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由負轉正

6月28日,由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參建的世界首座輕型鋼混結構斜拉橋——南京長江第五大橋跨江主橋順利合龍趙振宇攝(中經視覺)

6月29日,交通運輸部公佈了5月份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5月份,交通運輸主要指標持續恢復,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由負轉正,貨運量實現月度正增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平穩增長,營業性客運量、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進一步恢復,疫情造成的缺口正在加快補齊。

“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通過固定資產投資、復工復產、貨運運行和營業性客運量等四大方面,爲維護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大局提供有力保障。”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表示。

專家表示,作爲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在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個大局中,交通運輸領域正在“先行”,增強了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後勁

客貨雙雙回升

社會秩序持續穩定

5月份,我國客貨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雙雙實現回升。

從貨運方面看,5月份全國完成貨運量40.7億噸,由4月份下降2.1%轉爲增長0.4%,爲今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

從客運方面看,5月份完成營業性客運量7.4億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50.7%,恢復程度較4月份提高10.9個百分點。尤其是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持續恢復,5月份36箇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運量35.2億人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0.9%,恢復程度較4月份提高10.9個百分點。

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各行各業受到較大沖擊。交通運輸作爲保障基本生產生活運輸的基礎性行業,在自身遭受到巨大沖擊的情況下,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出色完成了各項運輸保障工作,有力促進了社會秩序的持續穩定。

有關專家表示,爲了保障社會穩定,交通運輸行業付出了巨大努力和成本。以高速公路爲例,爲降低物流成本,支持疫情防控,從2月17日到5月5日,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共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1590多億元。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還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實施意見》,從制度、要素、稅費、信息綜合成本等5個維度提出了24項重點工作共35項具體舉措,減輕物流企業負擔,降低物流綜合成本。

補齊投資缺口

經濟復甦前景良好

“1月份至5月份,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223億元,同比增長0.9%。今年以來累計增速首次實現增長,表明疫情造成的交通投資缺口已初步補齊。”孫文劍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其中,公路完成投資7183億元,同比增長1%,內河、沿海分別完成投資219億元和199億元,分別增長1.9%和1.7%。5月份單月完成投資3433億元,同比增長27%。

今年以來,在其他各項投資受阻的情況下,交通投資加快落地,穩住基本盤,激活新動能。交通運輸部多次作出部署,要求加快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着力擴大交通固定資產有效投資,用新技術爲傳統交通項目賦能,使交通項目成爲新基建的主力軍,使交通運輸成爲擴大內需的主力軍。

據介紹,目前交通行業主要領域均已復工復產。截至6月22日,在建重點項目復工率達到99.84%。公路水路運輸企業復工率達到98.7%,其中客運和貨運企業復工率分別達到98%、99.6%。

有關專家分析認爲,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缺口補齊,意義重大。

首先,交通領域項目體量大,投資規模大,可以有效帶動投資,對冶金、機械、建築、電力、信息、精密儀器等行業也有很強的拉動作用,爲在疫情防控下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次,交通運輸在促進消費中具有“乘數”效應和“催化”作用。加快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進一步改善交通環境,有效激發我國消費潛力。

此外,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還有助於地區提升發展能級。比如,6月24日,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承建的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西片區首批6條城市道路工程順利通過驗收,爲提升綿陽科技城集中發展區基礎設施路網建設邁出了紮實的一步,將進一步推動綿陽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就業保障充足

千家萬戶飯碗更牢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運輸經濟逐漸回到正軌,也帶動了更多人就業。

疫情初期,客貨運需求都有較大跌幅。疫情期間,鐵路客運業務受到嚴重衝擊,約90%以上的道路運輸企業處於虧損狀態,大多數水路運輸經營者存在船舶停航情況,民航企業創造月度虧損新紀錄。司機等重點羣體就業、生活壓力明顯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5月份客貨雙雙回升意義不言而喻。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末中國全國共有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法人單位57.0萬個,從業人員1396.7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26.2%和12.0%。客貨運回升,意味着這些從業人員的基本生計有了保障。

與此同時,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加快落地,也帶動了就業增長。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週期長用工規模大,歷來是保就業的“重器”。而且,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一般遠離鬧市人羣,便於集中管理。

復工復產後,各項目又根據實際情況,紛紛加大招工規模,增加就業人數,穩定社會預期。截至5月14日,全國僅鐵路建設項目進場人員就達63.7萬人。

專家表示,各項投資進一步加大,交通經濟好轉,給勞動力就業帶來的不僅是量的增長,而且是質的提升。比如,在建設領域,超級盾構、高寒高原鐵路、跨海大橋、智慧公路等新裝備、新方案,需要有更高知識儲備的人才。在應用領域,5G通信、北斗導航、無人駕駛、物聯網應用等,也需要相關人才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