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助推普惠金融發展

平安普惠融資擔保公司創新“三農”普惠金融業務模式,降低農戶經營成本科技賦能助力農產品銷售微衆銀行全線上、純信用企業流動資金貸款服務普適性小微企業融資需要,貼合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廣大供應商經銷商需求……推動普惠金融發展、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數字技術提供了新路徑

當前我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情況如何?11月12日,在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銀行保險報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佈,30個具有代表意義的中國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和《中國普惠金融實踐案例集錦(2020)》也同步公佈。

《報告》認爲,當前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呈現四個特點:一是銀行保險機構是普惠金融發展的主力軍;二是數字普惠金融已經成爲當前普惠金融發展的主流;三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積極踐行普惠金融戰略;四是在發展普惠金融過程中越來越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鄉鎮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爲95.65%,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到99.2%,全國鄉鎮保險服務覆蓋率爲95.4%。這些數字顯示近些年普惠金融發展的成績非常顯著。”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面向未來,發展普惠金融仍需多方合力

“發展普惠金融要守正創新,從解決風控問題、深化激勵考覈等方面打通‘最後一公里’。”國務院參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王兆星表示,利用新技術開展金融創新有助於推進普惠金融,但同時也不能忘記發展普惠金融的初心,要讓更多人能更加便捷、經濟、實惠地獲得金融服務。

需要看到,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難點依然存在。王兆星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要深化改革,關鍵在於銀行要解決風控的技術、手段工具等問題,優化銀行內部的績效考覈激勵機制,以及發揮保險、地方政府和財政等多方合力的作用。

此外,金融消費者教育問題也不容忽視。李揚表示,我國普惠金融領域的金融消費者教育仍存在較大短板,而金融機構還缺乏動力資源廣泛開展相關教育。建議監管部門或行業組織牽頭,建立長期性系統性多元化和廣覆蓋的金融消費者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