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須分辨“有所爲、有所不爲”

(原標題父母須分辨“有所爲有所不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出現疏於教育和過度教育兩種情形二者顯然都是不適當的教育。

雜文上海兒童》中,魯迅先生中國的家庭教育進行過精闢的描述和概括,一針見血地指出:“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於打撲,使他畏葸退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爲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小禽,他決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不難看出,魯迅所說的,一種是放任自流的溺愛,另一種是嚴厲粗暴的苛責。大量事實表明,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沒有自主性,缺乏獨立性,難以很好地融入和適應社會,會嚴重影響人生的順利發展

心理學家把父母分爲三種:第一種父母是無論孩子做什麼都不滿意,都要挑毛病,批評孩子;第二種父母是無論孩子做什麼都看不見,忽視孩子的存在;第三種父母是無論孩子做什麼都做出積極迴應,及時引導、鼓勵和認同孩子。

好孩子不是打罵出來的,也不是放任不管和忽視的結果,而是不斷積極引導和鼓勵出來的。顯而易見,最好的父母是第三種。

我們主張父母要“有所爲有所不爲”,即倡導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管但不全管,該管的管,該放手的放手。父母做得不多,孩子喜歡,親子關係和諧,自主性得到發展,有助於取得良好的家庭教育效果

事實上,父母知道不該做什麼和知道該做什麼同樣重要,知道孩子的哪些行爲不需要管和知道哪些行爲需要管同等重要。一直以來,大多數父母似乎存在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每天從早到晚要一直不停地對孩子進行關注、管教指導監督、提醒、要求,於是時時地批評、控制、挑毛病、找問題、嘮叨……只要是自己能夠做到的,都會不辭辛苦、想方設法地爲孩子做好一切。似乎只要對孩子不說、不管、不問、不盯、不做、不安排、不監督、不提醒、不指責、不批評,自己就是一個不好、不合格、不負責、不稱職、不勝任的父母。此種過度教育的做法,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其實,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努力爲孩子設計好一切、安排好一切、打理好一切,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精心設計的方向去成龍成鳳,只是父母的一廂情願和用心良苦而已,孩子並沒有按照父母“完美”的設計去發展。明明是爲孩子好,孩子恰恰不領情。因爲孩子的成長是個複雜系統,具有不確定性,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這種替孩子選擇、替孩子決定、替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喪失自我,缺乏自主性,出現“自我同一性危機”,無法形成良好的自我認同。過度的控制、逼迫和替代,還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厭學情緒

通過25年之久的兒童心理行爲研究澳大利亞心理學家邁克爾·霍頓提出了應對孩子不良行爲和提高孩子自控力的平和教養法,提出對孩子的不同行爲要給予不同的關注、對待和解決策略,不能僅憑父母自己的主觀感覺和自以爲是,想當然地給予同等程度的關注。

霍頓把孩子的行爲分爲三種類型:煩人卻不嚴重的行爲、值得鼓勵的行爲和無法接受的行爲。父母可以通過日常的認真觀察、瞭解、記錄和確認,把孩子的日常行爲分辨歸類——對煩人卻不嚴重的行爲,可以採用刻意忽略的方式;對值得鼓勵的行爲,用認同引導的方式;對無法接受的行爲,要採用立即處理的應對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對孩子煩人卻不嚴重的行爲進行刻意忽略,並不是一味地放任和不管,而是有意識地摒棄一些微小的管束,進行有目的、有成效的重點管教,即有所不爲。如果父母總是關注那些原本不用關注的問題,會影響親子關係,還會阻礙孩子自主意識、主動性和自控力的發展。

凡事皆有度,教育過度和教育不及都不可取,不及難成,過之易折。智慧的父母懂得分辨“有所爲有所不爲”,不凡事替代,給孩子留出成長的空間

作者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7日第9版

作者:李兆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