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視野-亞太開放型經濟的新格局

特別是APEC達成的關於促進全球價值鏈發展的合作戰略藍圖,不僅將推動亞太地區貿易投資便利化,強化亞太全球製造中心地位,更勢必將把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到新的更高水準,成爲促動亞洲經濟長久繁榮發展的新引擎。

事實上,價值鏈早已成爲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驅動力量。本世紀以來,國際分工愈來愈表現爲相同產業不同產品之間和相同產品內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環節之間的多層次分工。國際分工的範圍和領域不斷擴大,逐漸由產業間分工發展爲產業內分工,進而演進爲以產品內部分工爲基礎的中間投入品貿易(稱爲產品內貿易),從而形成了全球價值鏈分工。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對國際生產、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全球市場依存度日益加深,全球製造正在取代美國製造、德國製造、中國製造,成爲新的大趨勢。

過去10年中,亞洲對歐美出口所佔比重明顯下降,但區內貿易比重大幅上升,區內貿易更爲緊密。各國統計依存度指數等均不斷攀升,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APEC21個經濟體2013年GDP合計42.5兆美元,佔全球GDP 74.9兆美元的56.8%。

中國憑藉其相對亞洲其他國家較好的基礎設施、熟練的加工技術,相對日本等國較爲低廉的勞動成本,逐步成爲亞太價值鏈中最大的中間品輸出國,各國對中國的中間品出口具有明顯依賴性,亞洲也由此形成了以中國爲中心的跨國生產網路和新的雁陣模式。然而,中國在亞太價值鏈中整體產業增加值創造能力仍待增強。

從區域發展優勢來看,亞太國家經濟發展水準、發展階段有很大差異,而不少國家的產業結構和比較優勢又可以形成互補,亞太經濟體可以通過彼此市場的進一步對接,擴大需求規模,利用垂直專業化機制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專業化發展,從而爲構築完整的價值鏈創造條件,這將根本改變「南-南」、「南-北」貿易的傳統方式。

此次APEC貿易部長會議把「促進APEC全球價值鏈合作」作爲重點議題討論,並已達成了《促進亞太地區全球價值鏈發展戰略藍圖》和《全球價值鏈中的APEC貿易增加值覈算戰略框架》;通過了《建立APEC供應鏈聯盟倡議》,同意推動建設亞太綠色供應鏈網路,這些協定的達成很大程度上凸顯了以亞太價值鏈貿易爲特點的貿易新模式。

然而,亞太價值鏈的發展仍然面臨多重挑戰,促進亞太經貿一體化也還任重道遠。

目前需要一整套瞄準全球價值鏈改革的貿易政策的支撐,比如,貿易增加值統計體系的構建和完善,進一步降低中間品和最終品的進口關稅,簡化原產地規則和標準,加快自貿區規則和標準的統一,改進營商和市場競爭環境,提升創新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效率,積極延長中國國內價值鏈等方面都需要分階段、分步驟大力推進。

這將爲後續亞太實現區域增長聯動、深度融合埋下伏筆,打下基礎,並大大提升亞太價值鏈的價值創造能力,提升在區域與國際經濟合作中的地位和分工紅利,從而真正形成亞太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本文摘自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