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扶貧攻堅的“秘密武器”

近年來,我國農機制造水平穩步提升,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農機作業水平快速提高。據統計,2019年,我國農業機械裝備保有量2.01億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10.3億千瓦,全國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農業機械發展有力提高了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有效轉變了農業發展方式,對助推貧困地區貧困戶脫貧致富,持續提高貧困地區的農業現代化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2日,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網等主辦的《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徵集活動在北京啓動。活動將在全國農機行業內徵集扶貧攻堅案例,進行遴選後編輯《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集》向社會各界進行推介。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政策規劃處一級調研員李慶東指出,農機化行業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等政策項目的支持引導作用,着力提高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技術裝備支撐,助力脫貧攻堅。2012年以來,中央財政累計向丘陵貧困山區集中的19個省區市安排農機購置補貼資金570億元,支持1500萬農戶購置機具2000萬臺(套)。農機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企業應用示範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能力的不斷提升,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毛洪表示,高效流通體系能夠在更大範圍把生產和消費聯繫起來,擴大交易範圍,推動分工深化,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財富創造。未來,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將聚焦數據統計與市場監測、經濟園藝等作物機械化、養殖機械化、設施機械化、丘陵山地機械化、綠色生產技術與裝備、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生態建設自律、農機市場營銷與服務、農機後市場等內容,通過國際農機展及新疆農機展、農機地頭展、專題活動、多媒體傳播等方式呈現工作內容,推動農機行業的高效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推進新農村建設。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任豪祥認爲,農業機械化在農業勞動力成本持續提高的情況下,對糧食的增產和農業的穩定發展,以及農民的連年增收,作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扶貧項目要接地氣,貼近民生,才能夠解決羣衆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全面有效推進農機產業扶貧,創新農業產業化扶貧模式,能夠更好地讓扶貧模式從“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增強農村貧困人口內生動力。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機制造水平穩步提升,農機裝備總量持續增長。提高貧困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支持扶貧對象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對助推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脫貧致富有一定借鑑意義,通過挖掘近年來脫貧攻堅的基本經驗和新鮮案例,可以爲今後的鄉村振興工作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據瞭解,《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爲完全公益屬性,不收費、不接受贊助。活動將在9月12日-10月12日期間面向全國徵集典型案例,並在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進行發佈。(記者 付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