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走在創新研發的路上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長、三電業務帶頭人代康偉榮獲“全國勞動模範”。

拿下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連續兩年獲得“中國心”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最高獎項,打造全球首款乘用車模組動力電池,取得全球首家TMMI-3認證證書,攻克全地形模式越野模式開發難題……8年來,代康偉帶領團隊,一直在三電核心技術領域奔跑、攀登。

2008年,代康偉加入北汽集團,成爲當時爲數不多“科班出身”的新能源汽車開發工程師。2013年,她開始專注純電動乘用車研發。

在完成VCU(整車控制器)、BMS(電池管理系統)開發後,三電團隊面對的是一道重要的選擇題――MCU(電機控制器)是自主開發,還是找供應商開發?“如果我們這次不努力,以後連努力的機會都沒有了。”在覈心技術研發上,代康偉帶領團隊做出了關鍵抉擇。

電機控制,從不轉到轉是一個門檻。但兩三個月過去了,電機還是沒有轉起來。“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就不能後退,沒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如果有,那就加倍奮鬥。”代康偉對團隊,也是對自己說。白天台架試驗、晚上總結討論,夜以繼日、孜孜以求……直到有一天,電機轉動了!

經過努力,三電團隊完成了兩代動力電控產品平臺開發。2014年搭載整車上市,當年銷量就突破5000輛。2015年,“C30純電動乘用車關鍵技術集成開發與應用項目”斬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山頂攀登的道路上,挑戰只會越來越大。

2015年,代康偉接觸到功能安全技術。電動汽車越高級,電子零部件就越多,一旦高安全等級控制器失效,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傷害。代康偉敏銳地認識到功能安全技術在未來電動汽車發展中的關鍵作用,決定在國內率先立項啓動研發。

“就像當時我們做電控系統一樣,一切從零開始。”代康偉回憶道:“沒有可以借鑑的整車功能安全風險評估經驗,沒有三電功能安全系統設計方案,沒有支撐開發的工具鏈和芯片……”

代康偉一直用“爭先”的精神激勵團隊,“爭先,就是要敢於定義目標,然後不退不讓。”目標,就是一束光,引領着人們在黑暗中跋涉。

在國內找不到同行者,代康偉就直接找到德國萊茵TüV集團,探討電動汽車功能安全的標準與認證問題。最初的進展並不順利,德國萊茵不瞭解電動汽車,代康偉團隊不瞭解標準。在代康偉的推動下,雙方簽署戰略協議,共享知識,成就了一段合作佳話

2017年6月,項目團隊成功將功能安全標準導入三電控制器產品開發。2017年,先後獲得德國萊茵頒發的“ASIL D級”功能安全流程認證證書以及動力電控產品MCU、VCU和BMS功能安全產品“ASIL C級”認證證書。北汽新能源成爲國內唯一一家完整自主掌握電動化功能安全產品及流程技術的整車企業,達到了世界級水平。

在做項目的同時,代康偉更看重建體系、建流程、建規範。目前,她帶領的團隊已經申請專利5482項,完成1700多項企業標準,參與80多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

2020年10月28日,北汽新能源又一次登上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的領獎臺。由公司獨立完成並申報的“電動汽車三電平臺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得中國汽車工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這是對代康偉帶領的三電團隊的肯定。電動汽車開發技術不斷迭代,所以在這個領域,永遠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參考。代康偉定義目標的方法就是問自己:“如果我是一名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性能?油車已經做到的,電車做到了沒有?”

秉承着這樣的理念,完成高性能動力總成開發項目、通過系統集成創新提升能量密度從而增加續航里程、通過動力電池熱管理精準管控延長電池壽命……代康偉始終帶領團隊走在創新研發的路上。

12年,代康偉從一名大學畢業生成長爲帶領500多名研發工程師的三電技術帶頭人。“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指引下,在一個重視研發和創新的企業裡,纔會有我和三電團隊的成長。”成爲全國勞動模範,代康偉覺得擔子更重、責任更大,“我要以更好的業績回報北汽,回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