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融合式教育不完全實踐手冊——北京新府學篇

——專訪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高中校長 劉燕海

編者按:

“1998年,校園日劇《GTO麻辣教師》中的反町隆史和鬆島菜菜子,毫不遜色於目前神劇《半澤直樹》中的堺雅人……” 《GTO》這部日劇的名字在我們坐在新府學高中部劉校長的辦公室中、聽着他侃侃而談時,間或浮現在腦海中……

劉燕海,一位非典型的國際學校校長——

他既是一位國際化學校高中部的主理人,又宣稱自己是一位廣義的民族主義者;他既推行各類國際標化考試,又倡導中文學習纔是第一要務;他既認爲國際交流不可阻擋,又認爲中國教育的外延遠超全盤西化教育的內涵;言語間,劉校態度鮮明,臧否耿直,不留中庸的框量,這很GTO。

9月中旬,我們到訪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與高中部校長劉燕海老師,就國際學校的國際化育人特色、融合教學、教育OMO、疫情新常態下的留學與語言培訓、教育者對教育的本意追溯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雖然有些觀點不盡同意,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劉校長對教育的炙熱、對學生的赤誠。在多元價值的時代,我們有理由聽聽來自不同渠道、不同觀點,關於教育的一些誠摯聲音。

劉燕海(大海校長)

專業從事國際教育工作20年,國際學校管理及教學工作14年 

武漢、石家莊、瀋陽、長春、北京頂尖公辦中學國際部創始人 / 創始校長

曾任10年美國東北大學 USPP 課程 中國區總校長

曾任6年英國北方大學聯合會(NCUK)本科預科課程 北京校區校長

曾任美國 Kaplan 教育集團 中國北方區發展總監

《青少年生涯教育課程》、《青年教師國際化培養課程》著作權人

2020年9月1日開始擔任北京市新府學外國語學校 高中部校長

Part 1

由於學生升學目標、出路不同,在公衆傳統刻板印象下,公立校注重“應試成績”、國際校注重“國際化學科教育”。我們注意到,新府學強調:“多元師資融合,爲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

請介紹一下新府學外國語學校“多元師資融合,爲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具體內涵嗎?

在日常教學中如何這些實踐,能不能舉一個典型例子

歡迎《未來教師發展計劃》。我是北京新府學外國語學校高中部校長劉燕海,就高中部及國際化教育這個板塊做一些個人觀點的陳述。

所謂公辦校注重應試教育、民辦國際學校及公辦國際部注重國際化學科教育,在任何時期,這樣的描述都是不準確的,尤其在新的時代就更是發了變化。

現在中國的中高考改革,已經開始要求學生,在更早的階段,具備職業化素養和基於對課程瞭解的選擇能力的培養。比如高考的3+3,要求學生在高一階段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對未來大學的專業開始有所涉獵,甚至更深的瞭解,在這個基礎上,學生才能在3+3的模式當中,在理、化、生、史、地、政,這幾個學科中進行3項選擇、重點學習。

如果說國際校注重國際化學科教育,首先需要定義國際化學科教育的含義——什麼叫國際化學科教育?在前些年的早期國際教育意識形態中,認爲國際化教育就是從國外拿來的東西,在那個時代稱爲做“拿來主義”,甚至“複製西方教育”。舉個例子,此前,國際學校一般會從美國高中或者英國高中直接引進課程,出現大範圍的 AP課、A-Level課程、IGCSE課程的引進。

現在,一方面,國家已經明確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不能引進國外課程,這是一個國家教育的發展之本;另一方面,大家也會發現像哈佛、斯坦福、牛津、劍橋之類的世界頂尖名校,他們所錄取的中國大陸學生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考的優秀學生。

這裡思考一個問題——既然中國高考優秀學生能夠被世界頂尖大學錄取,那麼國際化學校的學生,應該以什麼途徑達到高標準、進入世界名校呢?

