日,我們在廣州車展上正式發佈廣汽集團“十四五”發展的“1615”戰略,提出1個目標、6個板塊、1個重點、5大提升,打造創新引領、持續創造價值的科技廣汽。

我們也發佈了自主品牌的“雙子星”計劃,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獨特品牌魅力和品牌體驗。最重要的佈局就是廣汽新能源獨立運行,按照廣汽埃安這個品牌來做運行。上週五在發佈時,上午廣汽的股票漲停。

我們依託廣汽集團整體發展指標制定研發戰略和策劃,我們的研發爲集團的發展戰略要做支撐的。從產品端來說,打造高顏值、高體驗、高科技的產品,產品平臺化、架構化,打造場景化體驗,利用高科技來支撐產品力。

高顏值是吸引人的。

核心的是平臺化和架構化。汽車上那麼多零部件,平臺怎麼做,架構怎麼做,這裡要提醒一下合作伙伴們,如果你所做的零部件,OEM把它列爲是平臺化的件或者架構的件,那就要想辦法好好做了。

因爲這個量不是按一個車型,是按年來算的,一個平臺化的架構一般不會變來變去的。

場景化體驗,是爲用戶服務的。本質是服務的,用戶到底喜歡什麼,應用場景是什麼,是不是滿足他的要求。

我們的模塊化、架構化的技術曾經獲得2015年中國汽車工業一等獎,我們這次在這上面進行升級,進入平臺化架構2.0時代。

這次在廣州車展發佈的新車型EMPOW55就是基於我們第二臺平臺化的架構首款車。這款車型馬上就要上市了。我們要打造電動車平臺化的架構,已經升級到2.0,以往都是1.0,整車的架構升級是我們正在做的。

關於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車廠都在張羅這個事情,但是做這個事情需要的人才也複雜,更多是傳統的車廠所不具備的人才,資金投入也很大,週期也很長,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瓶頸,我們的電子電氣是要支持未來的自動駕駛等。

動力總成方面,一個是傳統的動力總成要升級,一個是要圍繞油耗和排放需求,這個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嚴,我們要全面實現動力總成的電氣化,傳統的發動機是走這個戰略。我們是三個平臺、三個架構一起在推進。

場景化是爲客戶做服務的,我們從交互的體驗、精緻的工藝、創新的探索三方面來開展相關工作。這是新話題。這在原來機械電子汽車時代考慮不是很多,未來交互特別是智能化或者網聯化之後,帶來很多的人機的交互,這是做傳統汽車的人不擅長的。

電動化就是三電技術,我們的目標是在這一塊要做到全國領先,達到前三。突破方向,第一是安全性,第二是充電效率,第三是能耗低,第四個是加速快。我們重點是通過電池電驅域控制器、熱管理、充電等技術實現。

智能化以電子電氣架構爲基礎,智能駕駛和場景化交互是人機共享,最重要還有一個支持平臺,就是大數據和雲平臺的支持。

雲平臺原來主機廠是沒有的,都是利用別人的。在產品端,大量的數據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價值,尤其是電動車在國內大量應用後,中國要推廣電動化,很多數據要上傳到國家平臺,還有數據會傳到我們自己的平臺。

數據是個礦,要把它提煉出來纔有價值,要用數據體現價值,不能把這個礦放在這個地方。

從數據的角度來說,一是可以爲主機廠做更好的服務,做更好的產品改善,二是可以爲用戶服務,推送、更新、優化等。第三,可以做一些商業的變現,比如說保險和其他的一級供應商,比如說電池、電機等等,也需要很多數據做挖掘。數據的挖掘是主機廠或者OEM要認真去思考和做的。

除了產品端外,我們在研發端、研發流程管理上面也要數字化,實現最佳的用戶體驗。

總體來說,“十四五”研發戰略就是持續推進開放合作,整零協同,共同實現戰略目標。我們的朋友圈在加大,我們的技術複雜度在加大。未來跟合作伙伴怎麼合作,一定要互惠互利。

3、給行業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第一,構建合縱連橫的研發鏈。

產業鏈越來越長,包括未來產品設計的管理,不像傳統車,我們是全生命週期管理。車從生下來一直到報廢,都有服務的要求和機會,也有商業價值的機會,靠我們去挖掘。

構建新型的整零關係,實現基礎層的技術研發合縱連橫,強化整合創新,期望整車企業與整車企業間的協同開發。未來的汽車開發是非常複雜的,投入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車上至少分爲兩個操作系統,安全類與非安全類的,自動駕駛和非自動駕駛的,每個操作系統都有一家公司養一個操作系統,這個壓力是非常大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要實現整車廠和零部件廠的合作,整車廠和整車廠之間打造一個共享公營的平臺。

第二,建立互利共贏的生態鏈。

未來在軟件服務方面,可以做更多的商業模式,不是簡單的做一個零部件,未來不是按照今年這個廠供了100萬臺或者100萬個零部件的利潤,而是看市場的保有量。

如果整車企業今年生產50萬輛,明年再生產50萬輛,就是100萬輛,你未來做的是100萬輛用戶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變化給我們帶來新的引領方式。我們和合作夥伴的關係就打破了傳統鏈條式的Tier1、Tier2到OEM的關係。

第三,拓展多元化的業務鏈。

汽車從研發到生產到銷售,這幾個階段裡面有很多業務可以做,主機廠要往這方面做,合作伙伴在不同的領域裡面,都會有各自的強項,都會融入到汽車的主流當中。

第四,要打造安全可控的供應鏈。

這是我們主機廠最擔心的事情。如果供應鏈不安全不可靠,對我們來說影響很大。剛纔舉了一個例子,國外一個Tier2出現火災,對整個供應鏈都有影響。這是供應鏈的安全,包括產品的供應鏈、汽車供應鏈和工具的供應鏈,都會影響到產業鏈的發展。我借中國供應鏈的峰會的機會,給大家說一下我們的思考。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