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第三年,不再陌生的《婆婆和媽媽》爲何還有新鮮感?

導語:《婆婆媽媽2》如今播出過半,越看越耐看的節目內容接連引發熱議:一是總有新鮮的內容呈現,二是創新的話題探討方式,三是不斷延伸的價值堅守。

音樂聲響起,站在C位上的楊子拉來杜淳張鐸,在孔雪兒和謝可寅的帶領下笨拙地跳着《YES Ok》。站在對面的黃聖依從一臉吃驚地說“這什麼東西”到滿臉幸福拍手鼓勵,跑上前去給楊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最新一期《婆婆和媽媽2》中,不擅長音樂、肢體也不是很協調的的楊子,爲了實現老婆黃聖依曾提到過想要看他跳女團舞的心願,笨拙地練習表演。

黃聖依覺得老公雖然不是一個在音樂上面特別有天賦的人,但願意爲自己花很多心思,認真準備表演,很是感動。首次嘗試跳女團舞的楊子再次身體力行爲黃聖依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也是他在繼數字挑戰生活挑戰後、衝浪嘗試後的又一新體驗

今年2月,《婆婆和媽媽2》(以下簡稱《婆媽2》)開播,行至第三季,節目在延續前兩季氣質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新探索,並用熟悉的味道爲觀衆帶來新鮮感:熟悉的是節目依舊在家庭成員的相處中直面內部關係;新鮮的是,關於節目的追求,它似乎在矛盾的呈現中朝着緩和與紓解現實的目標穩步前行。

常談常新,家庭形態面面觀

“做婆婆難還是做媳婦難?”

“做婆婆難”

“全天下的兒媳都特別不容易”

“有的時候是夾心餅”……

節目伊始,《婆媽2》就開門見山地點出婆媳相處過程中的複雜關係。侯佩岑直言,“我們可以和其他長輩都相處得很好,但是跟婆婆就是會有一種想親近但必須要有點距離的感覺。”千百年來,婆媳關係始終是一個普遍讓人頭疼的問題,如果說家庭關係中尤其讓兒子、讓老公感到困擾的,婆媳關係絕對排名第一。

從《我最愛的女人們》對婆媳關係的主要聚焦,到《婆婆和媽媽》融入一組嶽婿關係,《婆媽2》再次創新升級引入“阿姨與媳婦”這一視角——剛剛邁進婚姻關係的王燦與杜淳和杜淳阿姨這一家。相比相對熟悉的婆婆,杜淳阿姨因爲其陌生性反而增加了兩代人的尷尬氣氛,從哄着王燦吃早餐到幫王燦剪指甲到陪王燦聊天解悶,正如生活中的我們遇到熱情而又不太熟悉的長輩,既不知如何是好,又完全不能招架的樣子

兩代人的相處始終充滿不確定的生活變數,無論是楊子黃聖依老夫老妻式的習慣互懟,還是張鐸實力懟媽、霸氣護妻,或是黃柏俊的寡言老實、表達無力,種種複雜的家庭情緒在幾組生活畫卷中一一展開。

在每一段家庭關係中,不同時期會產生不同形態,不同情境下又會衍生出不同話題。作爲新婚夫妻代表妻子王燦的不安全感是顯而易見的,準爸爸杜淳有些地方功課做得不夠好,但高超的哄人能力很難不讓王燦開心;侯佩岑黃柏俊結婚十年,正在對當初那種“熱戀”狀態下的美好充滿懷念;張鐸媽媽始終不能做到心口如一喜歡陳鬆伶,作爲丈夫的張鐸從來沒有把自己置身事外,而是主動挑起化解婆媳之間矛盾的重擔……

節目從不同婚姻情境的細分家庭入手,探尋差異化表達,讓更豐富多元的真實家庭相處模式逐漸呈現在觀衆面前,不同家庭的相處模式也都被刻畫的逸態橫生。如果問爲什麼《婆媽2》走到第三季在婆媳關係這一話題上仍舊常談常新,這或許就是答案之一。

