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徒制:賦傳統以新生

【世界教育之窗】

關於學徒制,想必大家都不太陌生。我們現在習慣於把工匠精神掛在嘴邊,而傳統上可被稱爲“工匠”的職業,大多都是通過學徒制的方式進行人才培養的。西方不少國家都擁有久遠的學徒制傳統,但是現代社會所推崇的高等教育體系顯然與學徒制相去甚遠。似乎“學徒”與“高等”這兩個詞本身就難以兼容,而職業教育與高等教育之間也天然地就有鴻溝。不過如今,高等學徒制卻成了不少國家的熱詞,如何理解傳統學徒制向以高等學徒制爲代表的現代學徒制轉向?近年來,國外高等學徒制都有哪些新的發展動向?有哪些值得借鑑的成功經驗?高等學徒制又將去往何處?這些問題值得持續關注與深入思考。

學徒制的前世今生

自從人類社會開始出現社會勞動分工以及不同職業分類,“子承父業、師徒傳承”式的學徒也隨即產生。當然,由於當時社會生產相對低下、教育程度不發達,學徒多是跟隨師傅進行一對一、口傳心授式的“拜師學藝”,具有較爲濃厚和獨佔性的私人性質,難以實現技藝在更大範圍的普及推廣與生產應用,故而這僅能被視爲一種原始、鬆散的“前學徒制”教育形態。

直到13世紀前後,隨着手工業行會的誕生,“學徒制”因其以行會控制下的制度化形態被固定下來,故又被稱爲“行會學徒制”,這也是關於學徒制最早的正式文字記載。彼時,在西方社會,(行會)學徒制指從事某種行業的人必須加入該行會充當學徒,學徒期滿後方可從事該職業,是職業教育和培訓的主要形式,即俗稱的傳統學徒制。

隨着產業革命的到來,工廠制的生產方式宣告了西方傳統學徒制時代的終結。而現代企業生產需要更多熟練、多面且靈活的技術工人,但“技能短缺”日益成爲影響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關鍵要素。於是乎,學徒制以現代學徒制的新形態重生並興盛於西方發達國家教育舞臺。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西方各國紛紛圍繞“走出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困境”改革學徒制,相關立法、政策項目層出不窮,以滿足振興先進製造業的戰略需要。如法國分別在1987年、1993年和1996年進行相關學徒制改革立法,英國於1993年推行現代學徒制,澳大利亞自1996年推行新學徒制,美國和加拿大從20世紀90年代不斷進行學徒制改革。

而“高等學徒制”是近段時期各國隨着自身經濟、社會、教育、文化體系不斷髮展,而實施的一種更高層次應用型教育模式,也是現代學徒制的一個重要指向和發展趨勢。高等學徒制從中世紀行會學徒制的歷史中演變,從現代學徒制中發展而來,並具有與各國經濟、社會、教育、文化體系需求相適應的時代特性。

高等學徒制的國外風向

當前,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和業態爲特徵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加速進行,在此國際經濟社會背景下,一些國家開始邁向高等學徒制探索之路,從教育理念、學科結構、對象來源、人才培養模式、質量保證等各個方面,不斷深化拓展現代意義上的高等學徒制內涵,培養造就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高等學徒制已日漸成爲各國高度教育政策、產業政策、創新政策、就業政策改革的焦點,這既是現代教育體系化培養的直接體現,也是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自然產物。

儘管高等學徒制的概念因不同國家和不同利益相關者而表現有所不同,尚未形成統一的結論,但廣義上的內涵仍一致指向一種將企業培訓與高等教育有機結合,通過在學校接受學術教育、在企業完成實踐培訓的交替進行,從而獲得高等文憑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

2014年英國提出的“學位學徒制計劃”,鼓勵企業與大學將優質學術教育和專業技能教育相結合,共同開發和運行本科、研究生層次的學徒制項目。該計劃迅速得到企業及包括羅素集團成員在內高校的廣泛支持和參與,成爲將高等教育體系與職業教育體系成功融合對接的典範,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向更高層次發展,提升社會對學徒制教育的認可。

而以職業教育“雙元制”培養模式著稱的德國,早在40餘年前已將該模式引入高等教育體系,該模式雖未以“高等學徒制”命名,但卻具有學徒制典型特徵。如今廣泛存在於德國應用技術大學的雙元制應用型碩士項目(Das Duale Masterstudium),將大學學習和職業培訓緊密結合,在大學教授與職業培訓師共同指引下更早進入實景化職場,爲德國工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和人力支撐。

2015年12月,澳大利亞則在國家層面啓動了“工業4.0高等學徒制計劃”試點項目,結合大學和公司各自優勢,嘗試將現代高等學徒制模式提升到對應高等教育體系中更高層次,提升國家在智能製造和工程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在法國,高等教育越來越突出實踐導向和學徒制培養特點,高校與學徒培訓中心合作,最大化整合校企資源。作爲法國“全面社會模式改革計劃”的第二階段,2017年5月,由法國勞工部教育部共同提出“學徒制改革路線圖”,明確將企業置於學徒教育體系的核心地位。

