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大學生支持高校開設理財課

別看邵一迪今年才大三,但她已經“有不少積蓄了”。

邵一迪的大學坐落在一個地級市,物價水平不高。這讓每個月有1500元生活費的她總能有所結餘,“每到月底錢包還能剩個七八百元”。除此之外,她利用寒暑假勤工儉學,再加上每年過年收到的壓歲錢,到現在,她已經攢了一筆對大學生來說不菲的積蓄。面對這筆積蓄,邵一迪第一次萌發了“閒錢多賺”的念頭

Mob研究院發佈的《2021年“韭零後”基民人羣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新增移動互聯網“基民”用戶6000萬,90後佔比近50%。90後、00後年輕人成爲“新基民”的主力,深刻影響着基金市場,也呈現出一種新的“投基模式

面對新興的“投基”模式,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1863名在校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2.66%受訪者表示支持大學開設理財課程,2.47%表示反對,另有14.87%表示開不開都可以。

“閒錢多賺”,大學生開啓理財新嘗試

邵一迪學的不是金融專業,第一次產生理財念頭,是無意間在支付軟件中看到一條四字廣告,“‘閒錢多賺’四個字特別吸引我,覺得完全符合我的現狀。”抱着“找到一個讓錢生錢辦法”的信念,邵一迪開始嘗試一份新鮮的理財產品——保險。“我在餘額寶放的錢是保險裡的三四倍,但是保險理財的收益和餘額寶一樣多。”在她看來,自己“讓錢生錢”的小目標實現了。

有了新嘗試後,邵一迪算是入了門。除了保險產品外,她陸續嘗試了債券、基金等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對她來說,不同產品的嘗試更像一種“升級打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她也不斷學習知識,“不斷充電”,從理財小白,到“經歷基場紅綠交替的風浪”。

對於四川某高校周紅汝而言,購買理財產品已經成爲她生活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人給了周紅汝一筆錢,專門用於投資,“在家人的帶領下,我買了兩支股票,加上運氣加持,得到了非常可觀的收入,這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市場強大的力量。”

不過,理財新手們的“試水之旅”並非都是一帆風順。體驗到基金下跌的“陣痛”後,就讀於河南一所高校市場營銷專業的劉建輝產生了“再也不買”的想法。他曾在手機上收到推薦理財產品的文章或廣告,這讓他不免有些好奇。瞭解了一些理財知識、衡量了風險之後,他用一些閒錢購買了基金產品。“大概過了20天,就賠了十分之一。”剛剛燃起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澆熄了。不過在他看來,“這也是一次生活體驗。”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受訪大學生中19.27%大學生曾有過購買股票、基金、保險等理財產品的經歷,51.32%受訪者表示有過購買理財產品的想法,但目前還沒有行動。此外,29.41%受訪者表示並未產生過購買想法。調查結果顯示,82.50%受訪者理財的資金來源是生活費結餘,38.86%爲父母資助,兼職、實習獲取的收入,獎學金、助學金等學業獎勵也是大學生理財資金的主要來源(30.06%)。此外,1.61%大學生以借款形式進行理財投資。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愛君分析,目前有許多大學生加入理財大軍,一方面是因爲金融服務模式進行了線上服務創新,服務人羣覆蓋面廣、接受服務的便利性強、金融產品創新普惠化,這讓當代大學生有了認識和接受金融服務的機會。此外,現在支付產品和理財產品的融合,讓大學生在接受其他金融服務的同時,就很容易接觸到各類理財產品。另外,一些大學生的生活費有結餘,或者有一些收入,都給大學生帶來理財的本金

在李愛君看來,許多人大學階段就開始理財的現象,說明我國金融服務普惠性在提高,國民金融意識在增強。“同時它也說明了我國金融業競爭日益激烈,所以大學生雖然是沒有資金收入、風險認識不強的羣體,卻也成爲理財服務的對象。”

學習理財渠道“五花八門”,大學生最看重理財產品穩健性

中青校媒調查發現,儘管理財市場日益多元化,大學生接觸理財產品的渠道也愈發豐富,但是大學生學習理財知識的渠道卻有待健全。調查結果顯示,58.62%受訪大學生通過媒體平臺進行自學,47.72%受訪大學生通過課堂、相關講座進行學習,39.35%受訪大學生通過親朋好友介紹進行學習。另有11.65%受訪者表示並沒有正規途徑進行學習,用“道聽途說”來形容自己接觸到的理財知識。

