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知識和技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近大衆

轉基因食品安全嗎?”“DNA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變化?”……12月4日,由果殼主辦的2020年農業生物技術科普大賽決賽在京舉辦。據主辦方統計,大賽預賽自今年7月25日啓動以來,吸引超過5.5萬人參與線上比賽競答,選手涵蓋各年齡層

大賽選用貼近大衆實際生活、廣大消費者日常需求的方式,用更有趣、親民科學知識內容吸引更多大衆參與到破除現代農業生物技術謠言活動中來,拓寬了科學下沉、破除謠言危害的實踐路徑

歷經四個多月的預賽選拔,50位選手從5萬多名線上參與者中脫穎而出,在總決賽賽場展開角逐,最終決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分別獲得華爲 P40 5G手機、華爲 MatePad和骨傳導藍牙耳機。除了參賽選手,來到現場觀衆也踊躍參與到了搶答環節

科學松鼠成員、食品工程博士、《吃的真相》系列圖書作者雲無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朱鵬宇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金兼斌專家學者到場指導、點評。

據介紹,經過近年來農業生物技術知識的科普工作和謠言破除工作的推進,本屆選手相比前兩屆大賽選手,對轉基因技術等現代農業生物技術有了更加理性的認識。例如在決賽現場,題目“DNA進入人體後會發生什麼變化?”,有接近80%的選手回答正確。

然而,部分公衆難免對轉基因食品等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生產產品缺乏科學的認知。對此,大賽專家從科學視角出發,爲現場的選手和觀衆朋友們講解了我國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術的支撐體系,並指出:通過安全評價、獲得安全證書的轉基因食品,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評估,是可以保障安全的。

“判斷一種食品是否安全,需要通過比較來判斷。安全是相對的概念,即便是經常食用傳統食品,也不能保證任何情況下對任何人都絕對安全。在開發轉基因作物過程中,把轉基因作物與相應的非轉基因傳統作物進行比較,如果確定兩者具有實質等同性,即轉基因操作沒有給作物增添風險因素,那麼該產品就是合格的。”在現場,雲無心評指出。

大賽組委會表示,這些農業生物科技知識因爲其專業性學術性,使得公衆往往缺乏接觸的機會途徑。讓科學知識和技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走近大衆生活,並引導公衆更理性地認識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這也正是大賽組委會舉辦本次比賽的意義所在。(記者 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