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歷史上:通貨膨脹如何解決?還有人認爲通貨膨脹會自己消失?

歷史上通貨膨脹都不可能完全解決,政權更迭也並不可能是通貨膨脹消失。歷史上的通貨膨脹從來沒有一次是完全解決的,即便是美國羅斯福新政,大體上控制住了整個國家的經濟局勢,美國的經濟復甦。通貨膨脹在此後的數十年時間裡也沒有得到徹底根治。

只不過是美國經濟大範圍復甦而導致產量和消費量增加,一定程度上稀釋的通貨膨脹,很多經濟和政治的問題並不是說能夠解決,而只是把它做出一個平衡。只要世界的蛋糕出現穩定增長,那麼通貨膨脹就相當於解決了。

換句話說,通貨膨脹是永遠也無法解決的。我們只能在不斷做大蛋糕的道路上去稀釋它,這也是很多國家(正常國家)唯一的處理方式。要不然就是 飲鴆止渴

當然還有另一種處理方式,就是去社會工業化,去城市化,實施農業化,最典型的就是民國末年通貨膨脹而導致國家經濟崩潰。解決方式是取消社會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重新分配土地,維護小農經濟。一切社會資源並不是通過買賣,而是通過平均化的有限分配去解決當時的通貨膨脹危機。

這種方法也很有效,但是所付出的代價也很大。那就是這個國家必須在相當長時期以內隔絕與世界的交往。必須要保證自己爲數不多的社會資源進行有效分配,以此來保證社會上的供給與需求處於一個較低的水平線上。也就是說,要把整體民衆的生活待遇壓低到不能再壓縮的時候。脆弱的社會能夠長期存在。

但最終還是要通過對市場的重新引入,重新回到國際主流社會。這雖然能夠解決通貨膨脹問題,但是也必然導致這個國家在此後數十年的經濟發展中落後於國際平均水平。而且這麼做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在國際資源方面,國家絲毫都沒有掌握的可能,唯一能夠解決通過膨脹的手段就是隔絕與外界。經濟的往來做到那一步的平均分配。

雖然在重新開放市場以後可以維持一定時期的經濟高速成長,但是經濟增長隨之而來的又一次通貨膨脹又會出現。如果這種經濟體最終沒有實現國際化升級,到一定程度以後又會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如果得不到國際救助,那麼唯一的辦法還是重新平均分配使用有限的社會資源進行暫時化的國際隔絕 。

也就是將資源分配的邏輯以40年到70年爲基準,一次又一次地輪迴。市場與計劃顛倒而行,保證通貨膨脹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但是這無疑會增加這個國家在未來國際競爭方面的難度和成本。對於一個大國和主要經濟體而言得不償失。

此外,在客觀層面上,通貨膨脹而導致的政權更迭並不能夠使通貨膨脹消失。之所以一個新興政權能夠處置通貨膨脹,主要還是因爲它可以毫不猶豫的觸動,曾經的政權即得利益者,將他們的錢放在社會上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平衡分配。

只要穩住大局,那麼處理通貨膨脹和日後因爲絕對平均分配而導致的社會問題就會容易得多。但並不意味着通貨膨脹就能解決。此外,任何一個新興政權在絕對平均分配的時候都會佔據相當大的優勢。只會把既得利益者的一部分財產分配給社會,而自己保留其主幹,保證特權階層可以長期控制整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