在大學生羣體中,有兩年多理財經驗管思衡算是一個“老基民”。剛上大學時生活費不太夠用,他萌生了通過理財“開源”的想法。自學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老師香帥的金融學課程後,他向父母提出,預支1年的生活費用於理財,1年內不再開口要生活費。起初媽媽不太同意,但爸爸鼓勵他嘗試。“他還說如果我真的虧得褲子都不剩,還是會給我一些接濟。”

網課上學到的如何挑選股票、基金,怎樣讀懂圖表和數據應用到“實戰”的前兩個月,他很快小賺了一筆,“大概10%左右”。正高興着,他就和全球股民、基民一起遭遇了“大陰線虧損”,1萬元虧損了2000元左右。火一下燒到了這個新手的眉毛。他把所有資金都拿出來重新配置,一半儲蓄,另一半購買基金,每隻基金只投入1000元到2000元。大三他又向家人預支了生活費,整個2020年,他的本金獲得的收益達到75%。

對於邵一迪而言,微信公衆號、知乎金融大V等自媒體平臺是她學習理財的重要途徑。這位理財屆的“小白”正在通過各種渠道,爲自己的“小金庫”添磚加瓦。在外人看來,邵一迪“沒少賺”,但她依舊保持着清醒的理財思路,堅持“走適合自己的道路”。她稱自己是組合理財型選手,身爲大學生的她知道自己沒辦法將大量精力投入在理財上,“理財資金的漲跌只能通過理財產品組合收益來平衡,相比賺很多錢,穩健對我來說更重要。”

李愛君表示,大學生理財面臨的風險,主要是產品風險性是否準確和風險評估是否合規。爲了更好地規避風險,李愛君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會選擇風險低的產品。

中青校媒調查也發現,面對日益豐富的理財產品類型,經濟能力並未完全成熟的大學生最注重理財產品的穩定性,81.27%受訪者表示會選擇有收益但風險相對較低的產品。

大學生需要金融教育機制監管保駕護航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75.15%受訪者認爲大學生培養自己的投資理財意識、方法十分重要;66.67%表示大學生應以學習建立理財意識爲主,並適當加以實踐;59.21%表示學校應該爲大學生普及基本的理財知識;24.28%表示大學生在還未有獨立經濟能力時,儘可能不接觸理財產品;18.89%表示應當對大學生理財予以技術和政策保護,避免大學生過度理財。另有7.94%受訪者認爲大學生不應該參與任何形式的理財投資。

針對“大學生該不該理財”這個問題,邵一迪坦言,大學生購買理財產品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否有承擔風險的能力。

在邵一迪看來,大學開設金融安全知識課程的必要性很高,但是對“大學生如何理財”相關課程的開設持保留意見。邵一迪比較擔心授課老師對相關知識的專業程度,以及課堂理論知識和現實情況脫節等問題。“不過,如果學校開設相關課程,我還是願意去聽聽看。”

周紅汝對大學生學習理財持比較積極的態度。在她看來,學習理財的過程中,可以慢慢了解怎樣用錢會更有意義,建立起健康的金錢觀。“不要盲目跟風,量力而行,多學習”,是周汝紅給理財新手的建議。

管思衡買了一本《千年金融史》,看過歷史中的狂風巨浪後,他更理性地看待市場規律,也能讓自己用平常心看待各種變化。“新手還可以去證券類App開設一個新手賬號,不用真的投入本金,但可以練習如何理財,給以後積累經驗。”

“量力而行”是他理財兩年後總結的心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去嘗試,但如果既沒有專業知識,又沒有閒錢,就不要看別人賺錢也心癢,千萬別爲了理財而貸款。”

雖然已經有了兩年理財經驗,但孫熠君表示自己還不是很瞭解該如何更好地選擇基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孫熠君覺得,大學生理財,應該以建立理財意識爲主。

李愛君表示,相關部門應該建立金融教育機制,並加強對大學生的金融消費權益保護,通過教育和監管,保護大學生投資羣體的合法利益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在的金融現象大都是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如果遇到身邊人因理財導致情緒波動,管思衡總會用金融課上聽到過的一句話來寬慰他們。

(應受訪者要求,本文邵一迪爲化名