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上創業營:43位創業者致2021年的一封信

(原標題:螞上創業營:43位創業者致2021年的一封信)

在告別2020之際,這裡有一份來自43位仍然在路上的創業者的,給追夢路上的同行者的新年問候。

在這特殊的一年裡,這43位創業者的經歷,可謂大相徑庭。他們的公司,有的在經受了巨大沖擊後艱難實現復甦,有的乘上了“在線市場爆發”的東風實現了大幅增長,有的仍在評估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之中蘊含的風險和機會,並努力校準自己的方向

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螞上創業營二期同學。在剛剛過去的7個月裡,他們不僅在21位明星導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了“戰略佈局”、“組織、文化和人”、“經營決策與風險控制”、“企業經營與擴張”四大課程模塊,而且與明星導師和10多位來自互聯網大廠、一線投資機構、頭部創業公司的大咖,就自己面臨的業務、組織甚至人生方面的困擾和疑問,進行了面對面的深度交流。

在畢業之時,他們交上了一份答卷。這些源於個體化實踐和認知的答案,或許還並不完美,但卻是最當下、最真實的。

1、艾勇(映天下創始人兼CEO)

學習和認知是第一競爭力,是否擁有持續學習、升級認知的能力是CEO的核心能力。

但最後的最後,真正的壁壘,除了創始人的遠見,還有創始人的格局

2、畢勝(bikego創始人兼CEO)

從2019年開始,我們就能感受到,市場和互聯網行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互聯網紅利、人口紅利期已過,未來需要精細化的運營

在其它聰明人云集的行業,我們不一定有優勢,但在旅遊服務業這個傳統的髒活累活的行業,我們也許有機會創造出優勢。

3、程亮(e籤寶聯合創始人兼COO)

我給人最大的印象,應該是十八年只做一件事“電子簽名”,所以,專注應該是我的標籤。

當我們面對一個業務,做一個產品設計時,最需要的是判斷這個業務、這個產品的終極(中級)形態,並基於這個判斷,來設計我們的路徑、方法、策略,來配置我們的資金、人力等資源

4、丁傑(OwhatCEO)

“去管理化”一直是我在思考的一家服務最年輕用戶的年輕公司的管理方式。怎麼成爲一家真實、簡單的公司,用愛發電發光爲底層驅動,以用戶價值爲決策最高標準的公司?

他們思考,他們需求,他們建設屬於自己的公司和平臺。

5、董凡(海格管家CEO)

對我來說,創業就是“與世界、與自己對話的人生大冒險”。

科斯定律說,有價值的資源,最終會流動到最有能力使用好的一方。查理·芒格說,想要得到某樣好東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三毛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創業如此、市場如此、融資如此,一個更好更強的自己,纔是所有願望的解答。

6、馮秋杭(首展科技創始人兼CEO)

創業就像上了牌桌,不下牌桌都是浮盈,也可能是浮輸,所以,享受過程最重要。

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生過得庸庸碌碌,也可以把自己的一生過得轟轟烈烈,選擇沒有對錯,做好自己的選擇就可以,而我的選擇就是:無限創業人生,縱情向前。

7、馮晶晶(數字江西CEO)

CEO需要很好的體力心力腦力的支撐,CEO的格局、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的命運。

作爲一家初創型混合所有制企業,數字江西承載了股東方的衆多期待。企業要生存,初心和誘惑一直都在,如何守住初心又能活的瀟灑,需要處理好營收指標、生態協同、各類誘惑、人員結構等多種矛盾。

8、龔超慧(賓通智能CEO)

一家偉大企業的誕生,需要具備天時地利與人和。企業家只有洞悉局勢、順勢而爲,纔有可能塑造一家偉大的企業。

CEO需要具備以終爲始、洞見未來的能力,以及,始終如一堅定不移推動願景的願力。這種洞見未來的能力,不光要自己看見,更要將未來以及成功的路徑清晰的勾勒出來讓其他人都能看到。

9、顧曼(漂流傘創始人兼CEO)

創業是一個充分進化的過程。追求進化,就像是在遊戲中不斷打怪升級的快感一樣,讓人上癮。

創業公司的一號位要成爲九頭蛇,外界環境越波動、越隨機、越混亂,越要學會不但不會受到傷害,反而能利用這種波動的環境茁壯成長。像生命,而不是像機器那樣去生存。

10、胡光鐵(愛租機CEO)

2020年,消費分級、長尾需求的現象愈發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具備標準化服務的能力才能迅速擴張,而效率和成本領先亦是王道。

