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研究表明,超過80%的孤獨症兒童患者都存在感覺處理方面問題,僅在孤獨症兒童羣體中。感統失調患者便是個不小的數字。因此,需要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兒童數量非常多。”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感覺統合學組主任委員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業治療科副主任劉曉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感覺統合技術作爲作業治療的一個亞類,爲發展障礙兒童教育康復提供了更多的治療維度和手段。而且,隨着臨牀研究的深入,也發現感覺統合治療對於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等問題都有顯著的治療價值,可以明顯改善兒童由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感覺統合失調引起的各種問題行爲,包括注意力分散、閱讀障礙書寫問題、社交困難、遊戲能力發展不全等。

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爲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北京大學醫學博士吉寧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感覺統合理論及相關技術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由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艾爾斯創立。上世紀90年代,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王玉鳳教授首先將其引入中國大陸,獲得了專業人員和家長的廣泛關注和充分認可。近年來,王玉鳳教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舉辦了感覺統合治療師技能提升線下實操培訓班,希望通過推廣嚴謹、科學、有效的感覺統合治療,提高感覺統合治療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幫助更多有發展障礙的兒童及其家庭。

“感覺統合理論有效地補充了對兒童神經發育相關問題的理解和認識,讓人們對孩子的各種症狀表現有了更深理解,避免了對孩子異常行爲的不解和誤會,以及因此導致的親子關係不和諧問題。”吉寧介紹說,以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康復實踐基地爲例,基地會接收很多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及學習障礙兒童,他們都需要感統治療。“爲了讓他們獲得專業、有效的干預,基地聘請了王玉鳳教授爲資深顧問,並基於王玉鳳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在其團隊指導打造了全套的感統干預課程,就是希望能讓專業的技術治好更多的孩子。”吉寧說。

目前,我國國內康復機構也越來越重視兒童感統失調問題。今年10月,劉曉佩對國內163家兒童康復機構做了感覺統合干預情況調查,發現在這些康復機構中,92%已經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64%開展了小組式感覺統合干預模式。但不可忽視的是,“只有43%的(被調查)康復機構的感覺統合治療師能夠滿足兒童的康復需要。49%的(被調查)康復機構雖然開展了感覺統合治療,但是由於治療師匱乏,兒童治療時間難以得到保障。部分機構選擇小組式感覺統合干預模式,也是爲了彌補治療師數量不足的問題。”

吉寧告訴記者,感覺統合治療因爲其良好的干預效果,以及看似門檻很低,導致了從上世紀開始,在國內遍地開花。“然而,真正能夠將經典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應用到實踐操作中的治療師卻少之又少;能夠在感覺統合干預過程中尊重孩子的反應,按照個體特徵,進行有目的有意義的遊戲活動、考慮其適應性反應等方面因素的治療師少之又少;能夠持續進步,積極研究感覺統合治療方法的研究者更是罕見。”吉寧說。

吉寧認爲,提高相關特殊需要兒童的教育康復質量,首先必須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養,推廣有循證的艾爾斯感覺統合理論的治療體系,從理論、評估、到治療實操,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和能力。其次,相關部門應出臺能夠規範感覺統合治療的標準化管理,在從業人員的入門資質上崗培訓內容、上崗資格考覈、在崗繼續教育等方面出臺嚴格有效的管理標準和模式,“纔有可能改變目前國內這一領域的治療亂象”。(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