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中書寫青春之歌——掃描扶貧一線的年輕人

他們是曾因生活優越被認爲吃不得苦、缺乏責任感的“80後”“90後”;他們在親人眼中是“不顧家”的愛人,是孩子心中“老出差”的父母,是父母口中“瞎折騰”的孩子……

但在貧瘠的鄉野、窮困的深山,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使命”:扶貧。他們中,有的立下“不脫貧不撤退”的鏗鏘承諾,有的將成功定義爲“幫助家鄉父老富起來”。

他們,就是用青春註腳脫貧攻堅的時代新青年!

“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

好不容易說服黏在身上的女兒奶奶抱,餘靜抓起包快步走向門外。聽到“嘭”的關門聲,警覺的女兒立刻發現媽媽偷偷跑了,她使勁掙脫奶奶的懷抱追到門邊,無望地伏地號啕大哭。那尖厲的哭聲追着餘靜,一陣陣撕扯她的心。

這樣心痛的別離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反覆上演,以致如今只要提及孩子,餘靜就會心酸眼紅。2015年7月,“80後”的餘靜忍痛給剛滿六個月的女兒斷奶,從安徽省金寨縣中醫院主動請纓來到該縣花石大灣村任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大灣村村民們祖祖輩輩土裡刨食,是遠近聞名的窮山村。當時村裡1000多戶村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00戶。

餘靜來後堅持吃住在村,一戶戶上門調研,找窮根尋對策。村民陳澤平今年57歲,老伴右手殘疾,喪失勞動力,兒子多年前在車禍中意外離世,日子過得十分艱辛。餘靜上門後,先爲他爭取了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由政府補貼搬進山下居民新區,又給他介紹了護林員的工作,還幫他加入了光伏發電項目。去年,靠光伏發電陳澤平就收入3000元,護林員工資也拿到了每月500元,加上土地流轉收入和平時打零工等收入,日子有了很大改觀。今年,餘靜又利用產業扶貧政策給陳澤平免費提供了3000株茶苗和一頭豬,幫他謀劃產業脫貧。

餘靜的付出讓大灣村一步步走出貧困,也讓她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可。去年大灣村共有20戶71人成功脫貧。記者採訪時,碰見村裡一位失語村民,他向我們指了指餘靜,豎起了大拇指。看到餘靜要上鏡頭,這位村民起身走到餘靜面前,對着她“啊啊”地比劃着,示意她整理好衣服,關切的神態如同親人一般。

“大灣村一戶不脫貧,我堅決不撤崗。”餘靜說。

如今,安徽省共派駐了3000個扶貧工作隊,實現貧困村全覆蓋,成員大多是“70末”、“80後”的年輕幹部。兩年前,他們主動請戰來到扶貧一線,成爲貧困戶脫貧路上的“領頭雁”。今年,他們中的不少人即將到期要回到原來的崗位,但有30多人和餘靜一樣,主動申請再工作一個任期,誓言“不脫貧不撤離”。

“我就是想折騰點脫貧的事”

剪着一頭幹練的短髮,穿着寬鬆的休閒裝,乍一看就像個大男孩。記者剛見到王琪時,她正坐在電腦前爲前來網購的村民選購商品。150多平方米的屋子極具淘寶風格,門口處一個5層貨架上擺放着各種日用品,一臺液晶電視機掛在橘紅色的牆上,顯示電腦網購頁面。

2015年從英國留學歸來,放棄留在北京一家商業銀行做白領的機會,她回到家鄉吉林鎮賚縣坦途村,在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創業。父親說她“瞎折騰啥”,她說:“我就是想折騰點脫貧的事。”

王琪畢業那年,花了兩個月時間,走訪了坦途村周邊的四個鄉鎮,幾十戶貧困戶。當她來到四家子村69歲的王重霞家時,發現只有12歲的孫女和王重霞一起生活,女孩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泥草房、半截牆……與城市生活的巨大反差,深深震撼了王琪,讓她產生了回鄉幫助村民致富的衝動。正好農村淘寶招募合夥人,她決定留下來幫鄉親們代售農產品。逢年過節,王琪不忘給王重霞送米麪油。

坦途村位於吉林省西部黃金水稻種植帶,土質爲弱鹼性,大米品質好。但由於缺乏品牌,價格一直不高。王琪決定利用大米中的胚芽成分,開發寶寶粥米,推出一斤試吃裝,在網上銷售後很火。村民劉宏偉說,自己賣了幾十年大米沒有高過一斤2元錢,去年種植胚芽米,一下在網上賣到5元錢一斤,收入比過去翻了兩番。

2016年8月,王琪在一次市場調查中發現土豆粉熱銷,於是她決定幫助貧困農戶種土豆增收。根據市場價格,她測算出按每公頃產7萬多斤土豆,每斤以0.35元收購價計,種植一公頃土豆能賣到2.45萬元,去除成本,每戶純收入可在1.75萬元左右,是傳統種玉米的3倍左右。今年初,當她帶着美好願望下鄉跑種植訂單時,很多農民卻信不過她。王琪也不多解釋,自掏腰包免費爲貧困戶提供土豆種和農藥化肥,與22個村的370戶貧困戶簽訂了500公頃的土豆種植訂單。

