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膠囊-通貨膨脹會捲土重來嗎?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 Vincent Bourdarie

過去兩週通貨膨脹的陰霾戲劇化地捲土重來,人們開始談起高通風險和聯準會逐漸緊縮。有三個因素:生產受到嚴重阻礙的經濟復甦、擴大刺激計劃所引起的通貨再膨脹(Reflation)以及原物料價格上漲。美國2年期平衡通膨率是衡量投資者如何透過債券決定未來通膨的指標,之前因投資者對未來兩年的通縮預期數值爲-0.93%,但通膨預期出現後反彈至2.38%。

在這種巨大轉變背後,有幾種機制運作。首先,與2008~2009年金融海嘯一樣,經濟體系的現金劇降引起通膨預期,投資者將錢投入以黃金爲主的抗通膨資產,此一情緒反映在金價漲幅。在金融海嘯期間,黃金從每盎司714美元漲至最高1,900美元,近期走勢頗爲類似,金價已上漲40%。不過,這次通貨膨脹預期並不是因經濟表現強勁,而是被視爲貶低貨幣價值貨幣政策所引起:通貨膨脹的恐懼反映出人們認知現金購買力喪失,在這種環境下,實質資產(大宗商品,房地產,基礎設施)纔是王道

經濟復甦也加深通膨預期。新冠肺炎破壞產能,供給減少加上需求強,即使是短暫的失衡也會拉高價格,重要產業新能源汽車科技產品的結構性需求更加速這種情況金屬價格全部上漲,農產品也是。通貨再膨脹也在發酵,全球刺激政策至少未來兩年仍會持續

投資者解讀聯準會接受通膨高於2%的長期上限,是認同通膨風險終將增加。但投資者須小心,這中間仍有許多誤解,通膨會攀升且某些領域將出現通膨,但都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的確,美國和歐洲的經濟體已經復甦,仍處財政刺激的麻醉中。但成長引擎是脆弱的,消費者在大量補貼措施下持續消費。沒有這些補貼,消費力道應會停止,並儲蓄因應不確定的未來。勞動市場若沒有政府資金的幫助,失業情況將會惡化,且恢復速度不會如此之快。公司債方面,由於企業可以用非常低廉的成本發行新債,公司已被充裕的融資資金所淹沒,有助避免破產,也不會造成金融系統危機。我們都知道這不是危機的正常劇本,需要回到這場危機的現實

在目前環境下,幾乎沒有持續的通貨膨脹風險,而通貨緊縮是風險。資產價格將因貨幣政策惡化而受益,但只要央行保持信譽,通膨將繼續受到經濟動能的推動,只是它是脆弱的。公債利率將面臨短期壓力,更多的赤字意味着更高的發債量,並將推升殖利率,但在疲軟的經濟環境和持續大幅寬鬆的貨幣政策下,殖利率將回到緊縮水準,投資者將繼續把資產轉往高風險資產。對外國投資者而言,與在自己國家所能獲得的收益相比,美債在對衝避險後的殖利率仍具吸引力。最後,美國殖利率曲線急劇上升將對美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經濟也尚未到聯準會採行緊縮的階段低利環境將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