未來要想成爲行業領導者,要先定義賽道,建設行業基礎設施,找到創新機會。

11、胡靜波(喜團董事長)

創業是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

每個企業的生命都躲不過幾個階段,作爲CEO,要爲企業找到一個與其生命週期特點相適應的、相對較優的模式來保持企業的發展能力。

12、黃正威(恆生芸泰CEO)

在戰略層面,我們的問題不是沒有事情可做,而是選擇太多,誘惑太多,經常覺得這個也有前途,那個也應該放到平臺上來,這個我們也有優勢,那個也在我們的射程範圍之內。

我對戰略的理解,感觸最深的是“戰略就是取捨”。

13、金亦冶(Ping++CEO)

CEO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斷琢磨什麼是正確的事。所以,一家公司,第一個產品是CEO,第二個產品是團隊,第三個產品纔是公司對外輸出的產品本身。

CEO是一款不斷認知迭代的產品。當一個 CEO 可以以超高認知來操控比賽,拿捏全局的時候,是很容易從繁重的競爭格局中跳出來的,避開消耗戰,直接進入決勝戰,甚至不戰而勝。

14、居一(魔力貓盒創始人兼CEO)

持續面對新的挑戰,是痛苦的根源嗎?真正的痛苦,是自己的理性系統不夠成熟、健全。

真正好的創業者,他們富有魅力,能夠說服大家參與到他們的造夢工程當中去;他們也充滿了行動力,結果導向,有能力爲公司做最艱難的決定;面對未知,他們不會過度自我保護,在面對痛苦的時候,將勢能轉化成動能。

15、李聘熙(三旋供應鏈CEO)

戰略是動態思考的過程,“看”比“看見”還要重要。

深度的理解行業正在發生的變化,是創業的基礎條件。這個過程要儘量客觀,要理解事物本質,要相對客觀的對外部機會進行判斷,要實事求是。

16、李哲(i雲保CEO)

創業公司CEO作爲領導者,一個重要的任務是擡頭看路,他必須知道公司要到哪裡去。

創業初期的CEO也許特別容易陷入一種“執行帶來結果”的踏實和快感之中。但一定不能這樣本末倒置。CEO要爲最終結果負責,但是不必爲了交付這個最終結果,就成爲這個結果的交付人。

17、樑聰(哆噠app CEO)

創業長跑的勝利,和企業內部組織能力的不停升級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只有在每個階段升級戰略目標和同步匹配相對應的組織,纔有可能完成階段性的使命。

我覺得,頂層設計、深度學習和對未來新銳的洞察,是一個創始人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

18、劉偉(中保科技CEO)

CEO最核心的能力就是戰略決策能力,只有這項能力纔是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能力。

定戰略要快速試錯,不斷調整,不斷對焦,要聚焦自己的核心能力。最後,定好戰略就要ALL IN。任何時候,資源永遠稀缺,尤其是時間。一旦確認這個機會點,不要有任何猶豫,把所有資源投入到破局點上。

19、馬海龍(易友通CEO)

創業10年之後,仍然熱情、樂觀、努力,仍然抱着敬畏心看世界,越發覺得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大勢、找到人才、拿下目標……諸多方面都需要提升認知。

創業是我生命的存在方式,不再只是完成一個事業,更多是自己生命生長的歷程

20、莫凡(青團社COO)

真正的創業不是一場“有限遊戲”,而是不斷跳躍和開拓的無限遊戲。如果你想做一件足夠有價值的事情,希望做得足夠好,永遠選擇無限遊戲。

需要注意的是,創始人往往容易把全公司除了你以外的人都帶入有限遊戲,這其實是有點危險的,極其容易變形。所以,如何帶領大家一起去打無限遊戲,激發大家的使命感,是一個值得持續思考的事情。

21、浦希哲(臉臉科技創始合夥人)

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競爭的加劇,流量的爭奪和廝殺,從線上落到了線下,每個場景都成了刺刀見紅的戰場。

想都是問題,做纔有答案。“未來,場景將會是互聯網的主戰場。場景思維,場景觸發,即需即現,即用即走。”這是我們對未來場景互聯網的深度解讀。

22、蘇同明 (SharesMaster創始人兼CEO)

我認爲我的核心壁壘是認知能力。這種能力被複制和超越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因爲需要各種知識的有機結合。