無論是所謂國際化教育,還是傳統公立教育,殊途同歸。

對於學生的培養,我個人有一句非常傳統的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我是一個“廣義的民族主義者”,民族主義在教育領域,不意味着片面地弘揚空泛的大國強國意識,而是既有民族自信不媚外的成分,也有開放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這是華夏五千年文明應有的視野。

世界上所有負責任國家人才培養的目標,有着驚人共性 —— 都是在民族自信和全人類知識共同體的基石上,一項百年樹人的工程。

回到國際化教育,新府學作爲一所民辦國際化學校,在非義務教育的高中階段,針對未來以出國留學爲目標的學生,我們會在課程當中有一些個性化的取捨和排序,無論是AP還是A-level,以及在中國本土課程體系的課改過程中,都給了學生很強的選擇性。

比如一個學生要去美國留學讀本科,他需要進行託福學習,同時AP課程中,學生如果選擇理科,就需要進行AP數學、微積分或者AP物理、AP化學等偏理科的學習。如果他想學商科,就要進行AP的統計學、AP經濟學的學習。

因此AP的教學機制,賦予了學生根據未來大學專業進行組合自己需要學習科目的選擇權限;A-Level也一樣——也是在工科、理科、商科、商科的不同分類中賦予了學生可以選擇不同課程的權利。

我們的高考課改已與這些世界主流課程機制形成了趨同型改革。

辦學校通過分數線,將學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篩選;民辦國際學校在生源領域,分數差異是存在的,國際學校與公辦學校學生的類型不同。

我跟公辦校長交流互動很多,公辦校長大都很內斂,他們也會提到“我們的生源是有保障的,因此教學質量也是有一定保障性的”。因爲學生的素養已經在那兒了。

同時,評價一所學校的能力還要看“能不能把不同分值的學生都培育成將來能夠進入世界名校的學生”。這是硬指標、硬成就。也恰恰是民辦學校在教育貢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筆。

中國的高考制度設計得非常公平,因爲它可以讓一個鄉村裡的孩子、最普通、甚至一個貧困家庭的子女,有機會進入世界最頂尖的學術殿堂,包括清華北大,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公平化的集中體現。

關於民辦國際學校貢獻的具體含義 ——

新府學外國語學校可以賦予一個也許在別人眼中,甚至家長眼中的非優質學生,以一個儘可能美好的未來和自強自立的思維方式。更可以讓擁有良好發展基礎的學生得到更加有的放矢的針對性支持。這是民辦學校優質教育提供者的一個特點。

英語教育質量被留學消費者和公衆作爲國際化學校教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

什麼叫英語教育呢?在中國,教育的前提是中文教育。

我們這樣定位並不是單純地弘揚民族文化,而是認爲如果一箇中國學生連他(她)的第一語言母語還沒學好,如何創建自己的學習邏輯?如何塑造自己的價值觀方法論?世界所有的語言類的教育,一方面當然會衡量學習者對單詞和語法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訓練和考覈學習者的邏輯和觀點質量。

我們認爲,作爲大多數中國學生,學習語言的第一前提是將中文掌握紮實。

我現在看到國內很多國際化學校,在中文教育方面的欠缺,在這裡呼籲國際學校應該將中文教育列在學生語言學習的核心位置上。

中國是目前5000年曆史文化唯一沒有斷層的國家,所以,中文教育、歷史教育應以中國歷史文化爲軸心。

中國5000年曆史文化在其主軸上的任何一個節點,都在“平行影響”着世界。

歷史受意識形態、價值觀影響很大。歷史是一個多棱鏡,我們既在歷史的另外一面,又在這一面,既是歷史的旁觀者又是歷史的參與者。我首先有一個參照物,參照物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能還原所有歷史的真相,但是參照物是讓人更清楚客觀地看待世界的一個角度。

我們倡導中國學生應該以中國歷史文化爲軸,去平行對照、看待世界的發展和變化。所以中文要學好,歷史要學好,然後再上升到語言的學習。

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什麼?

現在國內的留學英語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價值導向盲區。爲什麼?

