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鳳梅:加強中醫藥科學研究 爲全球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新華網北京11月18日電(孫慧)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應對此次疫情的一大亮點。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開始,連花清瘟、藿香正氣中成藥被多次推薦使用,爲臨牀治療提供了方法和策略。中醫藥在治療新冠肺炎上有哪些優勢?連花清瘟、藿香正氣等中成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哪些作用?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博士生導師連鳳梅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就上述相關話題進行了分享。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博士生導師連鳳梅做客新華網

新冠肺炎屬“寒溼疫” 秋冬季疫情防控仍需加強

新華網:目前,中國抗擊疫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全球疫情仍然嚴峻,很多專家判斷,秋冬疫情可能會出現反彈,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樣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連鳳梅:中醫講致病是有外因的,一般把這個外因叫做邪氣,對於疫病來說,更是強調其邪氣,在疫情暴發初期,仝小林院士帶領團隊奔赴一線,通過調研認爲,新冠肺炎是“寒溼疫”,“寒溼疫”有兩個特點,一是寒,二是溼。因爲溼寒大多屬於秋冬寒冷的季節,所以對於新冠肺炎疫情,我認爲秋冬季還是有可能發生反彈,大家要引起關注,不能掉以輕心。

新華網:中西醫結合救治是中國方案的亮點,請您談談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在治療新冠肺炎上有哪些優勢?

連鳳梅: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對中國乃至全球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爲應對此次疫情的一大亮點,當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了常態化。在疫情暴發初期,中醫藥全面介入,深度參與。我們團隊把前方所有數據收集起來進行研究,尋找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療效,觀察其特點。其實,中醫藥的效果體現在治療過程的各個角度,但是具體體現在哪,我們團隊進行系列研究,如我們在武漢武昌區的一個社區,對疑似或者確診的輕型患者發放幾萬例中醫藥配方顆粒,“寒溼疫方”也叫武漢“一號方”。通過數據收集發現,服用過武漢“一號方”的輕型患者轉重率非常低,而沒有服用中藥的患者轉重率存在一定比例,差別較爲明顯。

對於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我們對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所收治的全部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做了一個分析,發現服用過中藥湯藥的新冠肺炎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顯著降低。

此外,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有“復陽”的現象,雖然“復陽”的原因還沒有研究清楚,但我們還是不希望有“復陽”的情況出現,因此,對治癒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服用中藥方進行鞏固病情,發現患者復陽率降低。可以說中藥在治療新冠肺炎各個階段都發揮了明顯的作用。

辨證論治凸顯中醫藥抗疫優勢

新華網:您最近發佈了一篇名爲《藿香正氣滴丸、連花清瘟顆粒治療COVID-19的療效:隨機對照試驗》的論文,請您談談研究背景和研究結論?

連鳳梅:我們的論文是發表在美國的《藥理學研究》雜誌上,這個雜誌的影響因子是5.893。這篇論文中所提到的藿香正氣、連花清瘟,是新冠肺炎診療指南中所涉及的中成藥,納入指南是專家共識,但是不是有循證支持呢?給予這樣的考慮,我們的研究理論從“寒溼疫”角度進行探討,藿香正氣是祛溼的藥,連花清瘟用於發熱、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等,這兩個藥不論是在臨牀上還是在大家的認知上都很普遍了,因此基於寒溼疫的理論和這兩個藥作用的特點,我們設計了這個研究項目。

研究分爲三組,第一組是不用藿香正氣、連花清瘟這兩種中成藥;第二組是在基礎用藥上加入連花清瘟;第三組是在基礎用藥上加入了連花清瘟和藿香正氣,藿香正氣是祛溼的關鍵點,這是研究背景。

研究的目的,第一是先看下指南里提到的這兩種中成藥是否確實有效,第二是看下新冠肺炎屬“寒溼疫”的理論是否正確。此項研究案例有292例,按上述三種情況進行分組,三組結果顯示,加上中藥對病人症狀的改善是很明顯的,並且降低了抗生素的使用率,沒加中成藥轉重率是11.1%,隨着加入中成藥我們發現,如第二組加上連花清瘟後轉重率爲8.6%,在這個基礎上又加了藿香正氣,發現轉重率進一步降低爲1.6%。

研究結果顯示,中藥對新冠肺炎病情的阻斷具有一定的優勢,明顯改善患者愈後,以藿香正氣的加入爲最佳。

新華網:您在論文中提到“藿香正氣滴丸”這款中成藥,請您談下藿香正氣滴丸的研究情況?

連鳳梅:首先,研究中提及的連花清瘟善於解毒、清熱,而藿香正氣滴丸主要是祛溼,所含的藿香、白芷、厚朴等都是祛溼藥,而且藿香不僅有解表化溼的功效,還有個很明顯的特點是理氣和中,新冠肺炎很多患者表現出胃腸道不舒服,藿香正氣滴丸在這方面發揮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藿香正氣滴丸中含有的厚朴,對祛除胃腸道溼邪有很大的作用;第三藿香正氣滴丸中含有的紫蘇、白芷、陳皮、茯苓等都有很好的祛溼作用,整個處方以健脾去溼爲主。祛除溼邪對於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有很大的優勢和好處,我們的研究也證明這一點。

從網絡藥理學研究的角度也發現,藿香正氣滴丸裡面的有些成分也影響了新冠病毒所形成的各個病理環節,有一些對免疫的影響、對病毒複製的影響等各個通路,但具體到哪個通路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新華網:藿香正氣的劑型分爲很多種,爲什麼您的實驗要使用滴丸,這種劑型有哪些特點?

連鳳梅:藿香正氣滴丸有幾大優勢,首選從工藝的角度來件,它用了一個特殊的工藝形成了一個很小的滴丸;第二具有溶解相對均勻、吸收快等特點;三是質量穩定。我們當初做研究的時候由於前方天氣又溼又冷,很多患者有不舒服的表現,滴丸吸收得快,能夠快速緩解症狀,基於這些特點我們選擇了藿香正氣滴丸,實際上滴丸也是臨牀上比較常用的劑型。

精準挖掘中醫藥價值 充分發揮獨特作用

新華網: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於中醫藥抗疫您還特別關注哪些方向?

連鳳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得比較突然也比較嚴重,大家有點措手不及,此次發表的論文研究採用的是隨機對照臨牀試驗(RCT),其餘的研究是基於臨牀上不太乾預的隊列研究的模式,按國際證據級別來說RCT方式獲得的證據級別比較高,而隊列研究獲得的證據級別相對來說比RCT稍微低一點,中醫藥其實有很多好的療效,但是我們拿到的證據確實還不太多、不太夠,從中醫的角度來說不止這樣,因爲中醫藥好的療效,我們應該用更科學的數據向世界說明,篩選出更好、更適合的藥,精準的找到它特別好的成分,爲世界新冠肺炎疫情貢獻中醫藥力量。我認爲這是我們中醫人最關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