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亂局之中的大陸臺商求生術

2018年,臺商面對蠢蠢欲動的貿易戰嚴陣以待,關稅還沒開徵之前,主要外銷北美的臺商們就紛紛飛往世界各地考察,盤算着應該要把部分產能遷往何地,同時將部分生產留在大陸,才能確保維持外銷利益,又不失去大陸龐大的內銷市場。

然而就在大舉往東南亞、南亞遷移,以爲能就此內外市場雙贏並穩定經營後,2020年初大陸又爆發疫情。在大陸嚴格的封城防疫措施之下,工廠迅速被迫強制關閉,也進一步加速產能遷出。

在這之後,臺商們認爲因應貿易戰所事先準備的全球佈局,能在疫情期間發揮作用,卻沒料到,新冠病毒隨後蔓延全球,並不斷變種造成好幾波災情,原本疫情控制穩定的新制造業大國越南也淪陷,不得不要求工廠關閉全力抗疫,最後演變成哪個國家最能控制疫情,就是最適合生產活動之處,如此大陸再度成爲首選。

這樣來來回回,已讓臺商,尤其是中小企業傷透腦筋,沒想到新一輪的挑戰緊接而來。近期大陸這一波限電力度前所未有,製造業密集的江蘇、廣東、浙江等甚至直接採取拉閘停電,且從八月中旬後逐漸加強,從「開五停二」、「開四停三」,一直到每個禮拜只能正常開工一天的「開一停六」。

如此一來,即使企業本身因應得宜,產能還能免受限電影響,但也難保供應鏈上其他配套廠不受打擊。面對即將交貨的一張張訂單、好不容易預訂的貨櫃即將靠港,企業們真是苦不堪言。

近期採訪一名在大陸經商超過30年的資深臺商感到非常無奈,多次脫口透露想幹脆少接訂單,甚至是不要做了的想法,纔不用受到缺電、訂單違約雙重夾擊之苦。話雖如此,他仍表示其工廠已經採取多項配套,由此可見仍不會輕易放棄。

綜合長三角、珠三角等臺商因應方法有以下幾種,首先是以發電機自行發電。大陸過去一直都因環保等問題減少電力供應,發電機已是企業基本配備。再來是錯峰生產,例如晚上非限電時間,就改至夜間生產,或是給員工加班費,要求「十一」長假期間加班補足產能。

還有一種則是調撥不同地區工廠產能,例如,崑山廠限電嚴重,就調到南通廠,蘇州限電嚴重,就調到無錫廠,這也再次凸顯應該多點佈局的重要性。

最新消息是,廣東、湖南等地已傳出將調整電費計價方式或上調電價,以因應不斷飆漲的煤炭價格,並引導企業錯峰生產。但這難免墊高企業成本。有臺商初步考慮以後或都以發電機自行發電,成本還比較低,但話鋒一轉,又提到發電機主要使用柴油,這又會遇到什麼問題還不知道。

雖然面對新冠疫情肆虐幾乎動彈不得,又必須應付大陸持續變動的經營環境,但總結來說,大陸臺商們仍在亂世之中,想方設法找出一條最適合自身生存下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