消耗很多父母的家庭財富。一個家長在選擇國際化學校的時候,學費不過是十幾二十萬,但家長在社會培訓機構中消耗了更多應試培訓費。有一個家長曾經告訴我說某個名校的學生羣體,“生均家庭”三年內花費70萬人民幣的校外培訓費。一方面家長覺得國際學校一年學費20多萬有點貴,他們有沒有沒有算算在校外花了多少錢?

一個學生在學校週一到週五40~50課時的學習計劃,已是一個很大的學習量。晚上、週末還要去外面繼續學習英語。很多家長總說——

“從幼兒園就上高端雙語園學英語,學到高三了,英語還沒學好!爲什麼?”

因爲他(她)的英語學習出發點出了問題!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以一種“交差式的、機械的工具性”作爲學習目的,而不是以一種“文化浸潤式的、交流應用”作爲學習目的。肯定學不好。

我作爲合作代表在多所公辦中學國際部當了多年的校長或副校長,我看到很多真正優秀的英語學生沒幾個是培訓出來的,都是由學生自己良好的閱讀習慣、使用習慣,達成了自己英語的底蘊。應試教育最好是作爲學生在考試前的補充即可。

所以英語教學不是死記硬背、應試技巧那樣教的;我們在英語教學方面有一套自己獨立的知識產權;有個“細節”可以分享一下——我們現在教的學生等你們幾個月以後來看,新府學學生會的有些單詞連外教都不會。

Part 2

近年來,“互聯網+教育”的教育信息化融合式發展觸發了對教育場景的重構,教育OMO推動了對教學法、師訓、家校關係互動等領域探索與實踐的新思路新工具。

我們知道,新府學外國語學校連續多年被北京市順義區教委評選爲“民辦學校辦學成果一等獎”,這些成果映射了新府學在創新性領域的探索實踐成績,被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可定。

互聯網+教育給新府學帶來了哪些促進、改變與思考?

新府學有哪些變與不變的教育內涵,在教育理念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下,新府學將秉持哪些“理念定力”?

咱們先來談談互聯網+教育,我認爲這既是一種“進步”,又是一種“退化”。而進化和退化之間的平衡,掌握在老師和家長對於教學意識、教育理解和教育方法使用的“能量”上。

舉個例子來說,進化方面,不言而喻,信息海量的搜索,時空對學習的約束性越來越越小,學習無處不在,拿着手機,在地鐵上街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這是信息時代的“顯性”進步;但問題也隨之出現,在線教學的時代,學生的紀律約束很多時候可能得不到保障,由於缺失了教室物理空間的約束性和融入感,學生對於知識的“附着力”也許是不夠的。

假如我們將來不得不進入到了一個在線教學的時代,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其實根本在於:

現在我們看到的網課是什麼?老師們竭盡全力,用在線手段“恢復傳統課堂教學”,這是現階段在線教育問題的核心癥結。

我可以分享一下,疫情期間,我給學生大概上了80多天的在線課,儘管我是校長,我要求自己保持上課的體感。同時,我沒有給學生“講”過一堂課,都是讓我的學生給我“講課”,我可以給你們分享一下學生的數百頁的筆記——

在課堂上,我是“學生”,在我個人在線教育的實踐中,我把自己變成了學生,我有兩個身份:第一我是學生,學生講,我記筆記,第二我是導師,我是方法導師,會告訴學生哪裡需要改進、再講一遍。在線教學中我在嘗試讓學生變爲了知識輸出者,而不僅僅是接受者。

這種模式,重新調整了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授”和學生“受”之間的關係,學生因爲承擔了傳授職能,對知識的學習更加自主,效率也更高了,也更利於他們舉一反三的靈活應用。

在我們的互聯網教學中已經將信息化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同時,我們還要完成線下的傳統教育形式,這明顯是一種教學目標的悖論。這裡實際上還是涉及教師水平問題,如果老師水平不到,你把這些理論告訴他(她)也沒用。

我上的課有些老師看着“眼饞”,可是上不下來——最後歸結於教師的培養。

現在有很多機構推出了互聯網教學平臺,這是一個新的商機。我關注到了所謂的“教師標準化”,他們聲稱老師也可以通過知識平臺,來重組個人知識結構,學生可以參與網紅教師在抖音上區區幾十秒的在線教學。

問題出現了——學習目標在哪?