而在這些家庭具有差異性的細節之外,《婆媽2》也在努力挖掘其中凸顯的共性話題與尖銳矛盾。

節目中,張鐸和陳鬆伶夫妻一家無疑是《婆媽2》最具代表性的家庭,婆婆對兒子兒媳的態度更是很多生活版本的投射。陳鬆伶主張“和婆婆相處要有邊界感”,也曾抱怨婆婆隨意出入自己的房間,她認爲婆婆這樣做,是不尊重自己的隱私,甚至用貼標籤的方式與婆婆劃分歸屬領域。婆婆因爲種種原因始終無法正視自己與陳鬆伶的關係,陳鬆伶很希望愛屋及烏,與婆婆親近一些,但婆婆心中那扇門卻似乎沒有打開……

如何與長輩相處,始終是每個人需要學習和成長的地方,《婆媽2》所呈現的,正是一個個關於直面矛盾與衝突的範例,不規避每一次劍拔弩張的矛盾,任由嘉賓做自己,努力去塑造直接真實、平等自由的當代代際溝通。

聚焦家庭中婆媳關係這一微妙環節,《婆媽2》始終希望給觀衆呈現新鮮的內容,在敢於暴露出婆媳相處之間的矛盾和問題模式下,拓展關於家庭相處模式的講述與觀察。“其實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有矛盾和摩擦,但有時候沒必要非要爭個是非對錯。”陳鬆伶說。

在集中討論下思辨,“家庭相處”的方式不斷豐富

自節目播出以來,#男人該不該有私房錢##女人在女強男弱的婚姻中更累嗎##好的家庭教育到底要不要花錢##婆婆和媽媽##婆婆迴應陳鬆伶放棄生育#等話題引發不少討論,並登上微博熱搜。《婆媽2》的播出,毋庸諱言再次引起了大衆關於婚姻和家庭的討論。而作爲本季節目的主要話題輸出場,“媳婦茶話會”的嘗試,是創作團隊對觀察類節目在話題探討可能性上的探索。

“媳婦茶話會”一開始便討論了一個頗有爭議的話題:夫妻的家就是婆婆的家嗎?作爲“撐腰姐妹花”的張萌從物理的角度說明原因,表示自己家是自己家,婆婆家是婆婆家,張萌話音剛落,董璇和黃聖依立即表達了不同意見,反對這種說法。她們認爲:夫妻的家是婆婆的家,大家都是一家人,希望給婆婆歸屬感與安全感。隨後,杜淳的妻子王燦和陳鬆伶也表示認可董璇的觀點。當張萌聽完董璇和黃聖依的理由後,明白了婆婆和婆婆有所不同時,最後總結道:夫妻的家是不是婆婆的家,要看婆婆是什麼樣子。

通過議題設置,媳婦們從一個具有爭議的話題出發實現觀點碰撞,“媳婦茶話會”爲節目帶來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無論是以媳婦爲代表的體驗主體,還是以“撐腰姐妹花”爲代表的觀察視角的觀衆,都能在這樣的思辨模式中實現對自我的反思。

另外,“媳婦茶話會”還通過旁觀者的視角,對家庭輔以理性之光,針對可能出現的普遍問題,以自身經歷爲引,進行辯論和探討。例如,“我爲你好是一種自私嗎?孝順到底是孝重要還是順重要?夫妻之間該做到絕對坦誠嗎?好的教育到底要不要花錢?”等辯題的設計,爲節目擴展了許多家庭關係的探討空間,節目的普世性價值也得以彰顯。

近期的“媳婦茶話會”中,謝楠和張萌關於“男人該不該有私房錢”這個話題,展開了一場辯論。在謝楠看來,男人手裡就應該有錢,因爲不管多大年紀的男人,其實都希望有自己的空間的,這種私房錢其實就是男人覺得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在楊子、杜淳、黃柏俊都表示支持後,張萌站在反方立場闡述自己的意見,在她看來,男人絕對不允許有私房錢,因爲一旦有了私房錢,就可能會花在老婆根本就不知道的地方,增加夫妻之間的矛盾。唯一支持張萌觀點的,是張鐸,在張鐸看來,男人花錢必須跟老婆商量,因爲你們的錢都是共同財產……

