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貧在行動:四川篇】“數說”四川精準扶貧 百步“川”楊決勝小康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天府之國,脫貧路上足音鏗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精神文明上的小康。四川多地結合自身特有的歷史文化資源,走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扶貧之路,讓文化的力量更多地釋放出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甘霖雨露”。

下足“繡花功夫 扶貧成績連續評優

黨的十八大以來,四川省把脫貧攻堅作爲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發展機遇,緊扣“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下足“繡花”功夫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工作紮實推進,取得了決定性成效。

截至2019年底,全省貧困縣總數降至7個,貧困村降至300個,貧困人口減少至2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3%。2016—2019年,在國家對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覈中,四川連續四年取得好成績。

扶貧資金持續注入 打通“最後一公里”

四川省的脫貧攻堅得到了各方支援,包括浙江、廣東兩個“兄弟省”的持續幫扶。四川省扶貧資金投入持續加大,重點資金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區傾斜,攻下最後一個“鐵碉堡”。同時,四川對資金量較大的地區開展了績效評價專項檢查,以提高資金項目績效。

2019年,19個年度扶貧專項共投入各類資金1501億元。全省161個縣入庫2019年度扶貧項目10.9萬個、資金總量951.4億元,實施項目9.1萬個;累計入庫項目27.3萬個、資金總量2716億元。

發展優勢產業 首推“五個一”幫扶模式

近年來,四川省着力發展優勢產業,推行“一村一品”,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產品品質、做長產業鏈條,實現全省11501個貧困村“五個一”全覆蓋。通過發展種養業、引導羣衆外出打工、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羣衆普遍實現了就業、有了穩定收入。

全省累計實現303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和就地產業務農脫貧,99.1萬名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對納稅低保的121萬貧困人口全部兜底保障。

加強精神扶貧 發揮典範引領作用

四川省重整鄉村陳規陋習,建設文明新風,紮實抓好感恩奮進教育,引導貧困羣衆知恩圖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不斷加強精神扶貧,探索“星級激勵”“勞動收入獎勵計劃”“歇幫機制”等模式,不斷激發貧困羣衆內生動力。

四川省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2015—2019年,評出四川省“十大扶貧愛心組織”10個,“十大扶貧好人”20人、“五一勞動獎章——脫貧攻堅類”60人、“四川脫貧榜樣”150人、脫貧攻堅獎220人,先進集體50個,營造脫貧攻堅良好氛圍。

文化建設不停歇 新科技助力脫貧攻堅

文化扶貧對於貧困地區羣衆豐富精神文明生活、提升自我脫貧能力意義重大。四川省實施文藝精品扶貧工程、“萬千百十”文學扶貧項目,積極引導和組織羣衆參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5G等新技術也在農業、教育、醫療等領域助力脫貧攻堅。

四川省共建設學校110多所、衛生院(所)2000多個,修建村文化室、活動室等3000多個,讓貧困家庭的孩子享有更多更好的教育,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來越豐富。目前,四川省已建成5G基站3.2萬個,今年將超4萬個,實現21個市(州)和所有縣(市、區)5G網絡全覆蓋。

保護民族文化 走出“非遺+扶貧”致富之路

近年來,四川省非遺保護碩果累累。目前已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139項、省級611項。通過非遺元素與旅遊路線融合,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四川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同時,注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四川省大力傳承發展彝族民間藝術手工技藝民俗活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共支持涼山州成功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8項、省級非遺名錄項目105項,建立國家級傳統工藝工作站1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11個,走出了一條“非遺+扶貧”的致富道路。

2020年,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小康的關鍵階段,巴蜀兒女有信心、有決心,一鼓作氣、頑強作戰,堅決攻克彝區“壁壘”,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圖文:陳詩文 弟辰晨 校對:婁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