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這7年

2006年,在一場面向公司實習生的演講中,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直言手機汽車是兩款設計非常糟糕的產品,尤其是汽車的儀表盤。當時,iphone還未面世,汽車也距離智能”這兩個字非常遙遠。當時的喬布斯恐怕就已經動了要造車念頭。iPod之父、Nest創始人託尼·法德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回憶道,2008年,喬布斯曾與他討論過,如果造車應該怎麼造、有什麼功能、汽車的儀表盤又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大體邏輯是:“汽車有電池電腦發動機和機械結構,iPhone上也有這些東西。”

2014年,喬布斯逝世3年,蘋果正式啓動了“泰坦計劃”。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此後的一年時間裡,蘋果大肆招攬相關人才,以至於在2015年,“泰坦”的團隊規模已經超過千人。當時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感慨:“只要發現硅谷哪位與汽車相關的高管突然離職並去向不明,那他們多半是去了蘋果。”特斯拉、福特、Mission Motors的人,蘋果一概接收,來者不拒。

團隊迅速擴充後的直接結果就是,內部發生了分歧。一方認爲,蘋果汽車硬件更重要,產品的關注點應當更多放在整車上。但另一方卻提出,未來汽車軟件更重要,應當加大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視。兩方僵持不下,蘋果只好返聘了當時已經退休的前高管鮑勃·曼斯菲爾德,由他來接管“泰坦項目”。由於鮑勃·曼斯菲爾德更傾向於“開發軟件和支持解決方案”,蘋果自此踏上了長達數年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之路。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蘋果的整體戰略方向還是選對了。如果將大量的研發精力放在整車層面,蘋果不僅可能至今還在傳統整車企業身後不停追趕,喪失了與其較量的底氣,而且還會錯失自動駕駛技術的最佳投入時機,眼睜睜看着“軟件定義汽車”新時代的到來而無力抓住。

2017年,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在談到造車項目時曾表示,未來軟件將成爲汽車上越來越重要的組件,自動駕駛也將變得更加重要,蘋果專注於自動駕駛系統,這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技術,也可能是蘋果進行的最困難的人工智能項目之一。這是他首次公開承認蘋果在研究自動駕駛系統。從那之後,雖然曾在2019年被曝出正在縮減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規模,甚至有可能徹底結束該項目的消息,但蘋果最終還是堅持到了今天,並已獲得超過100項的汽車專利技術,包含了硬件創新、人車互動與智能駕駛系統幾大類。從數量上看,蘋果的智能駕駛系統專利佔比從2016年的22%上升至這兩年的41%,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和優勢

有分析指出,從蘋果在美國發布的專利內容來看,蘋果造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首先是自動駕駛技術,從全新軟件VoxelNet的公開,到最近被美國專利商標局批准的“自主導航系統”最新專利,蘋果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考量和打磨可以說非常細緻,尤其對不同使用場景的考慮更是達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其次是電池技術。有了解蘋果電池設計的第三方人士稱,蘋果戰略的核心是一種新的電池設計,它可以“徹底”降低電池成本並提高車輛續駛里程,還通過在電池內部填充更多的活性材料,來使汽車的行駛距離更長。此外,知情人士還提出,蘋果在研究的“LFP”磷酸鋰電池化學成分,本質上不太可能過熱,因此比其他類型的鋰電池更安全;第三,大量特定使用場景下的功能。這也有望成爲蘋果汽車最核心的競爭力,包括在前擋風玻璃上使用AR技術、將安全氣囊整合到安全帶以及車頂車內的生物識別傳感器等。最令人期待的恐怕要算與蘋果現有智能設備,包括手機和手錶的互動,這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蘋果的現有用戶選擇購買蘋果汽車。

2016年,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的最大競爭對手不是谷歌,而是蘋果公司。”或許,對於任何一家汽車製造企業來說,正在着手進場的蘋果,都有可能成爲有力的競爭對手。本報記者 施芸芸 《 中國汽車報 》(2021-03-29  006-0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