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房企破產潮來襲? 專家:擴大規模或是生存大前提

標題:“小而美”變“小而沒”? 專家:中小房企擴大規模或是生存大前提

來源:中國證券報

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今年截至6月8日,房地產企業的破產數量已達209家。

專家表示,儘管從4月份起房地產各項指標觸底反彈,整體市場開始出現復甦跡象,但對中小企業來說,形勢依舊艱難。宣佈破產的房企以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的三四線城市中小型房企爲主。分析人士稱,未來中小房企若想贏得生存空間,進一步擴大規模或是必經之路。

中小房企生存空間遭擠壓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認爲,未來房企破產數量或繼續增多。一方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頭部房企將佔據更多市場份額,進一步擠壓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間。隨着中小房企市場競爭壓力加大,容錯率也將變得更低,一些實力不濟的中小房企最終將會被兼併或走向破產的邊緣

另一方面,此輪調控宏觀層面堅持“房住不炒”政策杜絕房地產行業“大水漫灌”。“拿地受限、銷售承壓、融資受阻多重壓力疊加,易導致房企資金斷流,面臨債務違約,更嚴重的或將導致破產重組。”丁祖昱說。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後,很多大房企、國企都迎來轉機,但部分中小型房企沒能熬過最難的時候。中小企業往往實力不足、資源匱乏、經驗有限。

例如資金充足、融資成本低的國企以及部分區域深耕的規模房企已經提前在疫情期間“逆市佈局”。而小企業沒有資金支撐,企業發展受到影響,反過來又會影響融資,陷入惡性循環。

規模將是無法規避的大前提

“對比10萬家級別的房地產公司數量,209家房企破產實屬正常,相比2019年基本持平。一般而言,一年內有數百家房企破產倒閉並不能說明問題。”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大偉表示。

經濟學家馬光遠也曾做出判斷,只有20%的開發商可以活下來,80%會死掉,且只有當100強房企破產關閉比例明顯上升的情況下,才代表市場進入了真正的寒冬。

明源地產研究院研究員黃博文認爲,未來10年,在房地產行業能夠生存下來的房企或可分爲七類,包括上市公司、大型國企、超大規模、區域深耕、擁有獨特IP羣、產融集團、實現資產運營證券化

黃博文指出,面對行業洗牌,中小型房企若想捕捉機遇,求得生存,規模將是無法規避的大前提。沉迷“小而美”最終或只會“小而沒”,無論以上的任何一種類型,都需要有規模基礎來支撐。

黃博文表示,房地產行業屬於資源驅動的類金融行業,產業、資金、土地、人等核心資源決定了房企的發展及生死存亡。獲得這些核心資源最有利的要素就是規模,不具備規模、不動產運營能力、資產證券化能力的中小房企,註定不能擁抱存量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