疫情期間,很多家長似乎已經淡化了對成績的追求,覺得孩子能在這裡學就不錯了,或者說有個網校能不斷課,能跟着學就行。

對老師的要求,從原來老師要對教學質量有追求,變爲了這老師有責任感就不錯了。這是不是退化?爲什麼?

因爲太多的家長和老師都在追求將傳統課堂的教學效果複製到線上,這是一個根本謬誤。如果一開始標題就定錯了,還怎麼可能去定製目標?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所有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在線上教育中,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回到我對新府學的發展建議中來看——新府學着重學生的推理能力和分析思維,也是一套知識產權課程。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我經常帶一些學生進行辯論訓練,我不允許學生打草稿,我看到很多辯論賽都是學生秘拿着一堆素材上臺,這不叫事辯論,而是變相演講。辯論是什麼?辯論就是“你說的不對”且“你說什麼都不對”。

辯論是需要訓練學生通過自己所掌握的豐富知識、通過辯論技巧、邏輯推理甚至詭辯術,來達成對對方的針對性。

所以我要求學生不許打草稿,連張紙都不要帶,即使帶紙筆,也就是記一記對方的觀點,但說實話,來不及記。

所謂推理能力,前提是學生的閱讀量和他(她)關注社會、關注各學科知識的吸收存儲基礎,然後才具備分析能力;

推理能力永遠是我提出問題,學生尋找答案,而不是——老師帶着答案上臺告訴你這就是答案本身,記住就好。

形成對照的是那種——“考題是這樣子的,按照標準模式去填就好…… 這篇文章你不用全讀懂,只要把關鍵詞讀懂了就行…… ”這是不負責任的方法。即便高分,學生真去過國外,是不是也是受罪?所以,我們要賦予學生的就是學會思考,這比學會知識更重要。

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學生把書本知識都忘記以後,剩下的東西。那不就是能力嗎!

關於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

不管多大規模的,因爲有一句話說得特別的好:

跪着的老師教不出站着的學生。

談談PBL

PBL是商業社會下的一個短期或階段性的項目制教學,它是一個商業產品。現在中國的社會培訓教育和學校本身教育之間近乎“對抗關係”。“要想學好託福,麻煩你請假,離校脫產學習。”

PBL的項目制教學和學校現在的教學大綱契合嗎?如果不契合,那學生就勢必要在一定程度上放棄他(她)在學校的教育,選擇社會的補充教育。既然社會培訓定位爲補充教育,淡化主體就成了一個悖論。當然,PBL是一個在很多的學校教育不能滿足優質家庭或者有消費能力家庭教育成果的進階需求下,產生的一種商業模式。

新府學的教育理念將會是在每一個主題的教學都是PBL。

Part 3

融合式教育,在教育當中除了紙跟筆進行測試,黑板跟作業本進行作業,這些日常交互教學以外,融合式教育方式有哪些探索和實踐?

新府學現在我相信和衆多的學校一樣,採用相對傳統的在線方式,比如說錄課、各種在線平臺工具的使用,因爲我剛來新府學,我瞭解到,疫情期間,新府學的在線教學分成兩個部分:

1)相對傳統的外教錄課+雙師模式:——身處國外的外教所在城市與國內有時差問題,因此以錄課+雙師的方式給學生進行教學。

2)在線平臺實時互動課堂模式:——中國老師或在國內的外教,通過在線互動課堂工具,進行實時授課,課堂互動,完成作業。

在疫情期間恢復教學比較艱難的情況下,老師們通過在線模式讓學生參與頻繁的課堂互動,很不容易。這種非常的經歷,對老師們的責任感、教學適應性,是一種歷練,對學生和家長來說也是難忘的時光。