但是,這種能力創造出的商業模式,是可能被複制,甚至是超越的,因爲金融是一個靠品牌和規模取勝的行業,先發優勢不一定會是長久優勢。

如何通過組織力把這種認知優勢帶來的先發優勢,轉化爲持久優勢,是我2021年最重要的課題。

23、孫銘君(Uki創始人)

整個創業歷程都是充滿不確定性、充滿競爭的,需要創始人有極其強大的心力,纔可以快速幫助團隊從困境中走出來,在強烈的不確定性中找到不變的初心。

在戰略制定的過程中要掌握自己的主動。一個創業團隊,一定要選擇在自己的戰場上作戰。

24、唐科偉(孚臨科技CEO)

CEO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是趨勢判斷,終局判斷,並且以終爲始進行戰略佈局。對終局判斷越準確,就越有利於順勢而爲,順流而上,最終剩者爲王。

需要注意的是,要打勝仗,除了正確的戰略佈局,還要把控模式、路徑、節奏和資源分配,CEO要有“治大國如烹小鮮”的功底。稍有不慎,就算判斷準了終局,也不一定把握得住勝利的局面。

25、萬馬(認識醫生創始人兼CEO)

運營產品的對象是人本身,我們通過架構產品,調整運營策略,實現通過產品與人說話,與人表達。只有帶有愛的善,才能獲得正向的反饋。

慢與快,在起步時有差距,但最終,一個有生命力的好產品、好公司,必將在時間長度中最終勝出。這個社會,需要善良的人把握資金,去運用至更廣泛的社會生產活動中。

26、汪磊(能源匯創始人兼CEO)

當你有了使命感,纔會發自內心地把創業當作自己的人生一樣去經營。使命會讓人內心形成一股原動力,每天都會因爲自己和團隊晝夜不停地高速運轉,距離使命近了一點點感到激動不已。我們不是爲了賺錢而創業,而是爲了能夠創造出真正的社會價值而努力。

信奉西點軍校“沒有任何藉口”的校訓,也讚賞IBM那句廣告語:Stop Talking,Start Doing。創業成功的唯一捷徑就是熱愛自己的使命,因此我們只認使命不認命,堅持爲有需要的企業解決痛點,讓能源流通更美好!

27、王樂天(國藥健康在線創始人)

每個CEO都應該根據公司的核心能力,量身定製符合階段發展目標的戰略,並在業務發展過程中,不斷修正和調整方向。

戰略的制定,需要認清公司內部資源與能力邊界,掌握外部市場的風吹草動,乃至對競爭對手的動向都需要精準把握,所以,一個優秀的CEO一刻也不得鬆懈。戰略上的懶惰,大概率會導致公司災難性的後果。

28、王維靜(狸米教育CMO)

教育行業是一個人工重度參與的行業,在某種意義上,企業的發展邊界取決於企業的組織能力的邊界。

假如我想組織幾萬人跟我一起去實現一個目標,第一件事就是塑造一支信仰這件事情的隊伍。思想教育是一直要做的。

29、王文龍(奪冠魔方CEO)

選擇創業,控制情緒和調整心態也是一堂必修課,在過程中磨練自我,未嘗不是一種享受。

在逆境中可以面臨各種壓力,不去抱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把事情一件件做好。在順境中也要控制膨脹的心態,避免帶着炫耀的心態,高調的接人待物。對內,容易讓團隊傲嬌自滿;對外,容易對客戶敷衍了事,心態一旦浮躁起來,很難再沉下心來做事。

30、王曉東(麥歌算法創始人兼CEO)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業務,賽道的類型是不一樣的,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也不一樣。在timing正確的情況下,有的賽道是百米,有的是萬米,有的是馬拉松。

“不要慌”的目的是讓自己讓團隊慢下來,沉下來,認真的把事情想清楚再上路,節奏感要非常好,這種時候,快就是慢,反而慢就是快。不要慌,代表着我們應該用更冷靜更高效的方式去獲取市場,獲取客戶。

31、閆亮(陽光海天CEO)

創業的過程,90%都是處在困難當中,要把遇到問題、解決困難當作正常狀態,不能太脆弱,太矯情。

野心是大多數人都具備的,但雄心只有少數人才有。野心是在做得好的時候想要更好,得到了想要得到更多,而雄心是遇到困難時,對於勝利仍然充滿希望不會輕易放棄,得意時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麼不會輕易動搖。

32、楊帆(震坤行COO)

我對創業的理解是,在強烈願景的驅動下,我們能不斷精進自己到什麼地步。你如果能永遠多走一步,你就是成功的創業者。

我們的對手是自己,是如何突破自己。今年的商業模式、組織能力、思維方式有沒有比去年更好?客戶感知到的我們的服務有沒有在變好?