從家庭出發的《婆媽2》對思辨的詮釋也是真摯的。討論間,各自的立場與觀點自然流露,促進着家庭和諧和代際溝通。“媳婦茶話會”的集中話題討論,表面上看是節目模式的創新嘗試,實際上更是《婆媽2》對不同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的迴應:家庭內部的相處不只是婆媳相處,無論是誰都需要不忘身份,懂得剋制、禮讓、尊重、寬容,唯有如此才能不分彼此,真正成爲一家人,友好和諧的家庭關係從來不應該是單方面的要求。

從雙贏到共贏,撬動“代際溝通觀察”的社會價值

觀察類節目還能如何詮釋?在模式創新之外,一個舉足輕重的考量維度便是與社會產生“對話”。

2019年夏《我最愛的女人們》播出,在輕鬆愉快的角度解讀家庭成員之間的微妙關係,節目播出之後,收穫衆多關注和不錯的口碑。這一次,芒果TV帶着新視角、新表達和新洞察,繼續與觀衆探尋家庭代際間的相處之道,引發社會大衆對於家庭關係及家庭意義的反思與思考。

雖然題材上觀衆並不陌生,但節目並未把敘事重點一味地放在“矛盾”上,而是在展現衝突之外,呈現出更貼近生活、符合日常的相處模式。王燦向包文婧吐槽杜淳經常向她撒嬌,從前的“鋼鐵猛男”在老婆面前化身“小鳥依人淳”;貼窗花時,楊子毫不留情的吐槽老黃“做事典型的不太動腦子”,黃聖依回懟“你很煩”,你來我往誰都不承讓……四組家庭各有歡喜各有憂,從他們的歡與喜、憂與愁中,挖掘夫妻關係經營、婆媳相處之道、不同家庭境況的婚姻觀等更有探討價值和思考意義的內容。

節目中,當處於妊娠期的王燦坦言“害怕生孩子”時,杜淳阿姨安慰她說:“你給他生了孩子,讓他傳宗接代,這是很偉大的事。”然而王燦卻不這樣認爲。在她看來,生孩子是因爲愛,不想將“生孩子”作爲一個家庭的任務,這樣對女生也是不公平的。如果真的只是爲了傳宗接代才生小孩,未來的日子也會變得很沉重,“因爲愛情生的孩子以後一定很幸福”。觀念時刻碰撞,對事物的看法也因人而異,正因爲如此,《婆媽2》所呈現的現實話題更值得被大衆關注和討論。

從“金牌調解員”張鐸無時無刻不在平衡母親與媳婦的矛盾,到侯佩岑爲了讓丈夫更具有“煙火氣”,帶動鼓勵黃柏俊買菜、燒飯料理一應家務;從楊媽媽親手爲黃聖依和楊子製作衣服,到當王燦和小姨在養胎方面出現分歧抉擇時,杜淳總是站在老婆的位置上想問題……節目播出後,被觀衆贊稱“家庭生活寫實錄”的相處模式,讓不少觀衆感慨受益匪淺,越仔細看《婆媽2》,越明白如何打理家庭,透過多組視角解讀“幸福的樣子”。

事實上,《婆媽2》播出至今早已不把自己困於“窺探明星家庭生活”的命題,其作爲一檔代際情感觀察類綜藝,不只是爲了呈現代際關係、婆媳關係、夫妻關係、家庭關係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提供談資,在更大的意義上,也爲觀衆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法,並引導觀衆反觀自己的家庭,指導實踐。

無論是新婚燕爾還是相伴十年,每個家庭都各自有本“難唸的經”,更有“幸福的不同顏色”。人無完人,家庭相處過程中的磕磕絆絆總是在所難免,但吵架永遠不是改變事態的辦法。就《婆媽2》而言,節目在話題上還會進行怎樣的拓展?在觀察上還可能闡釋哪些更有意義的視角?這些問題都待業界和觀衆在對節目的持續關注中找到答案。

但能夠肯定的是,作爲家庭“觀察類”節目的再探索,《婆媽2》對社會性話題的拓展帶動了更爲健康家庭模式的產生。同時,節目爲觀察類綜藝的創作提供了一個更直觀的進階路徑,“升級”不僅來源於對現實的關照,而是對現實做出嘗試性回答,即便無法得出“標準答案”,也對更多的類型創作充滿啓發。

(卜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