即使傳統在線錄課教學模式,我們也有比較成功的嘗試,會形成流程固化下來,並堅持施行——

此前那些年雖然沒有炫酷的裝備,通過對教學法的探索和實踐,實現了優質教育的傳輸和學習效果的優化。當然我相信今後通過在線教學互動軟硬件的支持,教學效果會更深入,也期待可以減輕一些教師的負擔。

如何衡量在線課程和在線資源使用效率,對家長來說很重要,舉個常見的誤區:比如家長有時候會算——外教一共講了16課時,還不少,很滿意;或者你們班講了8課時,另外8課時還沒上得趕快補上……

單純地講課與全面融合式學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單純聽再多的外教課用處也不大,只有學校運用教學法,做到了剛纔提到的那四步,纔是有效的,有價值的。

校際探索競爭的新方法——我跟公立學校校長“打過一個賭”

你把20個欠佳生給我,我也給你20位分數不高的學生,三個月後看誰的學生變化大?誰是“牛校”。

當然,我們的關係很好,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嘗試、推動教育的微創新和進步,另一方,通過這些方法,印證了學校不能對教師太苛刻,好的老師也不是通過苛刻的方式批量產生出來的;通過教學法、科技的手段賦能教師纔是根本途徑。

Part 4

今年以來,一方面,疫情引起全球範圍的留學“滯阻”;另一方面,在近日舉行的2020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北京市宣佈“將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國際學校建設,不斷完善國際學校佈局,在引進人才密集地區等重點區域,新建一批國際學校。”

新府學是如何因應疫情引起的留學“滯阻”現象的?

北京新建擴建國際學校,勢必將引起對教育質量、素養教育,德才兼備人才培養領域的激烈競爭,對此,新府學外國語有怎樣的應對準備和舉措?新府學在行業中的優勢突出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會兒,發給你一份我剛剛寫完的、致新府學家長們的一份未來留學趨勢分析報告,引用了很多新聞數據(注:本文結尾,可點擊下載,《未來教師發展計劃》首發)可以作爲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教育部6月23日,在官網上發佈一份官方聲明,認爲疫情對於留學的影響是短暫的。《人民日報》發佈《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注:本文結尾,可以點擊下載)。

我認爲:

在我的報告當中,2003年發生非典,導致2004年和2003年出國留學下降6.3%和2.2%。值得注意的是,從2005年開始,留學的上升趨勢達到了3.3%,2006年增幅達12.9%。雖然這次全球新冠病毒與非典情況不太一樣——

在這些幾百年歷史積澱成的世界名校面前,所有的波折、曲折,以他們的維度看,都可趨於“拉平”。 更進一步,當我們回溯整個人類歷史,還沒有發生過任何“烈性健康事件”對人類的人才的流通和全球融合趨勢造成不可逆的持續阻斷性影響。

全球一體化儘管說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定義和表現形式,但這是一個像人類進化一樣的世界發展趨勢,短時間的波折不可避免,長時期的合作融合不可阻擋。 就像有人喝水嗆了一下,這個人能說以後再也不喝水了嗎?這麼多國內的國際校在思考,那麼多海外學校在思考,怎麼可能會持續阻斷。

就像黃仁宇先生說的那樣,要“放寬歷史的視界”。足夠的縱深和視野,可以爲我們汲取力量,減少顛簸。

另一個角度,我認爲因疫情而發生的“滯阻”反而是件“好事”。

這對於所有的教育從業者、學生都是一次考驗,逆境下求生存才能生出強者。這時候對學校運營能力、融資能力、師資隊伍穩定性能力、緊急教學應急能力、家校溝通能力等等方面的優化,是一次嚴峻的大考;潮水退去,還在岸邊的纔是真正經過風浪市場檢驗的優質國際學校。

