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淺談藝術家十力

藝術史老師黃河在臺灣藝博會的演講中歸納偉大藝術家需要具備的十個力,詮釋的很好,不過很少人能以偉大藝術家爲目標,但是否可以從藝術中學到如何成爲一個不虛此生的生活家呢?

答案是令人振奮的,原來人人都可以做到!尤其在這個世界烏雲罩頂、天天上演令人不堪的醜劇人間,我們如何活出一個人的藝術人生?對自己對他人都格外重要!

究竟是哪十力?又如何跟我們有關?且讓我道來:

1、觀察力感受力

藝術創造無用之物,但因爲它沒有跟特定效用連結,就可以有無限可能。破除既定認知視野也就啓動另類觀察力!日本有路上觀察學,專門觀察被遺棄無用卻仍然存在的街物,就是運用藝術眼光觀察。我在任何音樂設法觀察其中的形體、故事,我在任何裝置中發展它的背景音樂及視覺中展開的音樂性

至於感受力,感受力是一種內在資料庫漣漪效應,當你的人生閱歷愈深厚、圖像經驗愈豐富、生命理解愈深入,你的資料庫就愈活化愈容易跟外界深度共振,淺意識潛意識阿納耶識一起開動!感受力就能提升!所以感受力來自生活的豐富性,勇敢走出舒適圈才能提升感受力。

2、獨特的藝術思維能力

藝術思維能力是靠長期不斷鍛鍊一種情境而來:「以最經濟的方式創造最大的影響、以無人想像之境創造最多的可能性」。藝術家如此,具有藝術思維的其他人也是如此!能夠多看展多聽策展人、藝術家解說、交流,任何人都可以提高這種能力。

3、豐富的想像力

想像力是跟幽默感有關。對萬事萬物都要有幽默感、想盡辦法製造不一樣的狀態就能豐富想象力。挑戰自己的傳統認知,製造熟悉卻又陌生的情境,是訓練想像力的好方法,多看現代舞蹈戲劇,也是激發自己想像力的練習,國劇一桌二椅,演出各式各樣行爲場景,豈非抽象概念藝術?當代舞團「極相林」用肉身創造生態演化的歷程,都可以拓展我們的想像力!

4、驚人的記憶力(對經典圖像與藝術脈絡的掌握)

這一點就是要常用記憶,常用常說常分享常討論,是唯一方法!靠文字的人必須筆記就如同畫畫的人必須素描,都是一種記憶的方式。人要經常練習把表層技巧變成默會知識,纔是增加記憶的良方

5、精密的藝術執行技巧(心手合一的能力)

我想,任何專業都要做到心手合一,寫文章、畫畫、做雕塑,創作音樂,都一樣。我印象最深刻是徐永旭的折陶土餃子皮堆疊藝術。他捏餃子皮的手指每天捏數以千計的陶土,然後窯燒,有時在來不及送窯前因引力及溼度,整座就坍了。這要練到何種境界才能心手合一?

6、源源不絕的原創性生命力

這句話最具象的是畢卡索,他每一個時期都有創作的風格成爲經典,具有不斷創造引領同期畫家的作用。拿我自己來說,儘管在媒體做了30年,但每段落都有自己的創造性創作,例如在編輯部任職時,有很多當時的創新:

早期,針對單一社會議題的系列報導專欄組);中期,數據圖表輔助新聞(經濟研究室);後期,即時漫畫詮釋新聞(總編輯)。在總管理處首次完成臺灣個人電腦生產系統及自動產生文字資料庫(資訊副總)等等,直到今天,我從來沒有做me too的事,我只要求自己做獨一無二的事,在每項工作都要超越既有基礎,改變原本樣貌,基本上也是力求保持源源不絕的原創性生命力。

7、高超表現力

所有的藝術家都在用形式表現某種內在的意圖,因此表現的是否高明?是否超越前一個高峰?就成了不凡與平庸的分界線,而且一旦一種表現方式被提出,追隨者就再也超越不了。這就是高超的表現力,達文西、林布蘭、塞尚、克林姆、默克、梵谷張大千吳冠中趙無極,他們各自創造了具有長期存在感的辨識度可以跨過幾個世紀,意味着他們高超的表現力成爲經典。

8、統馭力(能夠駕馭空間佈局,排兵佈陣,完成藍圖之力)

我們看董陽孜書法作品,同樣是「念奴嬌」兩幅並列,就可看出不同,一幅文字佈局凝重內斂一幅殺氣四射,第一幅書法,用的點點多,若擊鼓聲,爲決戰前的凝沈之氣。後一幅線條幹脆動感十足,乃短兵相接鏗鏘之聲!

即使是同樣的書寫語境,但卻可駕馭不同圖像,是爲統馭力。

藝術如此,人生又是如何?每個職場階段,你有站上至高點,在你的戰場上排兵佈陣進退有序,能掌控全局嗎?一個職位,一個事業都像一件藝術創作,你的佈局直比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是iPhone的手機統合資訊力?這是商業的綜合統馭力。

9、令人難忘的存在感(具有跨時代的辨識度、個性化及符合該類型的審美觀

現代人常常刷存在感,愈愛刷存在感的恐怕是愈少有令人難忘的存在感。因爲欠缺廣大民衆的辨識度。影歌星有較高的辨識度,但他們缺乏的是高頻能量的審美觀,未能成爲難忘的存在感。德蕾修女甘地曼德拉、甚至梅克爾,都有更令人難忘的存在感。

人生,若自身有強大的存在感,根本不需要刷存在感,因爲你在廣泛的領域與世代都有某種符碼化的存在感。

10、承先啓後的傳承力(對後世藝術家的影響力

這當然是歸納像畢卡索、張大千等人的特質而來的。

藝術是在最大的時空發揮最大的影響力,能傳承的東西、無論是真是善是美,都一樣,端看能傳承多久。事業不也是如此?

我們在短暫的人生是否能留下對人有益的事蹟,讓後代可以說「我也要跟他一樣」?也就是我們的傳承力多寡!

看完這十力,一般人雖然不從事藝術,也一樣可以藉由偉大藝術家的十力,來安排使用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