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流量者獲罪,唯流量論當休矣

牛春梅

中國裁判文書網日前公佈了“星援”APP開發者蔡坤苗的判決書,其因提供侵入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一審獲刑五年。這也讓2018年某流量明星“一條微博轉發過億”事件塵埃落定。

據判決書顯示,蔡坤苗公司只有幾個人,但在開發運營APP一年時間內,獲取充值金額600餘萬元。收入如此誘人,難怪蔡坤苗會鋌而走險。誘惑背後還是一個畸形市場對於流量的渴求:無論真假,只要看上去很美就行。

近些年,資本着力打造了一個“流量怪圈”。推出一張漂亮面孔,給他一個亮相舞臺,吸引一批粉絲。這樣還不夠,還需要用一些搬不上臺面的方法制造流量和虛假的繁榮,以流量爲槓桿去撬動各種代言影視資源最大化的獲取利益。“一條微博轉發過億”背後有着多少真金白銀的收入,也許超乎我們的想象

對於流量的追捧和迷信,還不乏粉絲的畸形助力。我喜歡一個明星,他在我眼中是最好,我還要讓他在所有人眼中是最好。無法左右和捆綁他人的喜好,那就用數據說話,出錢出力去刷數據。可是人肉刷數據畢竟力量有限,這就自然而然的催生了一個個“蔡坤苗”。這就使人不得不發問,你喜歡一個明星到底是喜歡他本人,還是那些靠粉絲自己製造出來的“皇帝新衣”?不得不說當代粉絲的自我麻醉能力太強。

可是潮水退去,誰是真正的流量,誰是虛假的繁榮一看就知道。我們知道許多所謂的頂流,靠着粉絲賣力吆喝,也許能夠拉動一本雜誌某一期的銷量增長几萬冊,也許能夠讓一個電子專輯有着不錯的銷量,畢竟投入還不算多。可是到了真正市場化產品面前,流量就“流”不動了。所謂的頂流參加的影視劇,往往慘淡收場,過去這幾年多少盲目相信流量的作品都死在了沙灘上。

真正的流量不是刷出來的,以今年的春節檔爲例,《你好,李煥英票房超過50億元,《唐人街探案3》票房超過44億元,《刺殺小說家》票房接近10億元……這裡頭沒有一個所謂的大流量明星的身影,說明了什麼?而張小斐這樣沒有流量的演員,反而可以通過真誠的表演、溫暖的笑臉在短短7天之內,就從十幾線開外的演員成爲真正的明星和頂流。也只有這樣的演員,纔可以對所謂粉絲的要挾毫不在乎,因爲她不是粉絲製造出來的明星。

所以我們說,什麼是頂流,好的演技、好的唱功、對行業敬畏、對觀衆的真誠纔是顛撲不破的吸粉利器。都是這樣的明星,哪還有“蔡坤苗”們發財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