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數字技術傳統文化活起來

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自商周以來便有傳統節日文化,至今數千年依舊有大量優秀文化習俗留存。但也由於時間跨度過大,許多傳統節日習俗在現代社會習慣變遷中,漸漸出現傳承的難題

如何提煉傳統節日的現代內核,找到符合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新體驗方式,是更好地傳承傳統節日文化亟待解決的問題。

“數字技術通過全面接入跨場景、跨時間、跨區域數字化觸點,讓傳統文化因技術加持,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弘揚。”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院長殷秩鬆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數字技術的介入是我國多元化文化傳承的又一有益嘗試。在近年來社會各界的諸多探索中,將節日文化進行數字化、互動化、現代化的創新傳承,是一個已經經過驗證的可靠方向

“在5G、雲計算等新基建、新技術快速發展的階段,隨着數字化技術和更多數字IP、傳統文化合作方的加入,帶來的體驗將會越來越豐富,其模式也可能被廣泛應用,最終將會形成新時代的節日文化,成爲數千年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蕭放說,比如“榮耀中國節”項目開展至今,先後圍繞清明、端午、七夕、中秋、冬至5大節日做過探索,已經形成了線上遊戲活動+主題內容+城市線下活動+衍生品組成的新文創矩陣

對於未來如何以年輕人青睞有加、更易接受的數字化方式,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蕭放建議,以數字化IP聚集流量,與傳統文化傳承人、機構做開放合作,再持開放態度,在共創思維下以數字化技術打造文化主題活動、提供體驗場景,最後連接線下活動,融入用戶現實生活

“一方面藉助數字化合作,找到和年輕人溝通的方式,拓展原本文化出版機構的業務範疇,獲得突破性發展。另一方面推出高品質、有底蘊的文創衍生產品,推動更長線的文創商業化發展。”騰訊互娛全國區域總負責人甘霖建議。

中國傳媒集團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巖說:“如今很多行業都在探索‘互聯網+’,其實在互聯網環境下,文化出版要尋求創新和突破,要重構產業鏈,充滿想象力地延伸,我們不妨提一提‘傳統文化+’。傳統文化完全可以藉助當今最熱門娛樂方式,通過最直接的渠道,觸及更廣泛的人羣。”

本報記者 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