我也聽說過那種沉溺於所謂現金流、被其麻痹的學校,必然被淘汰,對行業生態的重組,大浪淘沙也是一件好事。疫情對留學的影響不是本質問題。

另外在我的報告中,引用了截止到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公佈的一組數字:中國赴海外留學生總人數約爲160萬人,在3月份的時候仍然還有140多萬人在海外繼續堅持生活學習。當然,現在是9月,很多留學生回來了,從我身邊的情況看,還有至少一半的留學生在海外。想一想,如果因爲疫情,在海外的學生都不可逆地中斷學業,未出國的放棄留學,這個後果,是學生、學校和教育行業都承擔不起的,更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從廣義上已經被經驗印證的方面說,人類求知和探索的本能不可能、也從未被任何事物持續阻斷過;從狹義的個體理性利益上說,學生肯定想盡一切辦法繼續自己的學業,而最終能夠完成。

細節來看,這麼多國際化學校成立了,政府對消費基礎的確認一定是有數據支持的;同時,也意味着國際化教育的消費已是一個時代潮流。所以這是好事,市場確認國際化學校是一個必然擴大的市場;同時大浪淘沙,質優者存。

Part 5

在《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中指出“我國將加大中外合作辦學改革力度,深化與重要國際組織合作,大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國際化人才。”

從國際學校的高中板塊來說,短期內,如果全球疫情還是要持續一定時間,中美關係進入趨緊新常態,學生的流向是赴國外就讀?還是一部分分流到那些在國內上課的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裡?

這兩天我跟新府學老師們開會的時候,強調一個觀點——我們這所國際化學校首先培養的是優秀的人,同時,這些優秀的學生恰巧要選擇出國留學。

我們所提供的高收費教育,不僅僅爲了送學生出國;我們培養的目標是優質人才,這個目標既囊括了送學生出國,又囊括了學生的任何自主選擇。如果隨着形勢的發展,將來學生真的可能面臨兩個通道,一種直接出國,一種是選擇在國內的某某個大學,然後申請2+2或者1+3,晚點出國都可以,但是國內的合作辦學的興起,也證明了國家更加重視了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另外,很多大學合作辦學的項目大都是計劃外招生,針對高考落榜生和職場羣體,合作辦學的生源定位與國際學校的生源存在“不同域”的差異性。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國,中國解決了所有人口的“接受基礎教育的普遍性”問題,就解決了世界主流的教育問題,我們解決了中國的貧困人口問題和糧食問題,我們就解決了世界的主要糧食問題。

在這裡我引用一個鮮明的觀點——這也是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趙靈山老師說的——中國的教育發展,就是國際化教育,而且是國際化教育的主流之一。

這不僅僅是一個自信的問題,這也是教育實踐領域的一個基本客觀事實。

我編寫過2套教材——1套青年教師培訓教材《青年教師課程設計和教學實戰力培養課程》,一套學生教材《青少年生涯教育GPS導航定位課程》,我不是留學海歸,但是這些年我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學生,在世界名校裡有很多我的學生,我不是完全用西方國際化教育來影響了學生,我做的全部就是提供適合中國學生髮展的優質教育。我和我的同事們正在探索實踐的“中國優質教育”能夠讓我的學生可以比肩世界上任何區域的優異者。

前兩天,我在給學生開會的時候,送給他們一個祝福——“我對你們的要求不高,只比世界強國的同齡人強一點點。”這纔有意思,有挑戰,才能激發年輕人對未來的憧憬和實際行動。

Part 6

關於一些教育基本元素的漫談式分享

作爲校長,也作爲一名老師,我在世界各國的學校、包括全國各地的學校都講過課,我在過去的7年時間中也在不同地區支教或開展教學支持工作。可以說我在支教的過程中,花費的情感力量可能比在北京花費的還多。在甘肅張掖支教時,感受到張掖學生們的純粹樸實,當他們不能獲得更多優質教育資源的時候,會牢牢地抓住有效的資源去學習。我跟學生講,我可能記不住你們的名字,但是隻要你們任何人告訴我,是張掖學生,我一定會給你毫無保留的支持。當學生渴望學習,用自己的努力去享受教育資源的營養的時候,學生是非常可愛的,老師也非常有成就感。

所謂教育的普世化,首要的是社會職能,是一個責任,也是一個工作屬性。在這個工作屬性之上,如果我們能夠架設自己的道德的理解,融入社會價值觀和時代價值觀,那就形成了對教育的進一步理解。 我和我的老師們說過:選擇做老師不是選擇了一份職業,而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

