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勢璋/三倍券「數位綁定」不到三成 行動支付環境需建置
爲減緩「2019冠狀病毒」對臺灣產業造成的總體經濟衝擊,提高國人享受消費服務的經濟刺激誘因,政府在6月6日由行政院長親自公佈我國「振興三倍券」的措施內容與執行作法,期待透過傳統紙本券與電子數位券的發放,能夠推升民衆積極投入觀光、休閒、購物、餐飲、旅遊,讓後疫情的報復性消費帶動經濟正向效果。
振興三倍券自7月1日正式上線,領取的方式相當多元,只要持有符合身分證明的民衆,皆可針對自己的偏好進行選擇操作。
以習慣傳統實體紙鈔的人爲例,只要攜帶健保卡就可透過網路平臺或四大超商進行預購,或直接從7月15日起到任一郵局領購。
更令社會關注的是,對於習慣或願意嘗試電子數位的民衆而言,藉由信用卡、電子票證及行動支付的綁定方式,在7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間,消費金額累計達3,000元者,即可透過下期帳單、ATM或直接靠卡等方式,領取2,000元的現金回饋。
尤其在政府已將2025年設定爲行動支付普及率90%的政策目標,加上今年國發會宣佈我國在2019年的行動支付普及率已經突破62.2%的成果下,振興三倍券在行動支付的數位綁定成果,將是考驗民衆是否真正使用行動支付的「國王新衣」表徵。
▲ 行政院長蘇貞昌。(圖/行政院提供)
數位綁定不到三成
然而,根據三倍券正式上線前二天(7月1-2日),從每天上午9時至晚上「22時的資料來看,一共涌入307萬人完成預購或綁定;其中,有215.5萬人(70.15%)選擇紙本預購,91.7萬人(29.85%)進行數位綁定。在紙本預購的民衆裡,高達191.9萬人是透過四大超商的事務機完成,只有23.6萬人是透過官網預訂;在數位綁定方面,以64.1萬人綁定的信用卡最多,行動支付及電子票證則分別爲20.1萬人與7.5萬人。
對於全國2,300萬的民衆來說,兩天完成307萬預購的人數已達到全國13.35%,出現紙本券比率大幅高於數位券的訊號,尤其是民衆透過行動支付綁定三倍券的比率過低,也代表國人真正在行動支付的使用或慣用比率,其實並沒有政府想像的那麼高。
或許這是受到多元領取方式的影響,又或許相對其他工具來說,行動支付業者提供綁定回饋誘因不強所導致,但對於政府宣稱目前國內普及率已達62.2%的成果來說,確實差異過大!
提升行動支付 不能只顧需求端
筆者認爲,政府爲因應疫情而推出三倍券的立意良善,各單位公務人員的付出與努力更是值得讚賞;但政策目標應該合縱連橫地全盤規劃,尤其在政府規劃無現金社會的大方向,更需要專業幕僚提供整體基礎環境的策略,創造民間社會氛圍的同儕效應,才能讓行動支付具備的優點(如:經濟效率提升、金融透明強化、交易誤差縮小、處理成本降低等),藉由三倍券的財政補貼工具作爲媒介,塑造出民衆真正使用的習慣。
同時,強化國內智慧生活與金融創新等產業發展,纔有機會「摸蜊仔兼洗褲」達到刺激消費與產業創新的雙重目標。
根據2019年10月底的資料顯示,國內目前僅有4,601家小規模營業人使用行動支付,甚至有些觀光旅宿業者更只收現金和信用卡。
因此,提醒相關單位,光只想從需求端(民衆)來提高行動支付的普及率是不夠的,若無法加強供給端(業者)在行動支付的環境建置,抑或是提供基礎設備採購與使用的紅蘿蔔與棍子,才能解決國內塑造無現金社會的供需失衡問題。
► Her和她 女孩想要的都在這
熱門點閱》
► 薛承泰/你今天「三倍倦」了嗎?
► 林忠正/把香港「東方之珠」搬來臺灣 《港版國安法》爲臺灣創造國際金融發展契機
► 沈榮欽/大同經營權之爭太荒謬 臺灣能從「逃離香港」金融大餐分肉末?
● 本文獲作者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