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銀髮時代如何找準財富管理的“守夜人”?

過去30年,全球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從6%躍升至9%,宣告全球已整體進入了老齡社會。在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尚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如何幫助老年人遠離“老後破產”風險?老年人羣體應如何找準財富管理的“守夜人”?

11月7日,金融學博士資深財富管理研究專家植信投資研究院副院長劉濤做客新湖財富大師直播間,帶來《銀髮時代如何找準財富管理的“守夜人”》的精彩分享,爲新湖財富的廣大客戶深入解讀了老年人羣財富管理的目標與路徑

專家精彩觀點

我國老齡人口規模很大

我國老齡人口的規模很大,2019年末,我國60週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54億人。2020年10月,民政部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5到10年後,隨着第一代獨生子女父母進入中高齡,我國將迎來一波養老照護的浪潮

我國老齡化速度快世界平均水平

1990年,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還只有5.3%;2000年前後,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達到7%,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2019年,這一比例升至11.5%。與全球平均每十年提升1個百分點的速度相比,我國平均每十年提升2.1個百分點。

造成我國老齡化速度快於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人均期望壽命大幅延長。得益於經濟高速發展、醫療水平持續改善等原因,1990年至2019年,全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68.55歲增至77.30歲,增幅爲8.75歲。在醫衛條件更好的一線城市,人均期望壽命已接近甚至超過歐洲和北美平均水平。二是出生率持續低迷。1950-1955年、1990-1995年、1995-2020年,我國人口出生率分別爲42.5‰、17.4‰、11.9‰。

生命週期假說模型人生春夏秋冬

生命週期假說模型是美國經濟學家莫迪利安尼等人提出的經典“收入-消費理論。它將人的一生劃分爲青年、中年和老年三個階段。青年時期,儘管勞動收入低,但預期未來收入增加,人們敢於將絕大部分收入用於消費,甚至是舉債消費;進入中年,勞動收入持續增加,此時一方面要償還年輕時的負債,另一方面還要將部分收入儲蓄起來用於養老;老年退休,勞動收入直線下降甚至趨近於零,但消費支出依然發生,此前積攢的儲蓄被逐步消耗殆盡。

在財富管理領域,該理論可引申出來的一個含義是:即便在老年階段面臨勞動收入減少甚至消失的困境,但只要善於理財,就可以將中年階段積累的儲蓄盤活,繼續獲得穩定的投資收入,持續保障消費支出,避免“坐吃山空”的結局

找準財富管理的“守夜人”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部署了2020-2050年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工作任務,首當其衝的就是要“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對於尋求機構理財的老年人羣而言,建議要做到四個“不看”和十個“要看”。

四個“不看”:

不看產品收益率有多高;

不看剛兌、保本、保收益等承諾(與資管新規要求相悖,得不到法律保障);

不看機構是否經常請明星站臺代言

不看銷售人員對您曲意奉承、百依百順

十個“要看”:

是否爲正規持牌金融機構;

是否爲相關財富管理行業頭部機構;

在行業中是否具備多年的良好聲譽口碑

接觸的理財顧問是否專業敬業、正直;

所代銷的產品是否來自行業領先的券商、信託、基金等機構;

是否具有央企、國企血統或大型集團背景;

高管人員絕大多數是否都具備資深金融從業經驗;

風控、合規團隊是否來自於大銀行等專業機構;

是否擁有行業一流的專業研究團隊;

資金去向,即所投資產標的是否清晰明確。

植信投資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始終將目光瞄準在經濟走勢和財富管理髮展的最前沿,通過全方位專業深入的研究分析,從中探究私人銀行的發展規律,賦能新湖財富不斷優化資產配置策略,爲高淨值人羣提供務實可期的投資建議。自成立以來,研究院真正做到了將理論、政策、市場融爲一體,成爲我國財富管理行業的重量級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