我有幾個稱號——其中一個是“青年校長的成長教練”,我已經培養和支持了不少於10位國際部或民辦學校的校長,主任級的和老師級的,這20年間也不下百位了。

我很高興看到這些校長老師也在煥發着與我相類似的教育共鳴和共識,由此在這個不斷擴大的關於教育理念的傳遞中,滲透和抒發至其他的學生和更多老師身上,就形成了我們儘可能影響的局部的良性循環。每個教育從業者的責任和擔當,以及對學生們未來真正的關切,就是教育的普世化。

普世化的第二層次就是家長的Responsibility,家長的責任。孩子既是社會產物,也是家庭產物,有一個社會法律或者社會倫理所賦予的責任;校長的Responsibility:是在學生們“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的社會預演實踐中扮演責任帶動者的角色。

從教育的邏輯上來說,第一教育永遠是體育教育。不是體能,是體育教育。

因爲體育教育不是單純的運動,體育教育實際上是個人生理心理的全面健康發育和自然屬性的一種迴歸。如何利用空間資源供自己成長和生存,這也是體育教育的一部分;如何與自然界中自己的同類異類溝通相處,人類自身生存中,肌肉、骨骼、神經乃至於心理健康的教育,也是體育教育。

最狹義的纔是我們所看到的學校內部長跑、短跑、跳躍等方面的教育,這是兩回事兒。所以體育教育沒那麼簡單。很多人認爲體育教育好的人是運動員,不對的。體育教育好的孩子,他(她)的身心、包容度、抗壓能力、意志品質都會很強。體育教育是人格品質教育的基礎。

然後是審美教育,稱爲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在中學階段主要涉及唱歌、跳舞、繪畫。 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人人能歌善舞,會畫畫”。

我沒寫那麼多高大上,我的育人目標當中有一句話叫“人人能歌善舞,會畫畫”。我要求學生人人能合唱,人人會跳民族舞,而不是把時尚舞蹈放在第一位。

同時,我們注意到少數國際化學校中,在一些聯歡會、文化的活動上,高中生甚至初中生的女孩子穿着暴露動作性感,然後堂而皇之地把這些視頻然後發到網上,稱之爲學校藝術審美形式,說這就是藝術教育?當然不是!

有些網絡舞蹈不是不能跳,各種摩登潮流的舞蹈用不着拒絕,但畢竟學校就是學校,培養學生自立自尊的嚴肅教育在學校中被視爲最基本的起點。如果先學會跳民族舞,一些高雅舞蹈,偶爾在與學生自己年齡相仿的合適場合跳一些其他舞蹈,都很自然,也不會反對。

“能畫畫”是什麼概念?能畫畫不是畫山水畫、風景畫、人物畫動漫;

“能畫畫”是看見什麼畫什麼、且像什麼。

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首先要煥發學生的原始能力,不能在信息化時代退化。 現在有手機了,誰還背電話號碼?在BP機時代,在公共電話時代,我們都會把電話記下來,甚至背下來。

現在還有多少家長在5年之內查過《辭海》,我們的檢索功能和閱讀功能在退化。一出門就GPS,還有人看地圖嗎?甚至已經看不懂地圖了,方位空間感的退化。

現在還有多少孩子真正動手去勞作——“德/智/體/美/勞”。老師把一把鋸放手學生手裡,把這塊板鋸直了,有多少人做得到?

總有家長跟老師說,孩子從小花了多少錢做“感統教育”,實際上,你給孩子一把鋸,鋸10次,這是很好的“感統教育”,眼手合一就有了。

有學生會跟我辯論,說劉校長,我們從一出生就有手機和iPad,所以不能再讓我們回到傳統教育或者七八十年代的這種教育形式了。我同意。但信息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着學生的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和運動特性爲了所謂現代化而喪失。

作爲一個學校,老師們儘可能地把知識、智慧、以及美好賦予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於中國文化的國際教育才是有源之水,纔會獲得世界的由衷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