“有心之人千方百計,無心之人艱難險阻。”這是王琪的座右銘,在她看來,幫助家鄉脫貧是一條有心“折騰”就能柳暗花明的大路。如今,在吉林像王琪這樣自發投入扶貧事業的年輕人不在少數。僅吉林白城團市委統計,全市參與到扶貧工作的青年企業家和年輕第一書記就有400餘人。

“你把羣衆朋友,羣衆就把你當親人”

黑邊眼鏡、夾克衫、牛仔褲、運動鞋,一身休閒裝的王鈺豪看起來一點也不像村書記。這位“85後”愛寫散文、愛彈吉他,是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但在安徽省嶽西縣姚河沈橋村當駐村扶貧工作隊長兩年來,他學會了“接地氣”。

沈橋村距離縣城有70多公里山路,全村1800多人,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達415人。來沈橋之前,王鈺豪在縣委辦工作,主要工作是爲縣領導寫材料。“那時因爲是領導身邊的人,別人對我都很客氣,下派到村裡時,鄉長還專門安排我跟他一起住。”王鈺豪坦言,因爲“領導身邊人的”優越感,剛到村裡還有點“飄飄然”,“鄉里的公車我常常拿來就用,甚至連招呼都不打。”

慢慢地他發現,自己的這一套作派不僅引來了非議,而且工作也不好開展。“身段放不下來,就不接地氣,工作更沒方向。”王鈺豪說,因爲不瞭解情況,給幹部和村民開會,還習慣講些官話套話,聽得別人直打瞌睡。後來,他乾脆把宿舍搬到了村辦公室,學着其他村幹部捧着茶杯到村民中間拉家常,“哪村民多往哪鑽,問問生產聊聊生活,話匣子也就打開了。”

在親近羣衆中,王鈺豪跟貧困戶交了心。“書記,天冷了,你要保重身體。”這是貧困戶張軍學會用微信後給王鈺豪發來的。張軍身體殘疾,說話、行動都不便,只能靠父母照料生活。王鈺豪與他結對幫扶後,經常上門看望張軍,把他當成同齡朋友對待,教會他上網、發微信。沒有微信好友,王鈺豪主動把張軍拉進朋友圈。還鼓勵他在家中做佛香包裝的簡單勞動,自食其力。“你把羣衆當朋友,羣衆就把你當親人。”當只讀過一年級的張軍摸索着能發微信時,他首先把問候送給了王鈺豪。

“扶貧淬鍊了他們的奉獻、責任和擔當精神”

2016年,我國“十三五”脫貧攻堅首戰告捷,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40萬,超額完成1000萬人的減貧目標。如果把脫貧攻堅看成是時代的宏偉畫卷,那麼奔忙在脫貧一線的年輕人就是那一抹抹亮色。

“年輕人有朝氣、有思想、有創新。”安徽省扶貧辦副主任周勇說,在空心化嚴重、幹部老齡化問題突出的農村,年輕人給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新思路。在六安市裕安區蘇埠鎮陵波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顏大爲琢磨出“金融扶貧”模式,通過創新“第三方”機制,爲貧困戶每戶申請了5萬元小額信貸,由貧困戶“帶資入股”成了“第三方”一家米廠的“股東”,享受每年股息收益。通過這種金融扶貧不僅解決了貧困戶貸款難、發展難問題,而且找到了企業帶動貧困戶致富的新機制。

“貧困戶增收乏力是 病因 ,基層需要探索切實可行的脫貧 處方 。正是像顏大爲這樣的年輕幹部給扶貧工作帶來了新思路。”蘇埠鎮鎮長劉國安說,去年下半年,該鎮共有10多家企業和農業合作社加入金融扶貧行列,貸款總額達500餘萬元,帶動全鎮近100個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而對衆多扶貧一線的年輕人來說,“扶貧隊長”“致富帶頭人”等頭銜則賦予他們一段特殊的人生歷練。“扶貧工作對我是一張白紙,我對扶貧工作也是一張白紙,只有跟老百姓深入交流,給他們找到脫貧的辦法,這張白紙才能畫出最美的圖案。”顏大爲告訴記者,他是學建築的,很多同學在建築設計院工作,年薪數十萬元。和這些同齡人比,在物質的座標系上他是不成功的。但在社會價值的座標系上,他卻是收穫滿滿,因爲他實實在在地幫助了許多貧困戶脫貧,在服務社會中成就了個人。

“我們中的許多人從機關下來,從優越的城市生活中來到農村,在脫貧中深刻認識了鄉村和真實的國情,至少以後我們再回到機關寫材料、制定政策,不會簡單靠百度、比國外,而是更多地從實際出發。”王鈺豪說。

三農專家、安徽省扶貧辦原主任劉奇認爲,扶貧工作使命重大、艱辛無比,年輕人奮戰在扶貧戰線上,是好事,他們給扶貧注入了活力,扶貧也淬鍊了他們的奉獻、責任和擔當精神。

記者:楊玉華姜剛、李雙溪

新媒體編輯:南辰繆異星

(原標題:在脫貧攻堅中書寫春之歌——掃描扶貧一線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