33、楊駿驊(幻熊科技創始人兼CEO)

互聯網的本質可能是:通過連接和協議實現在線資產配置。

好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在一個領域內找到了最值得連接的資產,並且資產兩端實現連接,同時找到高轉化率和低能耗的協議。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大小,本質是它擁有可配置的優質資產的多少。

34、曾舒煜(實習僧CEO)

創業其實是基於一個前提假設,構建一個能進化的系統。這個前提假設越堅實,未來方向就會越清晰;系統中各個協作方合作越默契,這個系統的成功概率就越高。

我對於創業的理解,源於“如何解決一個有價值的社會問題”,因爲這個問題足夠難,解決方案需要不斷試錯迭代和演進,所以一直有挑戰來激發團隊;因爲這個問題足夠重要,所以如果解決好,一定會得到社會的最大回饋。

35、張海莎(超盟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作爲CEO,最核心的武器就是要用心去對待自己的核心團隊,從內心能夠欣賞和支持他們的成長,並和團隊一起拿到成果。

因爲只有大家共同實現目標,拿到成果,才能使自己和團隊越來越有持續向前的動力,纔會有共同面對未來的信心!

36、張華(氚雲聯合創始人兼CTO)

對產業的認知能力,我認爲是最重要的武器。

企業數字化一定是行業垂直的,而不是軟件時代的功能垂直:這些企業需要的應用一定是行業垂直的,而不是軟件時代的功能垂直的。這些行業化的應用,一定需要基於一個PaaS來開發,否則成本太高。

37、張仕洋(哈嘍換電CEO)

任何創業方向的選擇,其實都是尋找正在發生的未來,並且與民生需求相符,與國家需求融合,將個人命運與時代發展緊密聯繫起來,借勢前行更能一日千里。

沒有人可以長生不老,更何況生命重要的從來都是質量不是長度,企業亦如此。完全沒有必要做一家百年企業,能夠創造價值,創造過價值,就有意義。

38、張雪帆(同餘科技COO)

大變革下有大機會,新生命總孕育於肅殺之中。

要在金融做服務,必須將自己變成一個對行業長期發展有益的企業。

39、張一卓(華邦匯醫執行董事)

CEO如果也是大股東的話,那麼在業務上,他/她就不應該有一種自己不能被替代的心態。創始人越是陷入到業務,團隊就越會往回縮。

如果非要說CEO“最核心的武器”是什麼,我認爲,第一個是方向感,第二個是感召力。方向感和感召力,是對“創始人”這個特殊身份賦予的能力和職責。

40、趙建國(汽配雲CEO)

汽配雲從建立初期直至現在,都在遵循一個文化理念,並且在不斷地踐行這個理念,它就是“農耕經營文化”。

何爲“農耕經營文化”?這其實跟種田是一樣的,我們會經歷這樣一段過程:紮根→播種→耕耘→經營。總結概括這一切都是“行動”二字,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41、鄭雲帆(惠合科技創始人兼CEO)

創業的過程是一個創造新事物的過程,新事物的成敗是不可預知的。對於未知事物,大部分人是很難相信這就是未來的,人一旦產生不信就難以全情投入。這也是大部分創業公司在文化上的先天短板。

CEO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言出必行,成爲組織的絕對正能量,以理服人,得衆人之心者纔可以調動、發揮組織的最大潛能。

42、朱超(理享家創始人兼CEO)

在用文化治理企業時,假如我們把企業比做一棟房子,這棟房子的房樑是由經營方法論、管人方法論、管事方法論以及公司制度而組成的。

那麼,企業的使命、願景與核心價值觀,就是“房頂”。房頂有多大,房子就能建多大,公司的未來就能走多遠。

43、祝泰倪奇(只二創始人兼CEO)

我認爲,一個好的CEO有3個必備條件:發現機會和發現優秀人才的能力、持續學習進步的能力、超越常人的堅持。

事的問題都是人的問題,在人的問題上再重視都不爲過。一個成功的CEO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就是圍繞“人”的能力。

2021來了,祝願包括以上43位在內的所有中國創業者,都能在心力、腦力、體力上不斷提升,更好地把握他們正在做事和他們的那羣人,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裡,更加堅定地劃出一條向上的軌跡。而螞上創業營,將和你們繼續並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