而正處於學徒制改革初期的美國,則在2017年提出了“擴張學徒制”計劃,重點發展行業認可的高質量學徒制項目,以滿足關鍵行業領域的勞動力需求,爲美國青年提供獲得知識、薪酬、相關職業技能、行業認可證書(及文憑)和收入較好工作所需技能的工學結合的發展途徑。

面向社會需求的體系構建

1.瞄準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一方面,國外高等學徒制的發展勃興,均與各自經濟社會和教育體系發展需求緊密相關。高等學徒制旨在把學位學術研究與工作實踐培訓整合統一,確保學徒從高等教育中獲得知識和從培訓中習得技能,滿足現代各產業創新發展需要,滿足國家戰略工程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急需。2017年,美國政府發佈“擴張學徒制”,旨在通過推進基於行業認可的高質量學徒制計劃,滿足先進和智能製造領域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另一方面,關於經濟全球化、新技術革命和產業升級帶來的結構性失業難題,高等學徒制也有積極的姿態與迴應。譬如,從各國開展的高等學徒制課程體系中看到,諸如時間管理、職業生涯管理、領導能力等培訓內容,注重發展高級職業技能,有效實現高質量人才供給與就業市場崗位精準匹配。

2.健全完善質量管理機制

遍歷美、英、德、法、澳等國的高等學徒制可知,高等學徒制改革的實施,均離不開質量保障機制的建立。第一,嚴格規範的國家標準是保證質量的前提。澳大利亞在國家層面出臺了《澳大利亞高品質培訓框架》,規定了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辦學標準;德國通過頒佈《職業教育法》,爲企業開展學徒制培訓提供了標準化遵循。第二,明確組織管理機構及其職責,落實高等學徒制的有效運行。許多國家都建立形成了一個縱橫交叉的管理體系,每一層級具有完備、有力的運行機制,有效保障高等學徒制質量。譬如,澳大利亞政府創立了技術質量管理局(ASQA),監管國家的學徒培訓質量;英國政府專門設置了國家學徒制服務中心,提供高質量的學徒制教育信息和諮詢服務。第三,充分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國際經驗表明,行業組織的廣泛參與可使高等學徒制教育內容更好地契合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促進企業和高校緊密合作,有利於保障培養質量。美國的“擴張學徒制”計劃由勞工部牽頭,由行業協會制定行業認證的學徒制標準;法國各行業委員會深入參與學徒制的組織管理,包括註冊備案學徒制合同,跟蹤、協調學徒制開展過程中的問題等。

3.融合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

一方面,國外高等學徒制通過推動教育界與產業行業界形成合力,實現學歷學位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有機聯動、教育體系與培訓體系相互融通,在橫縱貫通的一體化框架體系下,實現廣義上“同等學力”流動與互認。如,澳大利亞對“高等學徒制”的官方定義根據該國資格框架以及職業教育和培訓框架來確定,指將結構化的在職訓練與正規學習相結合,通過學習可以獲得相當於澳大利亞資格框架的5級或6級文憑。

另一方面,國外高等學徒制改革反映了學徒制發展層級的上移,學徒可獲得學士或碩士學位,提升學徒制教育的地位和層次,有助於提高學徒制的社會認可度,爲高等教育改革和擴大規模提供契機。英、法、德等國還將學徒制培養模式引入碩士研究生教育體系,發展企業爲主導的應用型碩士教育項目,增加工作場所實踐比重,促進產教融合培養,採取與學徒工作背景、培養方式和培養過程相適應的考覈機制,打造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未來教育

從世界範圍來看,未來的學術教育和實踐訓練之間將不斷突破非此即彼的界限。美國哈佛大學榮譽校長陸登庭(N.Rudenstine),早在2002年7月舉行的“中外大學校長論壇”演講中指出,地球上最稀缺的資源是經過人文教育和創造性培訓的智力資源。當智力資源對社會的發展比其他資源所起的作用更重要時,智力資源的稀缺性就會表現得尤爲明顯。而高等學徒制的發展,必將進一步促進高等教育知識體系與職業教育培訓體系的深度融會貫通,而高等(學位)學徒制也將隨着其內涵的不斷豐富完善,逐漸成爲各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

高等學徒制帶有傳統學徒制的基因和本質屬性,目前各國高等學徒制教育多集中在工程科技領域;實際上,應用型人才的含義更加寬泛,除傳統意義上的工程技術類人才外,也包括經濟、管理、法律等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應用型人才。未來各國的高等學徒制教育在聚焦數字化、專業化程度高,且關聯全球供應鏈市場需求旺盛的領域的同時,還應探索將以應用爲核心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拓展到包括人文社會科學在內的更多專業和行業領域,從而爲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我們即將面向一個創新技術不斷迭代的時代,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掌握新的技能,終身學習將成爲未來教育的必然趨勢。高等學徒制能有效實現工作與學習並行交替,與學歷學位有機掛鉤,爲繼續學習和深造提供了新的路徑和選擇。鑑於此,未來各國的高等學徒制將會在教育理念、對象來源、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學習年限、成績評定等方面進一步增強靈活性和開放性,在終身教育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以更充分滿足個人、行業企業以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張立遷沈妍,均系天津大學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員,本文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2020年委託課題“國外高等教育學位學徒制相關研究”的學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