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之/淺談藝術與品味

圖、文/張馨

我們的日常觀看

每天張開眼睛,check一下手機訊息信箱,起身梳洗更衣,整理外出的揹包,出門…入門。日復一日。除了倏然而過的人車、手機平板熒幕框,回想一天中有那些時刻,你稍稍停下來留意自己看到了什麼?記得什麼?

若以科學的觀點,雙眼即時將豐富的視覺訊息傳遞到大腦,由大腦決定哪些部分值得注意,而選擇性注意那部分,對於其他部分則往往視若無睹。因此假使我們忽略了大部分的日常觀看,其實也並不意外。

因爲人類社羣的動物,同時擅長以眼睛觀看周遭,特別是主觀認定喜歡的人、事、物。而人們常常以熟悉進行的方式來判斷日常行爲,因此過去的經驗值與預測動向,成爲美感欣賞的主要來源。事實上,視覺行爲有部分特性,與藝術創作及欣賞產生關聯,例如:當我們走在路上視點常常在人羣中;當我們看畫的時候,任何一幅有人臉的畫,就會馬上被吸引。

澳大利亞藝術家Brendan Huntley,以多重色彩形狀紋理表現人的臉孔靈魂

品味消費

若我們瞭解了日常觀看的習性,要進一步理解品味便容易許多。許多人都覺得自己不懂藝術,若不談藝術,改談美人,大家都能從容的各自表述對美人的看法。原因很簡單,我們每天都在看人,隨着年紀,我們累積了百百種對人的觀看經驗,外加參考社會對於美人的評斷,每個人在腦中形成了「美人」的認知模板。其實,此過程就是一種廣義的視覺品味的養成。

法國知名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1930-2002)分析,藝術的品味爲一種文化資本、教育階級之間的構連。我認爲品味是綜合生命經驗與感官習性而成的一種價值,需透過觀看、教育、體驗、消費等養成。若我們把上述的「美人」替換爲「藝術」,嘗試參與各類型的藝文展演活動,逐步累積藝術視覺與消費經驗,漸漸地,將會形成個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觀點。

生活味道

富貴生活是生活,簡樸生活也是生活。品味不應與精緻文化與消費劃上等號,而是一種去階級、去是非的「生活的味道」。藝術工作者透過經年累月的努力,轉換人類對於藝術品味理解之隔閡。如今在臺北通勤的過程,能置身在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的「捷運行動美術館列車中;走一趟南臺灣農村,能於「土溝農村美術館」體驗在地農民與當代藝術草根活力

藝術走出殿堂,由被動轉爲主動,幻化爲各種姿態進入常民生活,若我們能用心感受進而內化,將是品味生活養成的一個開端

▲土溝農村美術館是一場已進行了十多年,從底層出發關懷自身土地與文化的深層運動。此次季展期至2015/5/3。

--張馨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造型設計研究所畢業。以「人文藝術」爲生涯發展職志,學生時期從事藝術教育工作多年,曾任帝圖科技文化公司公關企畫經理、藝術總監,後接任藝術部總經理。現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兼任講師、獨立藝術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