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攬儲:大行淡定小行貼錢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張玉潔)“我們沒有4%以上的產品,最高的產品三年期3.85%,10萬元起存。您可以在手機銀行操作。”在北京某股份網點,沒有想象中的米麪油和熱情迎客大堂經理淡定回答令中國證券報記者有些意外。

每年歲末是銀行力拼來年“開門紅”的關鍵期,攬儲是重點戰役之一。以往,爲完成存款任務,銀行送米麪油、定製產品等做法層出不窮。不過,今年情況與往年有所不同。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期走訪北京多個銀行網點後發現,利率上浮幅度不及往年,線上渠道成爲各銀行的發力點

高息產品變少

中國證券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網點後發現,利率在4%以上的存款產品難見蹤影

“3年5萬元起,定存利率3.85%,這是最高的利息了。”農行北京分行某網點大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當中國證券報記者詢問是否有收益率在4%以上的產品時,該經理說,預期收益率在4%以上的只有銀保合作產品,需存滿5年。

民生銀行某網點大堂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以往還有4%以上的存款產品,但今年監管力度加強,這種產品已經沒有了。目前,北京大多數銀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差不多就是3年期、利息3.85%,5萬元至10萬元起存。

高息產品變少,一些銀行網點推銷理財產品等其他產品的熱情蓋過攬儲。中國證券報記者在華夏銀行北京郊區某網點看到,大門口最醒目和最多的廣告是該行發售的理財產品,這些產品預期收益率在4%至5%左右。該銀行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存款利率不高,爲留住客戶,銀行會向儲戶推薦預期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和銀保合作產品。“不管怎麼樣,先把客戶留住。”該客戶經理說。

在利率差不多的情況下,渠道、知名度佔優的大行在獲客方面壓力不大。前述農行大客戶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3年期3.85%的產品不一定有額度,需儘早確定才能搶到。中國證券報記者詢問了多家股份行和城商行網點,這類利率水平的產品份額充足,通過手機銀行或線下網點即可辦理

淡定背後有原因

大中型銀行“淡定”攬儲,背後原因何在?多位銀行從業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既有監管政策的“緊箍咒”,也有銀行現實經營層面的壓力。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存款穩步增長。由於今年信貸投放量較大,銀行派生存款規模充裕。監管政策切實壓降結構性存款,高息存款佔比下降,銀行體系整體負債來源保持穩定,存款利率保持穩定。

近期,六大國有行齊發公告,自明年1月1日起,對“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計息方式調整爲“按照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全國性股份行北方省份分行行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她所在的銀行近期大力儲蓄,爭取爲2021年全年業務打下良好基礎。隨着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轉換完成、金融讓利實體經濟基調不變,預計2021年息差還將收窄。“銀行資產端回報下行,我們需要謹慎考慮負債成本,高成本攬儲不具有持續性。”這位行長說。

線上火爆喜憂參半

線上渠道成爲銀行攬儲主戰場,但火爆背後喜憂參半。通過線上渠道,銀行產品信息和服務可直達客戶,正推動着銀行向綜合營銷轉型。而硬幣的另一面是,互聯網渠道成爲部分小銀行的攬儲神器,高息、起存金額低成爲賣點。這說明部分小銀行獲取低成本負債仍有難度。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某國有行網點大堂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冬天室內空氣流通差,出於疫情防控的考慮,建議客戶儘可能使用手機銀行辦理相關業務。”

藉助互聯網平臺和各種補貼,部分中小銀行得以把攬儲的“觸角”伸向全國。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多個平臺看到,一些3年期定存產品利率在4.1%左右、50元起存,這吸引了不少儲戶的關注,甚至有自媒體平臺對這類存款產品進行評測和引流。

部分產品還疊加“加息券”,實際利率更高。某平臺一款5年期存款產品的利率達到4.875%,每筆申購成功的訂單均可獲得年利率3%的“加息券”。加息時間一般爲180天,且該存款產品50元起存。這一產品若存滿5年,實際利率約爲5.36%,已經突破利率自律機制下同期存款利率上限。

對於這些中小銀行掏錢“賺吆喝”的行爲,易誠互動首席業務官孔繁強表示,地方性中小銀行生存壓力加大,加之今年疫情影響,提高或變相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存和獲取客戶是自然的選擇。不過,有銀行業分析師表示,隨着明年上半年低利率的同業負債陸續到期,以及在激烈的存款競爭下,銀行發行定期產品吸收存款,銀行負債端成本上行壓力仍在。中小銀行若持續以較高成本吸儲,恐將對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