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頂上網課、田間找信號,在線教育填平了東西部"鴻溝"嗎?

疫情讓線上教育經歷了一次大考。在全國範圍的在線教育實驗中,西部地區孩子也通過“網課”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然而,普惠式的在線教育還未能填平鴻溝”。

“從地域來看,這次西部地區的在線教育,所有指標都落在後面。西部學生每天在線學習的時間,也顯著少於或者短於中東部地區的學生。”全國政協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上指出。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日前發佈的《東西部在線學習現狀分析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提供更多在線學習的支持與保障,這仍是西部教師最爲渴求的資源。

上網設備匱乏、網絡信號弱等,制約着西部在線教育的交付質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非網民規模爲4.96億,農村地區非網民佔比爲59.8%。

特別是西部深度貧困地區,部分農村學校問題最突出。

據公開報道,西北某地牧民爲解決孩子在線學習網絡不暢的問題,只能到處遊走上網。四川深度貧困地區學生要爬到幾千米的山頂上拿着手機上課,另一些則爬到屋頂上課,或在田間找信號。國內教育信息化短板也隨之暴露。

國家對農村特別貧困地區薄弱環境下的教育信息化投入,不僅是硬件投入,更重要的是對軟件的投入,是對教師的培訓。”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主席、國務院參事湯敏說道。

教師是其中關鍵環節。湯敏分享了一位貴州教師徐萍的故事,她所在的木杉小學是典型的鄉村村小教學點。徐萍幾年前參加鄉村青年教師的社會公益培訓計劃(“青椒計劃”),學習如何利用互聯網資源教學。這次疫情中,她通過使用清華大學與愛學堂開發的卡通式學習,使三年級學生在一個月內學完整學期數學課

但像徐萍這樣,對在線教育持積極態度的西部教師仍然不多。報告顯示,相較西部教師,東部教師對在線教學態度更積極,對其效果更加肯定。

“這跟西部地區過去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技能和現在存在的設備有關,包括西部地區在線教育資源的支持都不是很足,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心態,表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沒有東部教師那麼積極。”中國教科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王素解釋道。

困擾不同地區教師的難點也不太相同。超過六成的中部地區教師認爲,“網速慢,卡頓”是制約其進行線上教育主要因素。而對西部教師而言,“缺少終端設備”和“不熟悉在線教學形式”更令人頭疼。

另一個與王素預期相差較大的發現是,西部核心骨幹教師對在線教育的積極性較低。

“核心骨幹教師過去在學校中的教學任務比較繁重,他們之所以是核心骨幹,是因爲對傳統線下教學方式更得心應手。”王素告訴界面教育,一些骨幹教師在面臨轉戰線上時,會更難適應,相比之下,年輕教師態度更積極,適應性也更強。

不僅是教師,不同地區家長們對待在線教育的行爲也存在差異

在家長端,相比直播,西部地區學生家長選擇“錄播視頻,課後上傳作業”的比例顯著高於東、中部地區。在線學習頻次上,中西部學生也明顯高於東部地區。

儘管各地區差異明顯,但從供給端來看,這一差異並無不同。報告顯示,整體看來,使用國家平臺的學校佔比非常低,中部地區使用省平臺的比例高於東部和西部。而無論哪一地區,絕大部分學校仍使用企業平臺。

“教育供給的社會化,在這個階段會表現得更加明顯。”王素在採訪中說道。她認爲,在線教育一方面帶來個性化學習,但也爲教育增加諸多不確定性

“在此過程中,會導致教育供給由原來國家統一供給變成供教育供給的多樣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

王素認爲,一方面,國家應從機制上鼓勵教育供給社會化,另一方面制定相應的遴選機制標準,否則,教育內容的準確性科學性以及健康度等就難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